孝道在中国是怎样一个存在,与西方的爱父母有哪些区别?

如题所述

一、孝道内涵:

“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在西周,孝的含义有:

1、尊祖敬宗。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人,这带有一定的宗教形式。

2、传宗接代。在周朝的人们看来,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总之,西周时期的孝是一种封建宗教伦理。

二、中西区别:

1、传统不同:

(1)中国的孝讲“无违”。鲁国大夫孟懿子曾经向孔子请教过关于“孝”的问题,孔子对自己的弟子樊迟说过这件事。孔子的回答,简单说就两个字“无违”。意思就是说对于父母尽孝不要超乎礼法,要合乎规矩。

(2)西方亲子之间是讲平等的,不要求孩子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而且鼓励孩子要有独立见解,不人云亦云,要自我选择、自我发展。



2、养老模式不同:

(1)中西孝文化在赡养父母方面存在的差异,主要由养老模式不同所致。传统的养老模式极大丰富了中国的孝文化。在中国,几千年来,赡养的义务主要由子女完成。直到现在,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养老的形式仍然以家庭养老为主。在中国,比西方更为强调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

(2)西方国家,子女并没有突出的赡养老人的义务。尤其是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其父母年迈后,赡养的义务主要靠国家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来完成。

3、家庭观念不同:

(1)中国人家庭观念浓厚,父母在子女身上的付出也是最大的。中国人一般都与父母住得比较近,即使到外地工作,一旦条件允许,便倾向于把父母接到身边,以尽孝心

(2)西方国家,子女一旦已经成年,都必须努力自食其力,不需父母过多的付出。子女成年后要独立在外闯荡,或上学,或工作,他们租房或买房,不愿意与父母同住,其父母也丝毫没有将子女留在身边尽孝的念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31
我觉得孝道在中国的存在是与西方的爱,父母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父母会一直去照顾这个孩子,所以说中国的孝道应该是要比西方的那种爱,父母更加浓烈的,因为西方的人的思想是在孩子成年之后就没有义务去管这个孩子了,所以说,中国应该是更加的去孝敬父母,因为他们给予我们的更多。
第2个回答  2019-05-31
孝道在中国是一个流传已久的道义。在中国,孝道一方面是一个美好的品质,表现这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和尊敬,但是在另一方面,孝道是对子女的道德绑架。这点与西方的爱父母是不一样的。爱父母并不意味着将自己的人生与父母的一切绑定,“父母在,不远游”就是一个绑架子女的存在。
第3个回答  2019-05-30
中国是个非常注重孝道的国家,从自古以来流传着各种孝道的故事和成语,如百善孝为先,还有著名的二十四孝。虽然这其中也有愚孝的地方,但是对父母长辈孝顺一直都是我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而在西方,父母对子女的爱没有那么注重和严格,甚至在十八岁的时候很多家庭就跟子女断绝了联系。
第4个回答  2019-05-31
我们中国人都知道,百善孝为先。孝在中国是一种良好的传统美德。
而在西方国家孝好像是给予对方精神上的自由,跟中国体现出来的孝有一定的差别。
中国的孝注重爱的关怀,而西方国家注重精神上的托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