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取消编制对教师的影响是什么?

如题所述

如今的大学在事业改革中,取消教师的事业编制,对于老师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因为从事业身份变为合同工,意味着教师这个岗位的稳定性更低了,如果一个教师没有了竞争性,那么大学完全可以不继续聘任,在聘任期结束之后,他就会失业了,所以对老师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当然,对于那些有能力的教师来说,完全不用担心,有没有事业编制对他的影响都不是很大,虽然大学取消了事业编制,但是高校的事业单位属性还在,意味着国家对大学的财政支持并不会缩减,只要在学校工作,那么收入和待遇的保障还是非常稳定的,高校教师的基本工资一般都不高,教师最大的收入还是来自授课或者科研,很多时候,这些才是教师的主要收入来源。


这样的制度实行下去,也会带来一些有益的方面,将那些尸位素餐的人淘汰出去,激发教师的工作活力,教师有压力,才会更加有动力,那些被学生频频吐槽的老师将在这个岗位待不下去了,高校用聘用制来调动教师的活力。

取消事业编制之后,高校教师的流动性也增强了,以后将是靠待遇留人了,对于教师来说,也可进行双向选择了,拥有自主选择权,如果学校给的待遇一般,合同到期之后,将会另谋高就,学校为了留住优秀教师,将会主动提高教师待遇,教师的待遇将会有显著的提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2

    取消编制后,实行“老人老制度、新人新办法”原则,取消高校、公立的事业单位编制后,将会逐步缩外人员与编内人员的待遇差别,以后有编无编都一样了。

    编制通常是指组织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人事部门制定,财政部门据此拨款,通常分为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目前我国的编制主要是三定:定职能、定、定人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萝卜一个坑”,由财政按人头给行政、事业单位拨款。

    对于高校、公立取消编制的这1000万人员,一方面可根据其工龄长短大多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只要不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就不会被解聘,其中,归上级组织人事部门管理的干部仍由组织人事部门管理,其政治等待遇不变;

    另一方面,先仍按原人头费拨付财政经费,保证这部分人员的工资福利开支资金来源。新人不再有新编制,依照劳动人事法律法规一律签订相应期限的劳动,用高校、合法依规创收的钱开支工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09
取消编制后,实行“老人老制度、新人新办法”原则,取消高校、公立的事业单位编制后,将会逐步缩外人员与编内人员的待遇差别,以后有编无编都一样了。

编制通常是指组织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人事部门制定,财政部门据此拨款,通常分为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目前我国的编制主要是三定:定职能、定、定人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萝卜一个坑”,由财政按人头给行政、事业单位拨款。
第3个回答  2018-03-14
取消编制后,实行“老人老制度、新人新办法”原则,取消高校、公立的事业单位编制后,将会逐步缩外人员与编内人员的待遇差别,以后有编无编都一样了。
今年1月15日,人社部官员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最新动态及热点问题高峰论坛”上表示,今年重点要研究编制创新改革,特别是高校、公立不纳入编制管理后对相关改革的影响。  
此次表态相比半年前,意思没变,但更为务实:从“研究对相关改革的影响”更进一步到“研究人事管理的衔接办法”。  
编制通常是指组织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人事部门制定,财政部门据此拨款,通常分为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目前我国的编制主要是三定:定职能、定、定人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萝卜一个坑”,由财政按人头给行政、事业单位拨款。  
有数据表明,目前中国公立在编人员有800多万,高校在编教职工有233万余人,总计约1000万人。当高校、公立不纳入编制管理之后,这1000万人的人事管理到底该如何衔接?  
“可以实行我们一以贯之的‘老人老制度、新人新办法’原则。”苏海南给出了他的答案:对于高校、公立取消编制的这1000万人员,一方面可根据其工龄长短大多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只要不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就不会被解聘,其中,归上级组织人事部门管理的干部仍由组织人事部门管理,其政治等待遇不变;另一方面,先仍按原人头费拨付财政经费,保证这部分人员的工资福利开支资金来源。新人不再有新编制,依照劳动人事法律法规一律签订相应期限的劳动,用高校、合法依规创收的钱开支工资。最终要走向根据高校、提供的公益性服务拨付相应财政资金,与原人员编制完全脱钩。
第4个回答  2018-01-05
取消编制后,实行“老人老制度、新人新办法”原则,取消高校、公立的事业单位编制后,将会逐步缩外人员与编内人员的待遇差别,以后有编无编都一样了。
今年1月15日,人社部官员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最新动态及热点问题高峰论坛”上表示,今年重点要研究编制创新改革,特别是高校、公立不纳入编制管理后对相关改革的影响。  
此次表态相比半年前,意思没变,但更为务实:从“研究对相关改革的影响”更进一步到“研究人事管理的衔接办法”。  
编制通常是指组织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由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人事部门制定,财政部门据此拨款,通常分为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目前我国的编制主要是三定:定职能、定、定人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萝卜一个坑”,由财政按人头给行政、事业单位拨款。  
有数据表明,目前中国公立在编人员有800多万,高校在编教职工有233万余人,总计约1000万人。当高校、公立不纳入编制管理之后,这1000万人的人事管理到底该如何衔接?  
“可以实行我们一以贯之的‘老人老制度、新人新办法’原则。”苏海南给出了他的答案:对于高校、公立取消编制的这1000万人员,一方面可根据其工龄长短大多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只要不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就不会被解聘,其中,归上级组织人事部门管理的干部仍由组织人事部门管理,其政治等待遇不变;另一方面,先仍按原人头费拨付财政经费,保证这部分人员的工资福利开支资金来源。新人不再有新编制,依照劳动人事法律法规一律签订相应期限的劳动,用高校、合法依规创收的钱开支工资。最终要走向根据高校、提供的公益性服务拨付相应财政资金,与原人员编制完全脱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