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陨石当然就是来自月球的陨石啦。它们很有可能是月球遭到天外来客撞击时,被砸下来的碎块。第一颗月球陨石于1979年在南极洲被发现,当时并未确定其来源,它来自月球的证据是与阿波罗计划所采集的月球岩体样本进行的比对。同时科学家也提出月球上存在地球陨石的可能性,一旦发现,则能为地球早期的地质情况研究提供了可用的数据。月球陨石没有进一步的分类,因为太过稀有,那怕是与火星陨石相比。小行星陨石因为母体不同,因此有时也被称为演化无球粒陨石(Evolved achondrite),以表述其矿物和化学组成因熔融和结晶过程而发生了改变。小行星陨石在无球粒陨石分类当中多和原始无球粒陨石有重叠,常见的类群有:玄武岩群(Basaltic / HED / Vesta)、钛辉群(Angrite)、顽火群(Aubrite)、橄辉群(Ureilite)、帕拉齐尔纳群(Brachinite)。小行星陨石中最常见的一个子类为HED群,它又分为古铜钙长无球粒陨石(Howardite)、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Eucrite)和奥长古铜无球粒陨石(Diogenite)三个子类群。据光谱学分析,HED群陨石与4号小行星“灶神星”(4 Vesta)化学成分吻合,因此科学家们怀疑HED陨石的母体很可能就是灶神星。
天上的流星落到地球上. 陨石是地球以外的宇宙流星脱离原有运行轨道或成碎块散落到地球上的石体,它是人类直接认识太阳系各星体珍贵稀有的实物标本,极具收藏价值.据加拿大科学家10年的观测,每年降落到地球上的陨石有20多吨,大概有两万多块.由于多数陨石落在海洋、荒草、森林和山地等人烟罕至地区,而被人发现并收集到手的陨石每年只有几十块,数量极少.陨石的平均密度在3~3.5间,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陨铁密度为 7.8.0,主要由铁、镍组成;陨铁石成分介于两者之间,密度在5.6.0间.陨星的形状各异,最大的陨石是重1770千克的吉林1 号陨石,最大的陨铁是纳米比亚的戈巴陨铁 ,重约60吨;中国陨铁石之冠是新疆清河县发现的“银骆驼”,约重28吨。
.陨石,在没有落入地球大气层时,是游离于外太空的石质的,铁质的或是石铁混合的物质,若是落入大气层,在没有被大气烧毁而落到地面就成了我们平时见到的陨石,简单的说,所谓陨石,就是微缩版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而留下的残骸.我国是世界上发现陨石最早的国家,远至新石器时代,后经历朝历代,直到20世纪末均有文字记载,并有不少标有“落星”的地名,如“落星山”、“落星湖”等.陨石按组成成分一般分为3大类,即铁陨石,也叫陨铁.一般铁镍含量在95℅以上,其中含铁80℅至95℅,含镍5℅至20℅.密度为8至8.5.其他成分可有硫化物,金刚石,稀土化元素及硅酸盐等.铁陨石约占陨石总量的3℅.世界3号铁陨石于19世纪末发现于我国新疆青河县,大小为2.42×1.85×1.37,重约30吨.该陨铁含铁88.67℅,含镍9.27℅.其中含有多种地球上没有矿物,如锥纹石、镍纹石等宇宙矿物。
有的。陨石中有一类由辉玻群(Shergottite)、辉橄群(Nakhlite)、纯橄群(Chassignite)组成的SNC群,据信来自火星;而另一个由古铜钙长无球粒陨石(Howardite)、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Eucrite)和奥长古铜无球粒陨石(Diogenite)三个子类群组成的群,HED,则很有可能来自灶神星。类似的例子还有一些。相对之前的两个种类,石陨石数量非常庞大,在观测陨落的陨石中,93%都是石陨石。这些陨石主要由各种硅酸盐组成,对它们进行分类非常复杂。目前为科学界普遍接受的分类方法是根据内部结构将其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类内部均匀分布毫米级球状颗粒,称作球粒陨石(Chondrite),它们的母天体未经熔融或岩体分化,于是结构未曾改变,保留着最原始的特征;而另一类石陨石则没有球粒结构,称作无球粒陨石(Achondrites),它们的母天体往往经过熔融,通常会含有独特纹理和熔融矿物,与地球上的岩浆岩、玄武岩结构类似。在一些陨石分类体系里,甚至将铁陨石和石铁陨石也并入了球粒陨石和无球粒陨石这两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