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贾政夫妇的严父慈母形象

如题所述

如何看待贾政夫妇的严父慈母形象?
《红楼梦》中的贾政和王夫人应该是朋友们熟悉的一对严父慈母。然而,多年以来他们一直处于被批判和被谴责的地位。提起贾政夫妇,似乎他们是浑身一无是处。贾政的“严”可谓封建家长制的强权统治,王夫人的“慈”被冠之为“封建卫道士”。似乎这样诠释,是非常地合情合理的。然而细细想去,又忍不住疑惑:难道为人父母的贾政夫妇二人,除了残害子女、逼迫家奴、拆散鸳鸯以外,就真的没有正确的一面吗?难道他们只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表吗?他们在贾宝玉的成长道路上,在培养子女的家教方面,难道就一点好的成果和收获都没有吗?
贾宝玉这个官二代,从小就被众人众星捧月般地溺爱着,生活在锦衣玉食的钟鼎之家,除了八面威风、幽容华贵以外,剩下的当然就是贾政夫妇对他的引导和教育了。从贾家当时的整体状况看去,贾赦、贾珍、贾琏、贾蓉之流,虽为贾府男儿,却一个个成了堕落腐化、风流成性的纨绔子弟。他们不仅挥金如土、花天酒地、玩弄女性,而且吃喝嫖赌,恶贯满盈。贾家这座岌岌可危的大厦,也是非常令贾氏夫妇内心里充满忧虑和恐惧的。由于老大贾赦不务正业,贾母愤然让二儿子贾政世袭了荣国府的官制和家业,这使贾赦夫妇二人常常心存不满。甚至贾赦常常觉得贾母偏向。尽管如此,这个老色鬼还有心要收纳贾母身边的丫环鸳鸯做妾,试想,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连老娘的丫环都惦记上了!贾赦你到底干的什么正事呢!真是色胆包天!又有邢夫人为虎作伥,里外撺掇,贾家外表上一片兴旺发达,实际已经病入膏肓。元妃省亲大建行宫,一下子耗尽贾家仓库里的财富,剩下的只是比马大的一只瘦骆驼。此时真正在支撑贾家一片繁荣的,则是一直躲在幕后,直到大观园落成之后,方得露上一面的贾政夫妇的大女儿元春。
对于贾家来说,元春做了皇妃,不过只是贾家兴旺一时的权宜之计。真正能够使这个大家庭复兴的,只有走出一个博学多才,满腹治国经纶的男人在朝中做官,才能重振家业,光宗耀祖。当然,这样的男人生在贾府,是不愁做官的。首先,他有两个有利的条件:一、可以世袭祖制官衔,足以保障他的兴旺发达。二、他有一个做皇妃的姐姐,能够成在朝廷需要时,大显身手。其次,他个人只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他自己有足够的聪明才智,肩起家国天下的责任。二、他有良好的家教,足以使他从这个家族中脱疑而出。无疑,贾宝玉最具备这些条件。可见,贾宝玉表面上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实际上,却需要从出生那一天起,就要肩负起大家族兴衰的命运。为此,贾母穷尽一切能力对贾宝玉实施“隔辈溺爱”,贾政夫妇二人却苦心为贾宝玉的一生进行了一番长远规划。应该说,贾政和王氏夫人这对严父慈母,虽然在贾宝玉的婚姻问题及晴雯等问题上出现过严重失误,甚至贾政还听信贾环谗言,对贾宝玉大施鞭笞,然而,回头细想红楼中的诸人物,贾政夫妇二人在教育子女方面,也没有枉费一番苦心,还应该算是比较有成就的。
首先说,贾政夫妻二人自己洁身自好,不搞奢侈腐化之风,不沾染不良嗜好。贾政为官清正,做人两袖清风,王夫人老成持重,养心求佛,不搞专权独裁,而是将权力下放给年轻一代,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理家,也算是比较有城府的人。在整个家族的靡乱之风面前,他们可以算得上是以身作则,克己奉公的人。从培养子女方面来说,贾政一惯的严肃对贾宝玉起到震慑的作用,可谓教子森严,教女有方。首先,贾政夫妇培养出了元妃这么一个女才人。在很多人看来不是什么大不了事情,清朝官员的女儿入选皇上妃子多的是,不过凭的是容貌,那是天生的,没有什么了不起。然而,我们不能不注意的是,元妃入选的是“凤藻宫女才人”,以才能录取——这样的女子,德才貌兼备,是很了不起的!元春是具有一腔经天纬地之才的一代女杰!探春虽然是赵姨娘所生,但从小跟随王夫人长大,受王夫人的熏陶,在王熙凤病重的时候,小小年纪担负起大家族的内务管理,不仅目光独具,敢于大胆改革,而且胸襟豁达,光明磊落,不徇私情,其聪慧颖秀,绝不亚于须眉男子。探春虽然远嫁,做了他国番王之妃。可是二妃之才均与贾政夫妇的言传身教分不开的。
贾宝玉与姐姐元妃,妹妹探春相比,可以算得上贾府中最幸福的人,当然也是最不幸的人。幸福的原因是集贾府中的万千宠爱于一身。不仅是贾府掌心里的宝贝,也是贾府里看好的未来大家族的掌门人。首先说,他外表极帅,首先这个高富帅就有利于科举考试——容易通过面试关,另外是他的聪明和颖悟。虽然贾政在整部书中没有表现出才华多么出众,但事实上,“贾政自幼好读书,为人端方正直,谦恭厚道。惟失之于迂腐。他是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人物……”(来自百度)。可见贾政并非庸禄之辈,他对儿子贾宝玉的才华和聪慧是心知肚明的,所谓知子莫如父。所以他十分关心贾宝玉的学习情况,每每回家,必先问及功课。以至于吓得贾宝玉赶紧装模作样做出一番读书的样子来,有时还深夜加班加点,补习课业,以预备父亲检查。可见,有贾政这样的严父督促,贾宝玉才在贪玩之余,不至于荒芜了学业。而贾政在忙于政务以外,时时谨记关注子女的教育。这在官员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而与他相反的贾珍,却将贾蓉真正当成了一个奴才,整天非打即骂,不让他走正道,甚至连他媳妇秦可卿都据为己有。相对于贾蓉,贾宝玉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
我发现很多红学研究者,大多对贾政抱有一种极端的看法,认为贾政迂腐甚至有些无能,他提拔了贾雨村这个大贪官。为薛蟠打死人一事,也曾经徇私枉法等等。但事实上,贾政虽然饱读诗书,平日里作风严肃,但他在培养子女方面是有一定的成效。从这方面讲,贾政绝对不是昏官、庸官、贪官。他应该算是有污点的官。贾政从为官的政绩上来说,看起来没有太大的建树,没有超凡的才能。但他重教育,重人才。同为子女,贾环就不是贾政重点培养的对象。的确贾环顽劣异常,又有赵姨娘之风,这也是贾政十分无奈的。但是从他对贾宝的严格教育方面看去,他也是一个正直清廉的官员。他十讨厌男人好色,因贾宝玉结交戏子,贾政十分恼火。贾环诬告宝玉“强奸”了金圳,导致金圳投井而亡时,贾政驳然大怒!虽然贾政有不调查之过,但也足以看到他对男人好色,对封建官场和家族的腐败风十分不满!从这方面上看,他应该算是个好官!清官!正是因为贾政的正直和清廉,所以在官场郁郁不得志。即使女儿做了皇妃,他没有权倾朝野,红极一时。可见贾政这个人并没有政治野心,而是坚守读书做人之道,治学有方的一代学者。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贾宝玉不仅顽劣异常,而且是极富叛逆思潮的一代阔少。在这个岌岌可危的封建大家族中,贾母、贾政夫妇及贾府众人,都炒约而同地将贾府的希望和未来寄托在贾宝玉身上。也就是说,贾宝玉将是担负起家族兴衰的唯一合适人选。然而,众星捧月带来的结果反而使希望落空。因为真正的人才不是捧出来的,而是靠他自发地努力上进奋斗出来的!出乎众人的意外的是:贾宝玉由于林黛玉之死,从此万念俱空,以至于遁入空门。李纨的儿子贾兰,虽然不象贾宝玉那样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却默默无闻,发愤苦读最终考取了功名。其实,贾兰的成功,也是离不开贾政的教育。虽然贾兰不象宝玉那样使贾政爱之深,爱之甚,但毕竟也接受了同贾宝玉一样的师资条件,也同样在贾政的关注之下读书学习的。虽然在书中关于贾兰的出场不多,而展示个人才能的情节,多见于宝、黛、探春、湘云等人,在大观园落成题词的情节中,贾宝玉出尽了风头。就连贾政,也只是作了一个平平常常的灯谜,让大家讪笑了一番。我想,作者之所以这样处理,也是出于个人对于科举功名的厌憎——真正有才能的人被压抑的,没才能的则飞黄腾达了。
然而,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拿贾雨村的“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中待时飞”看,诗句的立意远远高才十二钗的“情词艳曲”之上。而“人情练达皆文章”句,也出于贾宝玉的厌憎,使人们的思维望而止步了!这些孩子们眼中不乐意待见的东西,到了成年人的阶段,却回头发现,这些字句中的内涵原来也是极有深味的!贾宝玉的脆弱就是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首先从生存上讲,贾林二人都是依附于大家族中寄生的一员。面对“金玉良缘”,二人的反抗一直是软弱无力的。林黛玉最极至的反抗是“泪尽”,贾宝最极至则是狠砸胸前的宝玉。这种形式的反抗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试想,贾林如果不依食于大家族,他们又何须畏惧权贵,何必忧虑封建家庭带给他们的压迫呢?事实上,贾宝玉这个“五谷不分”的官二代,离开了大家族,他又能做什么呢?经商,恐怕他还不如薛蟠。种地,他得跟刘佬佬学上几年。教学,恐怕他会搞得比贾代儒还乱。其实,贾宝玉寄存于大家族,真正的出路,只有肩负起自己的命运,那就是做官——考取功名!我们可以试着从头看来:倘若贾宝发愤读书,肩负起家国兴亡的重任,贾政会积极支持贾宝玉的选择,林黛玉也不必施小性质,而是与贾宝玉探讨“国家兴亡,人人有责”的大道理,当然二人之间也不必发生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小矛盾了。王夫人也不必非“金玉良缘”不可了!试想,儿子中了秀才、进士、状元,婚姻问题当然要自己说了算了,母命虽然难违,但毕竟有官制权限,多少也要靠边站站了!
贾宝玉虽然为林黛玉之死伤透了情怀,事实上贾宝玉又何尝真正钟情于林黛玉一人呢!贾宝玉多情其实也是一种叛逆的隐患——哪个能够相信贾宝玉婚后不产生婚外情呢?婚前都跟袭人“初试风雨情”了!不能说贾宝玉虽然没有象贾珍、贾琏之辈达到“古今不肖一双”、“潦倒不通时务”等等,但实际上,贾府内外的腐靡之气,早已将贾宝玉沾染成一个不黑不白,不明不暗的“混世魔王”了!试看,贾府“忽啦啦似大厦倾”的时候,贾宝玉不是一样也身陷囹圄了吗?他不是也一样破衣烂衫,流亡在乞讨的路上吗?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姐妹受辱却无力相救,居然还不如村妇刘佬佬有能耐,人家一个老村妪还能穷尽余力将巧姐儿赎回呢!想起大观园拿刘佬佬取笑的一幕幕,后来锦衣玉食的王孙公子小姐们是多么得不堪一击,而劳碌一生的刘佬佬却健步如云,活得如此硬朗!
贾政夫妇虽然教子有方,却忽略大观园富贵腐靡的生活环境,是不利于儿子成长的。这并不是大观园中某一个人造成的,以至于王夫人为此犯下了严重的错误。但是从贾宝玉的一生的才学上来看,这也不能不说,是贾政夫妇二人对儿子苦心教育的结果。贾宝玉在大观园初建后初露锋芒,旁征博引出口成章,可见他小小年龄不仅已经学有所成,而且才赋不浅。虽然书中很少提及贾宝玉读书求学上进之事,但是,如若贾宝玉只凭自己的头脑,却从不用功读书,这些学问又从哪儿来的呢?可见,贾宝玉虽然没有考取功名,但是在贾政的殷勤笃导下,确实博览了群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虽然《红楼梦》被人们公认为“反封建”旗帜鲜明的经典作品,但是笔者认为,封建无论反与不反,都要批评地看待历史作品。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时候,也只是立足于个人爱憎,作为没落贵族子弟,他也只是同情了书中的女子,却看不到社会民生生存之艰,是有着很大的个人局限性的。从贾宝玉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上看去,他到头来最终没能成为贾府中的栋梁之才,从而支撑起家族兴旺的一片天地。可见,这也是没落贵族子弟冥顽不化的特点。
相对于当今社会中的家庭教育,尤其是官二代、富二代的教育缺失现象,以及当代社会中的家教失调现象,我想贾政和王夫人的严父慈母教育方式,虽然曾经被批判和否定,但是回头看去,他们对子女的那份苦心经营和关注,以及良好的言传身教,还是值得今人借鉴和学习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6
先说,贾政夫妻二人自己洁身自好,不搞奢侈腐化之风,不沾染不良嗜好。贾政为官清正,做人两袖清风,王夫人老成持重,养心求佛,不搞专权独裁,而是将权力下放给年轻一代,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理家,也算是比较有城府的人。在整个家族的靡乱之风面前,他们可以算得上是以身作则,克己奉公的人。从培养子女方面来说,贾政一惯的严肃对贾宝玉起到震慑的作用,可谓教子森严,教女有方。首先,贾政夫妇培养出了元妃这么一个女才人。在很多人看来不是什么大不了事情,清朝官员的女儿入选皇上妃子多的是,不过凭的是容貌,那是天生的,没有什么了不起。然而,我们不能不注意的是,元妃入选的是“凤藻宫女才人”,以才能录取——这样的女子,德才貌兼备,是很了不起的!元春是具有一腔经天纬地之才的一代女杰!探春虽然是赵姨娘所生,但从小跟随王夫人长大,受王夫人的熏陶,在王熙凤病重的时候,小小年纪担负起大家族的内务管理,不仅目光独具,敢于大胆改革,而且胸襟豁达,光明磊落,不徇私情,其聪慧颖秀,绝不亚于须眉男子。探春虽然远嫁,做了他国番王之妃。可是二妃之才均与贾政夫妇的言传身教分不开的。
贾宝玉与姐姐元妃,妹妹探春相比,可以算得上贾府中最幸福的人,当然也是最不幸的人。幸福的原因是集贾府中的万千宠爱于一身。不仅是贾府掌心里的宝贝,也是贾府里看好的未来大家族的掌门人。首先说,他外表极帅,首先这个高富帅就有利于科举考试——容易通过面试关,另外是他的聪明和颖悟。虽然贾政在整部书中没有表现出才华多么出众,但事实上,“贾政自幼好读书,为人端方正直,谦恭厚道。惟失之于迂腐。他是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人物……”(来自百度)。可见贾政并非庸禄,他对儿子贾宝玉的才华和聪慧是心知肚明的,可谓知子莫如父。所以他十分关心贾宝玉的读书情况,每每回家,先问及功课。以至于吓得贾宝玉赶紧装模作样做出一番读书的样子来,有时还深夜加班加点,补习课业,以预备父亲检查。可见,有贾政这样的严父督促,贾宝玉才在贪玩之余,不至于荒芜了学业。而贾政在忙于政务以外,时时谨记关注子女的教育。这在官员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而与他相反的贾珍,却将贾蓉真正当成了一个奴才,整天非打即骂,不让他走正道,甚至连他媳妇秦可卿都据为己有。相对于贾蓉,贾宝玉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