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教师管理工作

如题所述

1. 对教师物质待遇的思想引导 首先应认可教师的物质需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一定的物质待遇做保障,也就失去了思想引导的物质基础。试想,一名教师连基本物质需求都不能得到满足,又怎能安心做好工作,又怎能激发起内在的工作热情呢?现在不是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更何况“人才的流动”又正是现实所提倡,所以要职工只知道“像太阳般地燃烧”显然是不现实的。于是有了“孔雀东南飞”,于是一些单位的领导便想通过发奖金,一味提高各项福利待遇的方式来激发职工的干劲。但事实上,奖金福利也是一把双刃剑,当职工把某种几乎是人人有份,不需要与工作绩效挂钩,甚至不需要怎样付出就能轻易到手的奖金福利看成是一种理所应当的所得时,这种物质待遇的提升,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激励功能,甚至会成为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巨大障碍。对人们追求财富的心态,古人早有言及,那就叫“欲壑难填”。人的欲望是会常常陷入无节制的境地的,不注重引导,就会导致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甚至图财害命。其实古人还有一句话,叫作“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不反对老师对物质的追求,但要做到“有道”,就需要管理者的引导。因此,对教师物质的奖励或荣誉的评定,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必须跟两样东西挂起钩来,那就是付出与绩效。没有付出与绩效的工作就难以得到回报。我们提倡“待遇留人”也应是在职工“有为”的基础上的,职工不理解这一点,或者领导只知盲目地“物质刺激”,对不作为、乱作为、漫作为的人没有待遇或声誉的处罚,就不能真正体现“待遇留人”的意义价值。因此,改善职工福利待遇,应努力引导教师做一名“有为”的人,让“有为”者被认可,让“无为”者靠边站。否则即使有待遇,可能也是人难留的;即使人留下来,其内在潜能也是很难发挥的。职工积极性的调动不在于工作条件,而应从工作内容本身去考虑,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已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
2. 对教师劳动奉献的思想引导 首先要认可教师为学生为教育的奉献牺牲精神,同时也要引导教师认识到“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的道理。从大的方面讲,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这没有错,塑造人的灵魂,为各行各业输送不同的人才,确实是教师职业的光荣。其实,只要是社会需求,不同职业的人,都应有自己的职业荣耀,它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社会职业本身是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人们常讲,教师是“红烛”,教师是“春蚕”,教师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些好像都在要求教师只管奉献,莫问索取,似乎教师的职业就是奉献的职业,就是牺牲自我的职业,就是无所求,无任何回报的职业。当然,能做到无所求又能将事做好,确实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只是高境界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所以我们一些教师无论在做什么事,都会感到很辛苦,仿佛全都是在为别人。其实任何职业都一样,不要人为地把它抬举到多么神圣的高度。作为你所选择的职业,你只有做好,才能被同事认可,被领导认可,被社会认可;只有做好才能有丰厚的物质或荣誉的回报,才能有为而有位,才能为家庭亲友赢得荣耀。正如罗兰所说,社会不会无缘无故地厚待一个人,除非他自己向社会证明,他值得社会对他厚待。其实,我们在为别人付出的同时,也在为着我们自己。整个人类社会都是这样,付出越多回报应越丰厚,是社会共认的价值取向。常听一些教师谈工作,说自己是在为学生干,在为学校干,甚至在为校长干,说这话时,常有一种需要别人感恩的意思,他们唯独没想到,其实首先或者主要应是在为自己干。我们都知道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一个不能对自己负责的人,是很难要求他去为别人负责的,我想这正是我们需要教师懂得“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的原因所在。懂得了这些,我们就能正视工作中的困难,就能积极去承担起工作责任,就能找到工作的乐趣,不断创造出工作佳绩。
3. 对教师自主有为的思想引导 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引导教师在工作中积极追求自我实现。我们的学校管理长期以来习惯于用带头的示范,榜样的作用,制度的约束, 物质的激励,行政的处罚或情感的关怀等手段来激活教师的干劲,作为管理,这些手段都是必要的。但我们一些老师似乎过于依赖在某种外在因素的支配下去工作,似乎缺少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觉、自主。我们知道,任何事业的成功,无不与自主自觉的行为有关。事实上,外在管理因素或手段是很难成为激活教师工作干劲的真正动力之源的,外在因素的激励倡导或约束处罚,也是很难解决教师对工作意义的认识,培养起教师对事业的真正兴趣与热爱的。在管理过程中,外在因素易引导我们的教师眼睛向外看,工作做不好,是因为榜样示范不够好,制度约束不满意,物质需求没满足或者及时关心没到位等等能找出无量多做不好事的客观理由。这时的学校管理就会陷入一种无奈的疲惫。这里,我们要提一提“事业留人”,其实讲到“事业留人”,重要的不在于向教师讲清楚“事业”的社会意义,而在于如何引导教师在干事业中不断取得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让教师在自我实现中,得到一种成功的愉悦,进而培养起工作的兴趣,再进而把工作当成是一项事业而不是职业,培养起对工作的真正热爱。马斯洛人的需求层级理论提到人的需求有五个层级:生理、安全、尊重、社交和自我实现 ,其中“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级需求。每个人都有这种“自我实现”的内心冲动,作为管理者,能否引导职工去不断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应是能否使管理最终走向成功的关键。因此,学校管理者,要积极多方位地为教师搭建自我实现的平台,让教师在工作中能不断有成功的愉悦,这样,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学校的事业发展也就会有一个双赢的结果,这可以称得上是管理的高境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6
一、要全面贯彻落实学校教学质量目标
学校领导层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二一八年发展规划。学期计划是全方位的近期、中期的工作目标。作为教导主任必须不r细领会其精髓并根据其中教学部分内容制订教导处的教学工作计划,确定每个学期各个阶段的工作日程表及具体目标,使学校的教学要求允分细化到教研组、年级组和备课组,使教学工作的各项任务有目标、有措施、有责任人、有检查。让各教研组、备课组、全体教师及其他需配介的职能部门,对要做的事情做到心中有数,在思想上重视,在活动上早安排,使学校的各项活动能按部就班地进行。
二、要充分发挥网络管理的职能
教导主任要对校长负责,所制订的教导教学工作计划,具体地细化学校计划的教学内容,并通过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和少先队落实到具体的教师和学生,这个过程}分复杂,也相当繁琐。教导主任要精心研究,认真分析,要根据各个组或各位教师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刁一能使教学任务得到顺利的完成。狠抓教学六认真的过程管理,是教导处的重点工作,我们能严格按照上级《小学教学质量评估办法》的要求坚持做到五个一(即每周次的教学检查通报、每周次的专题会议、每月次的教学常规普查、每月分年级召开次质量分析会、每半学期次质量总结会)。这系列的工作我们具体落实到年级组、教研组或备课组。另外我们还制订了我校的《奖惩制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和《六认真考核细则》,让各个组利用这些制度开展工作,教导处通过随机抽查、月查和学期总评等形式,开展了全方位考核,掌握第一手资料,给教师个合理的量化考核评价。
三、要指导教师开展教学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及时把从学生中获得的意见反馈给教师,纠止、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导主任的又职责。作为教导主任我每学期都要开展评教评学活动和毕业班学生座谈会,把从学生中获得的意见及时地反馈给教师,让有关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或言行加以改进。另外教导主任还肩负着培养年青教师的重任。对青年教师特别的关爱和严格要求并重,为青年教师搭建舞台,每学期我们都要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如《青年教师优课评比》、《青年教师电教优课评比》等,为青年教师创设成才的机会,发挥他们教学的创造性能力,研究他们的成功与小足,加快成长的步伐。
四、要有敬业、乐业的奉献精神
教导主任既要加强制度和组织实施,制订好教学工作计划,又要管理教导处工作,还要上课、开会,对学生做报告,召开学生家长会等等。事无巨细,样样都要抓。上班时间小够用,下班还要接着十,加上暑期新生招生工作,们们要放弃体假,囚此教导主任尽管在事务堆中,但定要理出头绪,又要处理得当,既要管理到位,又要了解全而情况。没有责任心,计较个人得失显然会耽误学校教学工作,囚此教导主任定要有敬业、乐业的奉献精神,小计较工作时间,这些都是成为校长好助手的必备条件。
五、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作为教导主任除十好教导处工作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注重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要深入地去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教学内容,要学习新课程的理念,新课标的精神,掌握课改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工作中以理服人,为教师树立榜样。
综上所述,一个教导主任只有具备上述五个方面才能比较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责职。然而,随着索质教育的发展,对教导主任提出了许多新任务与新要求,比如教导主任还要增强科研意识,法治意识等;这些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小断研究开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