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档案如何查询??

本人是山西人 我是在湖北上的学 今天毕业!!!在今年4月中旬左右 把我在 学校的档案转回来
赚在当地的人才中心 我目前没有就业!我想问:那这个档案 还会在人才中心吗??
还是说 转移到 我们莲湖区!我凭借《就业报到证》可以查找我的档案吗??

1、先从母校找起。各个大学基本都是学生毕业后档案也转移,这个是考验就业率等因素的,档案基本不会留在高校内。但是,为了慎重起见,还是要查查。直接到母校档案馆查,或是网上查找母校档案馆的联系方式,电话或是email联系相关负责人查询。通过大学档案馆查询,就算档案没有留在母校,也可以查到当初毕业是的档案去向。

2、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档案基本就六大流向:继续在本校读研读博等深造的,档案留校;已签约单位有档案接收权的,档案转到工作单位;已签约单位没有档案接收权的,档案转到工作单位所在地的市县级人才市场(人才交流中心、人力资源中心);未签约的未就业或是自由职业、自谋职业毕业生,档案直接转回原籍所在地的市县级人事部门(由于部门改革等原因,不同时期接收档案的原籍地部门叫法前后可能不一致,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力和社会保障局);毕业后在他校深造的,档案转到其他高校;还有部分高校有政策,就是毕业后档案和户口可以留在学校的人才交流中心两年,两年后必须迁走。

3、弄清楚了毕业后的几大档案流向后,就根据自己当初的毕业后去向进一步查找。深造的最终还是要离校的,正常毕业离校档案最终是要离校流向工作单位相关的档案管理单位;非正常离校,则档案可能就留校了,这种情况只能在深造学校查找啦。那些暂留母校人才交流中心的档案,则可能由于忘记了等原因,留在了母校人才中心,去查过就知道了,该人才中心一般就在校内,不知道在哪里的话可以问问档案馆的人,网上一般也可以查到其电话等联系方式。

4、如果毕业时的签约单位有档案接收权,则毕业后档案流向的第一站就是该单位,直接去该单位档案管理部门查找。如果在第一个工作单位查询到档案已经转出,而工作变动后的单位也有档案接收权,则继续到有档案接收权的单位查询。一般只有国有单位和事业单位才有人事档案接收权,私营企业和合资企业是没有人事档案接收权的。

5、工作过的单位没有人事档案接收权的,则就要到工作过的单位的所在地的市县级人才市场去查找。从毕业离校的第一个工作单位开始排查。

6、毕业后档案转回原籍的,就直接到原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去查。各地情况也不太一样,有的地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设有档案管理中心,直接管理各类档案;有的市县则设置下属人力资源中心(人才市场),所有接收回来的档案都归到人才市场管理。因而,可以先到人社局查询,再根据情况去原籍地人才市场查。

如何查询自己的档案

一、社会人士查询档案的方法

社会人士的档案会存放在单位或者人才市场。可以去单位档案管理处查询自己的档案。如果单位将员工的档案寄存在人才市场,可以通过电话或网络查询自己的档案。

二、应届毕业生查档案的方法

刚毕业的学生,档案会由学校寄到工作所在地的人才市场,由于档案的传递较慢,毕业两个月以内档案还在学校学籍科可以查到;两个月以后可以在工作所在地的人才市场查询。可以通过电话查询或者人才网站查询。

三、查询档案的途径

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拨打公司档案管理处的电话查询或者是拨打人才市场的电话查询;另一个是通过学校、公司或者人才相关网查询。另外,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带上证件去实地当面查询。

四、如何查询自己的档案

特别提醒

应届毕业生如果毕业了但没有找到工作或者是自由职业者,请不要将档案自己拿回家,对将来就业升职会有很大影响,一定要将档案寄放在当地人才市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06

刚毕业的同学们如何知道自己的档案信息,如何知道档案现在在哪里,有没有前往人才市场。因为签了就业协议毕业后,要拿报到证去人才市场报道,但前提是档案已经到达人才市场,不然要白跑一趟。这里以浙江杭州的为例。

一、方法/步骤:

1、可以登陆“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网站。以“学生用户”用户名及密码登陆。没有的可以注册,为了方便登陆,可以用学号来进行注册。

2、进入后点击“我的就业方案”,就能看到自己的就业信息。可以看到自己的报到证要去哪里签到。就是当初去盖就业协议章的那个人才市场,这里可以核对一下自己的信息对不对、实习单位名称对不对等。还有就是去人才市场报道的时间范围内进行报道,注意不要错过时间。当然也要等档案是否已经到达人才市场了。

二、方法/步骤:

1、可以登陆学信网,是全国通用的,可以查询自己的学历等信息。没有的先注册。

2、这里可以看到自己的学历信息,就业情况。

3、还有,就是在“高等教育”下面的“毕业去向”点进去。可以看到通过什么形式就业的,有签就业协议的和签劳动合同的。还有一点,就是可以看到自己学校是几号报送出去自己的毕业信息。

三、方法/步骤:

1、还有,就是登陆人才市场的网站。就是就业协议盖章的人才市场,就是需要去报到的人才市场,就是档案寄往的人才市场。

2、选择“毕业生”登陆,第二栏填自己的身份证号码,第三栏填自己的密码。没有的注册,密码不对或忘记的找回密码即可。

3、可以看到自己的就业信息,就业单位及人才市场信息,和上面的显示内容类似。

4、可以回到首页。在首页的“综合查询”中的“到档查询”查询自己的档案情况。

5、输入自己的姓名和院校的关键字,关键字三个字以上。然后点击“到档查询”。

6、要是还是没有看到到档情况的话,要多关注一下“到档查询”。因为关系到自己什么时候去人才市场报到。

7、也可以打电话询问老师或者学校就业部的人员,询问自己的档案去向等,以免出现差错,不能傻傻的等,确保自己档案顺利达到人才市场,自己能到人才市场进行报到,完成任务,才算成功毕业就业,开始算工龄。

第2个回答  2017-09-11
可以到工作单位的人事部门查,可以到就读学校查,也可以到户口所在地的人才市场交流中心查。
大学毕业生的档案通常有三个去向:
1、毕业后就找到了接受户口的单位,档案和户口都转到工作的单位
这是通常认为最正规的档案流向,但据统计,这种情况大约只占到毕业生档案的10%左右的比例。
2、毕业后没有找到接受户口的单位,户口和档案留在学校
两年后户口打回原在地,档案或留在学校,或转到省档案局。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由于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毕业生毕业后暂时找不到就业单位的,其档案可免费由学校保存两年,许多大学生以为,既然学校免费保存,就无须再到人才交流机构托管了,这是一种省钱的档案存放方式,其实不是的。
3、把档案和户口放在人才市场交流中心。
首先必须确定在毕业时是否已签过三方协议,这是学生、学校和工作单位共同签的一个协议书,签了的话,报到证备注栏就不是空白,此时档案会在这个单位所在地的人才市场,没签的话,报到证备注栏为空,默认打回原籍,本科生打到省级人才市场,专科打到市级人才市场,师范类毕业生打到教育主管部门,一般在教育局。可由毕业生自己联系人才市场,把档案转过去保管。
如果大学生在毕业时,没有安排好档案的事情,几年过去,个人档案不知去向,在查找时,可根据上面的档案去向,查找相关管理部门下属档案室的电话,告诉接待人员毕业学校和毕业年份通常可查询。另外,与参加工作前最后一个学校的相关部门,原户籍所在地的人事部门;第一家用人单位等,这些地方通常与个人档案的去向有关系,在这些地方问问。
第3个回答  2017-08-31
可以到工作单位的人事部门查,可以到就读学校查,也可以到户口所在地的人才市场交流中心查。
大学毕业生的档案通常有三个去向:
1、毕业后就找到了接受户口的单位,档案和户口都转到工作的单位
这是通常认为最正规的档案流向,但据统计,这种情况大约只占到毕业生档案的10%左右的比例。
2、毕业后没有找到接受户口的单位,户口和档案留在学校
两年后户口打回原在地,档案或留在学校,或转到省档案局。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由于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毕业生毕业后暂时找不到就业单位的,其档案可免费由学校保存两年,许多大学生以为,既然学校免费保存,就无须再到人才交流机构托管了,这是一种省钱的档案存放方式,其实不是的。
3、把档案和户口放在人才市场交流中心。
首先必须确定在毕业时是否已签过三方协议,这是学生、学校和工作单位共同签的一个协议书,签了的话,报到证备注栏就不是空白,此时档案会在这个单位所在地的人才市场,没签的话,报到证备注栏为空,默认打回原籍,本科生打到省级人才市场,专科打到市级人才市场,师范类毕业生打到教育主管部门,一般在教育局。可由毕业生自己联系人才市场,把档案转过去保管。
如果大学生在毕业时,没有安排好档案的事情,几年过去,个人档案不知去向,在查找时,可根据上面的档案去向,查找相关管理部门下属档案室的电话,告诉接待人员毕业学校和毕业年份通常可查询。另外,与参加工作前最后一个学校的相关部门,原户籍所在地的人事部门;第一家用人单位等,这些地方通常与个人档案的去向有关系,在这些地方问问。
第4个回答  2017-08-11
一、学校。大学生毕业后,如果没有落实单位或其他的原因,学校可以为大学生保存档案两年,两年后视情况转到省就业指导中心或原籍人才中心。
二、省就业指导中心。在外省就读的学生,会被转到本省就业指导中心。
三、原籍人才中心。
四、工作单位所在地人才中心。五、工作单位(有档案保管权限)。
六、市级人才中心(县级考生)。

查找方法:
一、根据你的报到证查找。报到证上通常标明了你的档案邮寄地址,一般与你的报到地一致。
二、报到地没有,就需要和学校联系,一是有可能就在学校,二是在学校查询邮寄存根。档案一般通过机要邮寄,机要存根上可以查寻到机要号,通过机要号可以查询到邮寄地址、邮寄步骤和经手人。通过快递邮寄的可以根据快递存根查询。
三、上面两种方法都没找到,就电话联系有可能存放档案的地方,逐个咨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