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出头的年纪,我们能做些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1
文:江江AM

❤️

过了年,就是20岁了,时间过得好快,仿佛一眨眼就到了“2”字开头的年纪。

小时候,总是盼望着长大,可是长大后,却总是想回到过去。

努力地,慢慢地适应着成年人的世界,不想去接受所谓的世俗观念。

可是无论怎样,无论你怎样去逃避,它还是会一点一点的渗透进你的生活,渗透进你的思想。

“2”字开头的年纪,我们好像什么都做不了,可是好像又什么都能做。

这个年纪,我们一无所有,靠着父母,靠着朋友。

心中的梦想很大,可是,总感觉被什么束缚。我想,应该是不敢迈出第一步吧。

或许,我们有的人连这一个小小的梦想都没有,安于现状,安于自己的舒适圈。

可是大学四年过去之后呢?回首猛然发现,我们还是和最初的自己一样,一无所获。

无论哪一种,最后的结果,人生的轨迹,一眼忘得到底。

平庸、寡淡、无力、脆弱、彷徨、反抗、击败、屈服、重复、寥寥一生……

现实中的诸多因素,终于还是把我由虚幻拉回现实。

20岁出头的我们,到底拥有什么,又能做些什么呢?

享受着父母给予的金钱,享受着大学期间的玩乐欢娱,享受着生活的无忧与安逸。

还是“命运给了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你,是哪一种呢?

直到今天,我才终于能够亲身地体会到了那种滋味。

没错,现实给了我重重的一击。

一个双非二本的学生,如果不去努力,将没有出路,没有条件可提,永远也不会摆脱掉身上的标签。

和其他有更高层次的学生来比,你没有任何竞争力。

没有人想去深入地了解你,因为你外在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事实。从一开始,其实你就已经输了。

做一个假设: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如果遇到两个选择,他会选择一个一流大学的差等生,还是会选择一个三流大学的优等生呢?

思考一下……

如果是我,我会选择第一个。

因为,开端,没有人会想去知道你是谁。

无论你多么的差,可是又能怎样?一个名牌大学,就已经证明了你的能力,你的学习能力。

无论你多么的优秀,可是直观来看,又有谁能知道呢?你的出身,就足以让人一票否决。

这,就是现实。

也许有人会说,即使那个人是三流大学毕业的,可是他非常的优秀啊,他应该会比另一个人更好啊?

可是,从一开始,他就已经输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没有资格,无法站在同样的高度,同台竞技。

听起来,很残酷。不过,现实中就是这样,除非你能遇到一个赏识人才的人,然而这种几率很小。

偏见从来都存在,学历的偏见,外貌的偏见,地位的偏见等等。

我们总是以第一印象,去下定结论。

如果一个人外在所表现出来的东西都不够吸引人,那么自然也不会想让人去深入的探究。

互不熟悉,身处一个快的时代,这便是最简单、节约时间的筛选方法。

有些已经既定事实,我们无法更改。可是,有些我们是可以改变的。

无人能左右你,“想”与“不想”,“做”与“不做”,“变”与“不变”,仅一字之差。

我无法想象,在四年之后,我真正地拿着简历去应聘四处碰壁时的样子,也不想就这样去顺从生活的轨迹。

毕竟,这个年纪还有无限的可能。

另寻出路,就是最好的机会。

你所厌恶的大学,终究有一天,也会因为你的屈服,从而抛弃你。

利用好现有的资源,站在你所能站在的最高处,去踮起脚尖,纵身去跳跃到一个更高的高度,一级一级,向上跳跃,你会看到光亮。

证明自己,就是最好的反击。

事实有时不一定是真实的,因为你可以用一个更加有说服力的事实去完善另一个事实的短板。

没有人会总揪住你的过去不放,短暂并不意味着长久,现在也不代表未来。

清醒翻盘,就是最好的答案。

从来没有人真正的告诉我们,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做。一味的激励灌输,并不能取得时效。

还是那句话,“道理都懂,但就像鱼活在水里,也死在水里”,或者说是“间接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如果自己真正的不想去“有所做,有所为”,那么就只能一直停留在“想一想”的阶段。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人生旅程,谁也无法改变谁的人生。

走好自己的路,尝试与摸索,你会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处在这个年纪,我也不知道我到底怎样做才是对的。

我只知道,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方法也是自己总结出来的。你认为对的,那么它就是你应该做的。

无论多时,永远不会太晚!    

                                                                    完❤️

你好,我是江意真,很高兴能在遇到你。

缘分相遇,点个关注再走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