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

作品原文

答客诮  鲁迅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白话译文

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

知不知道在山林里兴风狂啸的老虎,还时时回过头来看顾小老虎呢。

扩展资料

答客诮》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1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开头两句正面立论,大处落墨,首先阐明“无情”与“怜子”的实质。结尾两句,借猛虎怜爱小老虎的比喻,形象既鲜明、生动,而且巧妙地揭示出深爱下一代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

鲁迅生前好友许寿裳先生曾在《怀旧》一文中说过,《答客诮》一诗的写作,“大概是为他的爱子海婴活泼可爱,客人指为溺爱而作”。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一批文人曾编造谣言,恶意咒骂鲁迅不满周岁的儿子周海婴,援引“父子无恩”的旧说,讽刺鲁迅对其幼子的慈父之爱。

1931年2月2日,鲁迅在《致韦素园的信》中也这样说过:“我有了一个男孩,已一岁零四个月,他生后不满二个月之内,就被‘文学家’在报上写了两三回,但他却不受影响,颇壮健。”在鲁迅所说的“文学家”中,有个叫杨村人的以“小记者”的笔名在报纸上造鲁迅的谣,说鲁迅“领到了南京中央党部的文学奖金,大开筵宴,祝孩子的周年”。

同时,又撰文说“鲁迅大开汤饼会”,继续造谣诬蔑,并连带殃及郁达夫。对此,鲁迅愤怒地指斥说:“连出世不过一年的婴儿,也和我一同被喷满了血污。”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而作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答客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0

字面意思:不贪图情亲的未必就是真正的好汉,疼爱孩子的为什么不可以是大丈夫。

内涵是:真正的英雄也会有丰富的感情,爱怜子女的人同样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这两句出自鲁迅的诗《答客诮 》: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译文:不贪图情亲的未必就是真正的好汉,疼爱孩子的为什么不可以是大丈夫。威风霸道的大老虎,尚且会照看自己的孩子。

这首诗作于1931年冬,诗中的那个“小於菟”指的是鲁迅的爱子海婴。他想通过这首诗告诉大家,我是心怀天下的大丈夫,也是关爱孩子的好父亲。不会因为这个社会舍弃对孩子的疼爱,也不会因为疼爱孩子,而忘记自己要为社会做的事。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海婴是1929年9月26日出生的,其时鲁迅已经48岁,中年得子,对孩子的爱是可想而知的。有的客人却以为鲁迅溺爱海婴,因此有所微言。然而一批文人编造谣言,恶意咒骂鲁迅不满周岁的儿子周海婴,援引“父子无恩”的旧说,讽刺鲁迅对其幼子的慈父之爱。

对此,鲁迅愤怒地指斥说:“连出世不过一年的婴儿,也和我一同被喷满了血污。”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而作的。

诗中典故由来:

《答客诮 》诗中引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出自《战国策》,《触詟说赵太后》记述触詟把自己的小儿子托给赵太后,要赵给他一个王宫卫士的职位。赵太后说,“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鲁迅用这个典故,意思是说:“爱怜孩子,怎么能说就不是大丈夫了呢”?

第二个典故出自《左传》宜公四年:“楚人……谓虞于菟”。这里就写到了虎。“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于菟”。兴风狂啸者指大老虎,小于菟指小老虎。虎乃兽中之王,以凶猛着称,但是有句俗谚道“虎毒不食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答客诮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没有情意的人未必是真正的英雄豪杰,怜惜别人的人怎么就不能算是大丈夫呢。
意思是有情无情不能判断这个人到底是不是英雄豪杰,英雄不一定就是无情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2-23
如果你是孩子,可以用这句名言劝劝你那不管孩子而在那吃喝玩乐的爸爸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