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曾国藩听取弟弟曾国荃建议,起兵推翻大清王朝,会是怎样?

如题所述

假如曾国藩听取弟弟曾国荃建议,起兵反叛清王朝,相信曾国藩的结局如同太平天国一样以失败告终。

1864年,湘军攻克南京后,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就曾建议曾国藩称帝,占据江南和清朝隔江而治,历史上确有其事,此外,曾国藩的众多部下也在攻克南京后也趁机劝曾国藩称帝,趁机起兵推翻清朝。但这些建议都被曾国藩数次拒绝了。

手握几十万大军的曾国藩完全有实力可以趁机起兵反叛清王朝,但曾国藩都给拒绝了,因为曾国藩十分心中十分清楚,一旦起兵失败,那么他以及他全族和参与反叛部下下场和太平天国洪秀全他们下场一样。

曾国藩虽然拥有强大的兵力,但他十分明白自己始终是清朝最为忌惮的人

清朝后期,由于清朝腐败的生活,导致各地起义不断,此时清朝八旗子弟过着堕落的生活,整日不是提笼架鸟就是看戏,曾经让清朝发家的虎狼之师八旗军早已经没有了战斗力。

八旗军打仗指望不上,为了平叛,清朝就只要依靠绿营兵和允许部分地方官员组建地方军队,以帮助清朝平反叛乱。也是在这种背景下,曾国藩在湖南组建地方湘军,帮助清朝平叛太平天国。

虽然清朝允许曾国藩组建地方军队,但其实清朝从曾国藩组建湘军后就始终对曾国藩以及湘军保持防备之心,一方面是清朝要用曾国藩手中的湘军替他们平定太平天国的叛乱;另外一方面,作为清朝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慈禧太后,对于曾国藩手中的湘军也十分忌惮。

这一点,曾国藩心中也十分明白,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慈禧太后的监视当中,毕竟在组建湘军的时候,朝廷对于自己这种地方官员组建军队就保持戒备之心,现在湘军已经攻克南京,要知道此时的曾国藩拥有三十万兵马比太平天国的力量还要强大,而且这数十万湘军都是久经沙场、战斗力十分强悍的军队,一旦曾国藩带领他们谋反,那么对于清朝来讲,将会是比太平天国起义带来的灾难后果还要严重。

因此,此时的曾国藩成为慈禧太后眼中十分忌惮的人,慈禧太后从咸丰皇帝的兰贵人到此时大清朝的掌门人,在后宫中历经了十余年的磨练,对于慈禧太后的政治手段有多狠,曾国藩心中十分明白。

在湘军攻克南京后,曾经参与叛乱的太平天国人员被捕后不是被凌迟处死就是挫骨扬飞,株连的家人更是不计其数。

虽说此时清朝历经太平天国十多年的叛乱,此时清朝国力远远大不如从前,但瘦死骆驼比马大,清朝依旧控制全国众多地方人口、土地和财政收入,而相对来讲,曾国藩虽然手下掌控数十万兵马,但曾国藩自己也十分清楚,自己手下的这数十万兵马并不是完全受自己控制,曾国藩实际可以掌控的军队数量是有限的,清朝对于驻守外地将领调兵从清朝建国之初就有着严格的规定,武将和军队是完全分开的,并且针对武将也有专门官员监视武将。

本来就一直处于慈禧太后忌惮,一旦曾国藩有任何行动,也许还未等到曾国藩有行动,他的人头就已经被砍了。

在曾国藩攻克南京后,慈禧太后派人给曾国藩送去一块匾,在这块匾,慈禧太后亲手写着“勋高柱石”四个大字。

曾国藩在接到圣旨谢恩后,没过多久,曾国藩就地解散湘军,乖乖的交出兵权。

那么慈禧太后的这四个字有什么含义?

慈禧这四个字明面上是在赞扬曾国藩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此时他是大清的功勋人物,但暗中是告诫曾国藩,如果他要造反话,那么他不仅会成为大清的叛徒,最终下场如何,曾国藩心中也十分明白。

曾国藩湘军在攻克南京后进行屠城,失去了民心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曾国藩能否得到天下,除了天时地利这些条件很重要,民心更重要。

但是很显然,曾国藩的湘军失去了民心。1964年,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在攻克天京城后,进行了持续多日的屠城。

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后,此时的天京已经陷入湘军的合围之中,洪秀全病逝后,李秀成辅带领军队继续守城,此时的湘军已经发起了对天京城的进攻,7月19日,湘军通过埋设炸药将城墙轰倒,湘军随后从各处缺口蜂拥而至攻入天京城内,其后,湘军和太平军展开每条街的血战。

湘军冲入天京后,随即展开了一场疯狂的屠城

“见人即杀,见屋即烧,子女玉帛,扫数悉入于湘军”;致令“秦淮长河,尸首如麻”

湘军攻入天京后的主要任务就是屠城,首先是针对天京城内仍然抵抗的太平天国战士,其次是老百姓。

当时天京城内的太平天国战士规模已经不是很多,也就区区数千人,他们其中一部分在巷战中就牺牲了,一部分趁乱逃出了天京城,因此天京城内很多被屠杀都是平民百姓。

湘军在破城后,对天京城内进行连续10多日的屠杀,至于被屠杀的平民百姓有多少,曾国藩心腹幕僚赵烈文有过这样的记载:

城破5日之后,仍然是“尸骸塞路,臭不可闻”;又说“计破城后,精壮长毛除抗拒时被斩杀外,其余死者寥寥。大半为兵勇扛抬什物出城,或引各勇挖窖,得后即行纵敌。城上四面缢不老广贼匪不知若干。其老弱本地人民不能挑担又无窖可挖者,尽情杀死。沿街死者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伤,或十余刀,数十九,哀号之声达于四远。其乱如此,可为发指。

经过湘军烧杀、掠、淫的天京城,已经变成一个残垣断壁、满目疮痍的都城。

要知道,天京城只是湘军进攻中屠戮的一个城市,湘军类似屠城还有九江等屠城。

毕竟得民心者得天下,湘军屠城必然和曾国藩有关,尽管此时曾国藩手中掌控大军,但此时曾国藩掌控湘军已经失去了江南地区百姓的支持和信任,对于一直没有百姓支持的湘军,曾国藩即使造反了,他也会料想到自己下场就好不到哪里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