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比例尺知识点总结内容是什么?

如题所述

比例尺的表示形式主要有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最常用的表示方法是线段式.

(1)数字式(又名数字比例尺),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1∶50,000,000,或1/50,000,000。

(2)线段式(又名比例尺),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3)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米,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距离500米,或五万分之一。

扩展资料:

比例尺公式: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在比例尺计算中要注意单位间的换算)

(1公里=1千米=1×1000米=1×100000厘米)

单位换算:图上用厘米,实地用千米,厘米换千米,去五个零;千米换厘米,在千的基础上再加两个零。

计算方法

如果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那么原比例×n。

如果将原比例尺缩小到1/n;那么原比例×1/n。

如果将原比例尺缩小1/n;那么原比例×(1-1/n)。

比例尺缩放后,原面积之比会变为缩放倍数的平方。

比例尺精度就是比例尺的大小所放映的地图详尽程度。人眼能分辨的两点间的最小距离是0.1mm,通常就把地形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 用公式表示为:ε =0.1 m(其中ε为比例尺精度,m为比例尺的分母)。

确定测图比例尺的主要因素是在图上需要表示的最小地物有多大;点的平面位置或两点距离要精确到什么程度,为此就需要知道比例尺精度,通常人眼能分辨的两点间的最小距离是0.1mm。

因此,把地形图上0.1mm所能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 用公式表示为:ε =0.1 m,m为比例尺的分母。

比例尺精度的作用:

根据比例尺精度,不但可以按照比例尺确定地面上量距应精确到什么程度,而且还可以按照量距的规定精度来确定测图比例尺。

例如:测绘1:1000比例尺的地形图时,地面上量距的精度为0.1mm×1000=0.1m;又如要求在图上能表示出0.5m的精度,则所用的测图比例尺为0.1mm/0.5m=1/500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