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推出扶垚计划扶持本土电影生产吗?

如题所述

重庆12月22日电(记者钟旖)重庆市文化委员会22日发布《重庆市电影扶垚计划管理办法》,该计划制定历时近两年,将用“真金白银”的政府扶持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力量,激励生产力提档升级,扶持本土市民、本土企业、本土院校的电影生产。

据介绍,近年来重庆电影发展取得明显进步,逐步开办影视机构160多家。同时,率先全国实现了小厅多厅化县级影院全覆盖,票房收入全国占比3%左右。但电影生产相对比较薄弱,年备案量50部左右,完成片20部左右,全国占比不足2%,电影产业链还不够完善协调。

重庆市文化委电影处处长何洪元透露,“扶垚”是指扶持三土,即本土市民、本土企业、本土院校。其中,本土电影剧本是指本土市民、本土企业及本土院校所创作的电影剧本。本土影片是指本土企业作为第一出品单位所拍摄的影片。扶持资金来源是指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按规定缴入市级国库的60%部分。

根据计划,扶持范围包括“一站式”服务平台、重庆重点电影工业园区和制片基地建设、本土优秀电影剧本创作、本土优秀影片摄制、本土优秀影片发行放映、本土电影“走出去”、本土电影人才队伍建设、本土电影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推广应用等8个方面。

何洪元称,扶垚计划凸显“影片上映后”这一关键词。在扶持本土影片发行、放映上,将扶持对象扩充至票房优异、央视黄金时段播出、主要网站点击率高、国家数字节目中心年度放映场次高、国内外获奖、发行成绩优异等6类。

“扶垚计划让我感到振奋。尤其是政府扶持资金方面,除影片制作前期根据剧本创作提供几十万不等的扶持金外,在影片发行、放映时还会给予百万不等的扶持。以展现重庆精神、重庆风貌、重庆风尚的本土优秀影片为例,扶垚计划将根据影片质量,每部影片院线上映后扶持金额最高200万元。”“86后”重庆青年导演牟天翔认为,该计划的施行将为电影人坚持影片创作注入一股“强心剂”。

“给这个时代留下思考,我的作品就有价值。”重庆人何苦是全国首部自拍体励志纪实片《最后的棒棒》的导演,他说,扶垚计划为电影企业、电影人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扶持体系,未来自己也将把镜头更多地深入生活,传递社会正能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