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历经帝、王、侯三种身份的刘贺,最后为何郁郁而终?

海昏侯刘贺的结局如何?

皇帝是世界上最充满诱惑的职业,但也是高风险职业。我们要说的刘贺只在皇帝宝座上待了27天,连屁股都没有暖热就被赶下了台。

刘贺是那个金屋藏娇的皇帝汉武帝刘彻的孙子,祖母李夫人备受汉武帝宠爱,可谓是根红苗正。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为这个汉昭帝去世的时候还没有结婚,因此也没有儿子,刘贺就天上掉馅饼当了皇帝,可是这个刘贺没有皇帝的命,只当了20多天就下台了。刘贺为什么被赶下台,谁这么大的胆子?大将军霍光。

大将军霍光是汉朝名将霍去病的弟弟,很有能耐,是汉武帝、汉宣帝和汉昭帝三朝元老,汉武帝的托孤大臣,这样一个将军名义上是打工仔,其实那汉朝江山跟自己的差不多,国家大事小事都是霍光一个人说了算。

所以说汉昭帝驾崩后,接班人是霍光拍板一锤定音的。霍光为了选定接班人也是煞费苦心,新皇帝首先一定不能有能耐,而且必须是个乖孩子,这样的接班人才能任跟霍光配合好,不让霍光生气。

经过层层筛选,霍光终于选定昌邑王刘贺做接班人,为什么选他呢?以为这个刘贺六岁时父亲就死了,六岁就接班到了昌邑王,活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贵族生活,整天声色犬马、花天酒地,符合霍光的选拔条件。

谁知道刘贺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昏了头,迷失了自我,做出有损天子形象的事情。首先,刘贺当时没有住在京城,得知要当皇帝的消息后一路上高歌猛进,抢掠民女、满载进京。然后到了京城对老皇帝的去世一点也表示悲痛,连个样子都懒得装。这还不算,按照惯例当了皇帝都要到太庙拜祭祖先,刘贺说我忙着呢,不能去。

大臣们对这个新皇帝意见很大:这不就是一个十足的呆子皇帝吗?不行,这样的司机开着汉朝的车子,指不定哪天就钻到山沟里去了。

据说,刘贺接班后作出的荒唐事不止这些。总之这厮就是个不靠谱皇帝,作出的事没有一件事情是能搁到桌面上的。

于是在大臣们的一致要求下,霍光假借皇太后的名义把刘贺废除了。刘贺就像做梦一样,又回到了自己的根据地昌邑(今天山东巨野一代),继续回到从前的日子。没过多久刘贺又被降级为海昏侯调动到江西南昌。不过还好,那个霍光并没有加害他,刘贺得以善终.

以上是来自史料的说法,不过对于刘贺被废,也有人说事情不是那么简单。很可能是刘贺即位后励精图治、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损害到了霍光的利益,影响到了他的权威。霍光这才跟他摊牌,把刘贺赶下台。你想如果这个刘贺不靠谱,智商低,霍光不是求之不得吗?还废除他干嘛?

因此在霍光这样把持朝政的军人面前,史官记载的东西也难保证客观。对于海昏侯刘贺的大喜大悲,我们只能一声叹息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8

央视曾经出品过记录片《海昏侯大墓考古发掘现场》,在很多人心目中就是这个海昏侯可真是富!

这个海昏侯一生经历过帝、王、侯三种身份的转变,可是仅仅当了27天皇帝。

世袭爵位为王

刘贺的父亲刘髆是汉武帝和李夫人的儿子,是昌邑王。只是很早就去世了,尽管刘贺早年丧父,但是却继承了王位,过得平静而富有。



征立为王

刘贺的叔叔汉昭帝去世,给刘贺带来了机会,因为汉昭帝没有孩子,大将军霍光想到了刘贺。

面对突如其来的皇帝宝座,刘贺欣喜若狂,天天寻欢作乐,皇宫被他闹得乌烟瘴气。在用人方面他一味的提拔自己的亲信,对于善意的劝告根本听不进去。



被废封侯

霍光看他根本不是做皇帝的材料,于是联合朝臣要废掉刘贺,对外宣称刘贺做了1127件坏事,于是在位仅仅27天的刘贺,就又被霍光赶下台来,随后,又将刘贺逐回昌邑,削为平民,史称“汉废帝”。

他当皇帝仅仅27天,就做了1127件坏事,平均每天做42件,显然也不大可能,他只是霍光玩弄权术的政治工具。

汉宣帝当皇帝,刘贺被暂时幽禁于昌邑。也许一下子落差太大,没几年,刘贺沉沦,几乎成为废人,汉宣地看他对自己没有威胁,放松了警惕,收起了杀心,留了他一条活命。封他为海昏侯食邑三千户。

但是,刘贺并非如此幸运,过了几年,扬州刺史上奏皇帝说,刘贺与故太守卒史孙万世暗自来往,且对现状有不满之意。宣帝发话说:“那就削除他食邑三千户吧。”经此打击,刘贺一病不起,不久愤懑而亡。年仅33岁。

历史上经过王、侯、帝三种身份的刘贺就这样结束了他的一生。

第2个回答  2019-11-15

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汉昭帝之侄,昌邑哀王刘髆之子,于始元元年(前86年)承袭王爵。元平元年(前74年)四月,汉昭帝离奇驾崩,由于没有子嗣,大司马霍光便将看似容易控制的刘贺立为皇帝,以期继续执政。然而刘贺并不想做霍光的傀儡,从即位的当天开始,便试图全面控制朝政,由此引发霍光的忧惧。最终,刘贺在正式登基27天后,便被霍光以“荒淫无行,失帝王礼宜,乱汉制度”的罪名废黜。

刘贺在位仅27天便被废

随后,霍光将刘贺驱逐回昌邑国,并剥夺他的王爵,只赐给他汤沐邑二千户来维持生存。此时的刘贺,为自己的年轻、急躁深感懊悔,并担心霍光会暗害他。所以在此后的日子里,刘贺便阖门自守,并故意将自己装扮成一个傻子、白痴的形象,想以此蒙蔽霍光,从而躲过杀身之祸。由于刘贺的“演技”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所以霍光果然上当,并放松对他的警惕。

霍光

等到汉宣帝铲除霍家势力、亲理朝政后,因为害怕刘贺会“东山再起”,便派人严密监视他的一言一行。经过一番考察后,汉宣帝自认为刘贺已无威胁,便加封他为海昏侯,赐食邑四千户。但是数年后,一直装疯卖傻的刘贺却露出“马脚”,在跟当地一名小官孙万世密谈时,竟然说自己很后悔没能及时除掉霍光,以至于铸成大错,同时又流露出想要复辟的念头。

汉宣帝对刘贺甚为忌惮

事后,孙万世赶紧向朝廷告密,而宣帝闻言也是大怒,不仅下令严密监视刘贺的举动,并削夺他的三千户食邑以作惩戒。经此一事,刘贺懊悔不已,此后再不肯轻信外人,并且变得郁郁寡欢。神爵三年(前59年),被封为海昏侯4年后,刘贺郁郁而终,年仅33岁。刘贺死后,海昏侯国一度被废,直到汉元帝即位后才重新恢复,并由刘贺之子刘代宗承袭。

第3个回答  2019-11-18

刘贺是中国历史第一个被废掉的皇帝,一生大起大落,从偏安一隅的昌邑王,到接触汉朝最高核心的皇帝,又到一个小小的海昏侯,而后在监视中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刘贺,前92年在昌邑出生(今山东巨野县),前88年,昌邑王父亲刘髆去世,刘贺继承父位。

前74年,汉昭帝汉昭帝驾崩,汉武帝刘彻的孙子刘贺被大奖砸中,随后被立为太子,继承帝位。刘贺继位后,就试图从霍光手里夺回话语权,但是霍光怎么可能答应?

刘贺做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被辅臣权臣霍光等人以淫乱,不思政事给撸了下来,贬为庶人。刘贺下台后,刘病已被霍光推上帝位,即汉宣帝。汉宣帝继位后不久又赐封刘贺为海昏侯。从王到帝再到候,刘贺的人生也是波澜起伏。

宣帝继位后,并不放心被废的刘贺,生怕刘贺谋划复辟,于是派张敞监视刘贺的举动,府里的人员变动,进出,什么时候什么人在做什么,连下人出去采购食材,也要查清楚采购了什么食材。

刘贺就这样在监视中度过了的余生,前59年,刘贺去世。刘贺去世后,儿子弟弟都已经死了,因此海昏侯国也被宣帝废除。

刘贺从王到帝到候直到去世,一直被忌惮,做皇帝被权臣霍光忌惮,被废后宣帝忌惮。如果刘贺真的是一个在二十七天时间可以干出来一千一百二十七起淫乱,祸乱百姓的昏庸皇帝,可能被霍光忌惮吗?

第4个回答  2019-11-15

题主问刘贺为何郁郁而终,其实宣帝继位之后,对刘贺一直是有一种防范心理的。在这种帝王的注视下,刘贺的心理压力肯定也是不小。下面我就说一下刘贺被废以后的事情。

刘贺剧照

刘贺被废黜后,霍光又选立刘据的孙子刘病已(后改名刘询)为帝,即汉宣帝。

宣帝即位初,对刘贺仍有猜忌之心。下诏地方官严加督察。山阳太守张敞给宣帝上奏章说:故昌邑王刘贺虽然仍居住在以往的昌邑王宫里,手下奴婢有一百八十三人,但除了一人经常出来购买各种饮食和日常生活物品外,其他人都不得随便出入。刘贺今年二十六七岁,肤色为青黑色,小眼睛,鼻子末端尖锐且卑低,须眉少,身体虽然比较高大,但患有痿疾,行步不便。无论是面相,还是各种能力,都不具备做大事的资格。宣帝据此奏报,稍微放心了,他知道无需担心刘贺造反。

汉宣帝剧照

不过,为彻底杜绝后患,汉宣帝还是改封刘贺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实际上是将他从物资丰饶、气候宜人的山东昌邑封国(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驱赶到当时还未充分开发,在中原人心目中,尚是瘴气弥漫、蛮荒不开化之地的江南地区。

实际上是被贬居海昏的刘贺,非常低调。但内心对自己大起大落的人生命运巨变,恐怕不会毫无波澜。因而,数年后,扬州刺史柯上奏刘贺与故太守卒史孙万世私下来往,据说孙万世问刘贺:“以前霍光废黜你的时候,为什么不固守皇宫,杀了霍光,而是听任霍光废黜你,不加反抗呢?”刘贺思索片刻后回答说:“以前那件事,做的确实是失策了。”有司对此举报进行了调查,确有此事。有司上奏刘贺犯有大逆不道的罪行,请皇帝批准逮捕他。汉宣帝下诏命令道:逮捕就不必了,将他的封户剥夺三千。交付地方官严加管束。

刘贺剧照

因言获罪的刘贺自此更加沉默了。海昏侯墓出土的有关文物表明,刘贺不断采取各种方式,希冀宣帝能象对待其他列侯那样,以平常心看待他。可惜,这么卑微的小小愿望,汉宣帝也没有帮助他实现。比如,刘贺墓中随葬有一枚墨书“南海海昏侯臣贺元康三年酎金一斤”的金饼,这就是史书记载的“酎金”。

海昏侯墓出土酎金

“酎金”本是汉朝诸王、列侯在京师长安太庙中,协助皇帝祭祖时,按封国人口比例,缴纳给皇室的钱物和特产,由主管皇室财物的九卿少府收受。史书记载,刘贺或许准备好“酎金”,还未上缴前,侍中卫尉金安上给宣帝上了一道奏章:刘贺是一个嚚顽放废之人,不宜得奉宗庙朝聘之礼。宣帝准奏。这枚“酎金”因此无缘贡献给朝廷,只好待刘贺去世后,作为随葬品,置于其墓中。宣帝对刘贺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刘贺死后,豫章太守廖又上奏宣帝道:“海昏侯刘贺死了,他的继嗣本来是刘充国,可是刘充国也死了,陛下仁慈,破例让刘充国的弟弟刘奉亲继嗣;现在,刘奉亲也死了,刘贺的儿子们,快死光了,这是上天要让刘贺这种不仁不义的人绝后啊。陛下圣明仁厚,对待刘贺很优厚,即便是舜帝对自己的弟弟象,也不过如此了。建议取消刘贺的儿子继嗣海昏侯爵位的权利,以遵奉上天之意。”汉宣帝让大臣们议论此事,大臣们都认为,确实不适宜让刘贺的儿孙继嗣。于是,海昏侯国撤除。汉元帝时,又封刘贺的另一个儿子刘代宗为海昏侯,传子至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