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怎样才能做到简约而不简单?

如题所述

简约的代价比之于复杂可谓更加巨大。确实是这样,而且这个过程之中更需要仰仗的我认为是设计师自己的经验和感悟的积累,同样的方法,对空间和人生感悟积累的越多的人用的越好。从具体的操作来说,除了积累,我觉得还需要注意的就是一些观念上的东西,很多时候我们考虑问题有点太逻辑太理性,比如思考的时候可能就是直接思考:简单的逻辑 与 有趣的空间之间的一对一因果关系,尝试从中找到一些感悟和诀窍。但其实深入想一下,作为借鉴和学习来说的话,难道不应该是 分析 X 方案哪里有趣 → 为什么这个方案让我觉得有趣或者丰富多彩? → 这个方案中有趣/丰富多彩的是什么 → 这些有趣丰富多彩的东西是如何组织/处理的? → 我是否有更简单的办法可以实现这种组织/处理?太关注别人做了什么不是一个很好的思考方向,多基于自己的思考和经验分析和思考别人为什么这样做,思考别人是怎么做的,思考自己是否有更简单的办法,这样做会更有意义。换一个思考的逻辑,很多问题反而会容易很多,也没那高深复杂了。
换一个思考逻辑之后,解决同样的问题处理同样的空间,对经验和感悟积累要求的量也会呈指数递减。前几天写过一个关于这方面的文章,探讨了当我们看到一个方案时“我们所借鉴和思考学习的” 与 “方案中使我们觉得有趣有特色的元素” 之间的不一致问题,探讨了相关的一些思考观念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30

建筑本身具有矛盾性和复杂性,无论是功能,造型,文脉,肌理。有些,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制造了复杂,比如密斯的克朗楼和范斯沃斯住宅,造成的采光通风和私密性问题显而易见。而文丘里主张尊重建筑的矛盾性和复杂性,比如母亲住宅,可以不对称,可以开奇怪的窗户,但有它的逻辑。建筑不能脱离环境,不能信马由缰。
简单并不能大而无当或者空空如也。而有时候含混,可能更好,比如赫兹伯格的低矮砖台和靠背座椅,都可能被激发出无限的空间活力。这比起简单的功能主义和古典形式主义也许更适合复合功能需求的当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0-30

简约或简单在这里不是应该去讨论的问题,这两个概念都太空洞,都不落地。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是:老师指出的简单具体是指哪方面简单?我意思是问题到这一层对于解决问题、提高自己还不够直达问题的本质。
需要确定的是老师指出的问题到底是怎样的问题,应该怎样理解老师指出的问题。是空间层次不够?空间不够丰富?还是造型或界面方面的问题?建筑构造除了解决功能问题之外,恰是以解决某种问题为目标而带来的丰富,在进行了藏或露的主动选择后才达到预定的目标,构造上的复杂不是答案,或只能算是一部分答案,但也是不对题的答案,私以为在此不应被强调,甚至没有理由拿来讨论——完全不构成逻辑关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