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负责的施工项目有哪些危险点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如题所述

建立和完善施工项目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项目《安全施工方案》并严格执行,从制度上约

束每个员工自觉规避风险。

2) 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要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开展项目施工安全管理。

3) 做好进场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进行安全生产技术交底,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完善公司、项目部和班组三级教育制度,在教育中让员工了解安全法规、增强安全知识、熟悉安全技能。做好员工的定期培训工作。

4) 保证项目部安全技术措施所需经费足额投入。

5) 制订现场机械设备设施的安装、运行和维修的各类方案。

6) 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在全体员工中开展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根据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的危害,制订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并确保其有效运行。

7) 接受业主、监理和政府有关监管部门的检查、指导和监督。

3.2 控制措施

本公司目前在建的主要工程有:重庆直升机投资有限公司项目(包括总装厂房、交付中心和教学大楼),重庆机床集团搬迁项目(包括厂房、科技大楼、倒班宿舍)。公司针对两个施工现场特点进行分析,制订了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表,部分内容如表3。

表3 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

3.3 控制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施工现场可能造成的危害为: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机械伤害、触电和火灾等。针对以上可

能造成的危害建立危险源登记,根据危险源的等级及危害程度,制订控制实施办法。

高处坠落

1) 担任高处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持有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体检合格报告。患有精神病、癫痫病及患有高血压

心脏病等不得从事高处作业。员工有饮酒、精神不振情况,禁止登高作业。

2) 高处作业先搭建脚手架并采用防坠落措施后方可施工作业。

3) 在立柱、高边坡或临边处,设置安全网或防护栏杆,并设置警示标识。

4) 高处作业必须使用安全带或安全绳方可施工。

5) 高处作业必须配置安全袋或安全箱,并固定牢固,工具不准乱放,

6) 在有6级以上大风或雷雨大雾天气情况下,禁止室外高处作业。

物体打击

1) 高处施工作业场所所有可能坠落的物件,应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

2) 材料或工具上下传递,必须使用绳子系牢,禁止上下抛掷。

3) 有双层同时作业时,中间必须搭设严密牢固的防护隔板或其他隔离设施,下层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

4) 高处作业时在工作地面设置围栏并设置警示标志,除有关人员外,不准他人在工作范围内通行或逗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9
施工过程中危险点及防控措施
1、土建开挖阶段危险点及防控措施
【危险点 17】误入有电间隔,发生高压电击、感应触电。
【防范措施】严格执行保证施工安全的组织术措施,实行专职安全员监护制度,实行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监护。施工地点做好安全隔离措施。长的物件应放倒两人搬运,严禁竖立搬运。
【危险点18】风镐使用不当
【防范措施】风镐使用时,严禁操作人员直视打击点。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眼睛和必要的劳防用品。管道连接应使用专用 夹头夹紧,以免皮管脱出伤人及触及运行设备。
【危险点19】基础开挖未按规定自然放坡,特殊地质条件的深坑施工未采取井点降水措施,基坑边缘违规堆土或其它物品。
【防范措施】严格执行弃土堆高≤1.5 m、一般土质条件下弃土堆底至基坑顶边距离≥1.2 m、垂直坑壁边坡条件下弃土堆底至基坑顶边距离≥3 m的规定,软土场地的基坑边不应堆土。坑边如需堆放材料机械,必须经计算确定放坡系数,必要时采取支护措施。
【危险点20】基坑开挖和基础工程施工中,未及时监测基坑及周边条件的变化。
【防范措施】应特别注意监测:有无支护结构变形、坑外地面沉降或坑底隆起变形、地下水位变化、及塔机基础、周边建筑物及道路和地下管线等设施沉降及变形等现象,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和处理。
【危险点 21】挖土过程中土体产生裂痕
【防范措施】加强对土体及周边的定期监控,作好记录,及时分析,发现异常,立即停工采取措施。
【危险点22】雨后作业前未检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0-09
一、施工中常见的风险种类与识别

  1.经营风险

  (1)建设单位带来的风险

  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自始至终离不开与业主紧密合作。有的业主实力较弱;有的业主虽有一实力,但信誉较差;有的业主协调能力差,导致征、拆迁、交通疏导、施工手续办理等,无法正常展……如天津地铁项目,我集团2004年就中标并订了施工合同,但由于地方政府拆迁工作不利,致我们的几个项目无法开工,盾构掘进机械等多大型设备闲置。因此,业主带来的风险,是建筑企经营生产中的重要风险。

  (2)项目带来的风险

  投标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价格的竞争。于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在投标时,容易对成本、利缺乏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不管工程投资多少、规大小、施工难易等因素,为了中标,竞相压低报。

  (3)合同带来的风险

  有些业主,利用企业急于揽到任务的迫切心,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往往附加一些不平等的款,如工程质量的标准、工程款结算的方式和时、工程量清单不准确等,致使施工企业在承接工初期,就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甚至陷入合同陷。

  2.管理风险

  (1)项目经理任用风险

  项目经理的管理和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工程质量、安全、效率及成本。项目经理如果缺乏基本的经营管理素质,必然会带来项目施工亏损的风险:过于频繁更换项目经理,也是造成施工成本无法控制的弊病。如某公路隧道,在建中项目经理更换了5任,加之离任审计工作不到位,造成衔接不利、前后扯皮,成本无法控制,工程后期资金亏空大。

  (2)项目施工管理风险

  有时由于总包项目的规模较大、技术难度大、专业分工多,在管理上难免顾此失彼,—旦发生质量或安全事故,不仅给项目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轻则罚款、通报批评,重则停止市场活动、资质降级甚至吊销,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3.经济风险

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材料市场、设备市场等,这些市场价格的上涨,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成本;金融市场,包括利率变动、货币贬值等因素,都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尤其是采用BT、BOT的项目就更为敏感;供应影响,主要表现为发包人供应的资金、材料、设备,或质量不合格,或供应不及时;国家政策,如工资、税种、税率的调整等,都会给工程项目带来一定的经济风险。

  4.技术风险

  (1)地质地基条件

  工程发包人提供的地质资料和地基条件,有时与实际出入很大,处理异常地质情况或其他障碍物,都会增加工作量和延长工期。项目管理培训

  (2)水文气象条件

  如出现台风、暴风雨、雪、洪水、泥石流、坍方等不可抗的自然现象,和其他影响施工的自然条件,对野外施工的公路、铁路工程,影响非常大,我集团在新疆、秦岭、浙江沿海等地,多次发生险情,都发生了工期延误和财产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3)设计和规范

  设计图纸供应不及时或出现设计变更,都会延误施工进度,造成工程项目的经济损失;由于设计单位对规范规定以外的特殊工艺,没有明确借用的标准、规范,在施工过程中,又未能较好地进行协调,影响到以后的验收和结算。

  (4)施工技术协调

  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与自身专业能力不相适应的技术问题,各专业间又不能及时协调;发包人管理水平差,对承包人提出需要发包人解决的技术问题,不能及时答复;合同履行过程中,发包人工地代表或监理工程师,工作效率低下,不能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甚至发出错误指令。

  二、施工企业防范风险的方式

  施工企业防范风险,一般可采取控制风险、转移风险和保留风险三种方式。

  1.控制风险

  包括避免风险、消灭风险和减少风险三种,主要措施包括:熟悉和掌握施工阶段的有关法律法规,深入研究和全面分析招标文件,签订完善的施工合同,掌握要素市场价格动态,加强履约管理,管好分包商。

  2.规避和转移风险

主要有如下几种措施:推行索赔制度,向第三方转移风险,如推行担保制度、加入工程保险、合理进行专业分包。

  3.保留风险

  当风险不能避免或因风险有可能获利时,应有意识地承担风险。在固定价格的施工合同中,可以考虑增加一定比例的风险金,即处理合同中明确的潜在风险所需要的上基金。

 三、项目管理中防范风险的措施

  1.以防为主,提高风险意识

  项目管理的各级人员,必须树立高度的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把可能产生的方方面面的风险,超前分析透彻,做好风险预测。合同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认真研读条款;分析合同文本,通过合同谈判的方式,对条款进行拾遗补缺,避免损害自身利益的条款存在。

  2.通过索赔,向业主转移风险

  索赔要讲究策略和技巧,对长期合作的业主,应尽量通过和谈的方式解决,只有通过协商得不到解决时,才可以在收集证据有效、充足的基础上,有理有节、有进有退,并在有效时限内诉诸法律解决。索赔的证据包括投标文件、会议纪要、来往信函、指令或通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的各种记录、工程照片、气象资料、各种验收报告、有关原始凭证、国家发布的相关规定及有效信息。《国务院项目管理培训

  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的颁布,对于施工企业保障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3.当风险不能避免或有可能获利时,采取措施保留风险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风险是客观存在且无法避免的,当风险与收益共存时,我们应巧妙把握获利的机会。如我集团某公司2004年在南京纬九路立交一期工程投标时,招标文件中明确提到,按照完成工程量的60%验工计价,剩余的40%工程款在交工后2年付清。该公司经过认真仔细地研究以后,决定保留风险,在预算定额计算取高限的基础上,以高出常规价1500万元的报价中标。依照当年银行的贷款利率=5.58,贷款年限为3年,计算应付利息为(7944—1500)×40%×(1.05583一1)二456万元,如此看来,即使是用贷款弥补资金的不足,仍可有1500—456=1044万元的利润空间,这是保留风险的一个成功应用。

  4.对项目管理的风险,实现风险转移

  市场经济的运行证明,企业大而全的模式不可取,集团公司应利用高层企业的资金优势、管理优势、技术优势、团队优势,组织和管理总包项目,而不是对工程项目进行具体的施作。通过合理合法的

  专业分包,寻找有实力、信誉好的合作伙伴,把部分专业性极强的工程分包给专业施工企业,选择、管理、利用好专业劳务分包企业,实现合理的风险转移。既可以提高专业施工的质量,也有利于提高整个工程的利润。

  对于资金不到位的项目,可以把风险转移给材料商和分包商,工程款项的债权,转让给分包商和材料商,不需经业主同意,只需通知业主。采取融资方式运作项目,已成为一个发展方向,BT、BOT的资金投入量大(动辄数十亿元)、资金占用周期长(4—6年),风险很大,集团公司可以35%用自有资本金,进行项目管理的运转,其余部分凭借地方政府的信誉,进行二次招标,吸纳有社会闲散资金的专业分包队伍和材料供应商参加,通过签订融资分包合同,将资金投入和占用的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同时自身也赢得了市场。

5.强化项目管理,降低管理风险

  抗险能力,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强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不仅能够有效地抵御风险,还能减小风险造成的损失。

  工程项目,作为施工企业效益的源头,是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项目管理应以确保工程质量为前提,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主线,以贯标和成本控制为切入点,走质量效益型之路。

  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最终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关键。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低价中标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要生存就要顺应这个潮流,为此,在项目管理上,应实行项目经理管理目标责任制、施工前成本分析预测制、财务审计定期制、预算财会人员公司委派制、项目管理绩效全员考核制等,有效降低效益风险,使施工的成本管理呈现良性发展的态势。如京福高速公路福建某标段,由于投标前对深水基础施工难度估计不足,造成这一项预计亏损1000万元。开工后,项目部深挖管理潜力,多次分析合同条款,寻找薄弱环节,制定变更方案;合理低价进行工程劳务分包,严把材料进价关口,尽可能利用自有资源,减少新购材料的投入,杜绝材料的浪费:优化桥梁的施工方案,缩短工期,增大效益。目前,该项目已经按期竣工,通过上述措施,该项目非但没有亏损,还略有盈余。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施工企业对工程风险的控制,应以管理制度的创新为基础,通过设立风险预测、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防范等制度,建立相应阶段具有前瞻性动态决策机制,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内容,对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因素和有关细节,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控制,以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提高盈利能力和资本效率。这样,我们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建筑市场中永保不衰,始终保持企业的活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