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结号》:团长如果需要九连牺牲,我相信他们也会,为什么要骗他们撤退?

如题所述

因为这是出于导演的想象,上纲上线一点的话,其实是西方新自由主义在中国文化界生根和壮大的表现。这导致文化界普遍不相信当年革命者普遍具有的视死如归的精神,总想去挖掘隐藏在里面的所谓的“人性”。但事实是,当时“救亡”是主基调,为了民族,为了国家,很多人是可以不顾生死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这些战争中死战不退,打到最后一个人仍然坚持战斗的比比皆是,基本没有指战员为了活命擅自要求撤退的。《集结号》里的描写很不真实。

片子故意虚化战争的背景

对当时的政治氛围胡乱渲染。感觉士兵打仗都没目的似的,为了兄弟打仗?这不是扯的吗?你再私心点说是为了一口饱饭打仗也强点啊。牺牲全是骗的?靠骗你能打下全中国?你骗一个试试?纯粹为了模糊战争的意义,模糊两党的区别,为了讲人性而讲人性,其实是没什么人性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这事你知道就行了,非把高尚者的墓志铭给画得一塌糊涂,不还是因为自己卑鄙吗?

让你阻击到死你就得阻击到死

这是部队啊,还有商有量的?为啥要支部建在连上?就是要贯彻党的命令!党让你去打这种必死的战斗那是对你嗯高度信任。惨烈的战斗多了去了,我从来没看那个部队的指挥员需要骗的。著名的长征后卫师34师全军覆灭,师长政委都牺牲了,全师最后活下来的指战员屈指可数。所有的命令都是清晰的,必须死守到某日某时,能突围过江就突围,不能就地解散打游击。

标准答案就是导演想这么拍

你以为现在的所谓主流导演是些什么东西?不是我想讨论政治而是拍这部电影的前后那些年正是这些所谓的主流导演在利用所谓的严肃题材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污蔑,你看这部电影的重点刻画的是些什么?那一条是革命战士的大无畏牺牲精神?战士们争先恐后的喊着撤退,牺牲的烈士留下的只有后悔?从区小队打上来的老革命等了一辈子都找不到组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23
这个在军事角度来说并没有什么骗,要知道这是军队,军令如山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在军事行动中有些危险的任务必须有人执行。团长在交代任务的时候说的非常清楚,九连撤退需要两个条件二选一。第一就是听到集结号,第二就是坚守48小时,两个条件满足一个就能撤退,但是即便是九连48人全部打光了也没有实现这两个标准。
这种情况对于打阻击部队来说非常普遍,在湘江,在锦州白老虎屯,在塔山,在军隅里,在铁原都是一样。阻击部队想要撤退都是要么完成阻击任务要么收到撤退命令,这个阻击部队在接到命令的时候就已经很清楚了。有时候说某某战役是战史的奇迹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却又实实在在完成了,任务是死的但是如何完成任务就展现出指挥员和基层指战员的水平了。
集结号虽然战争场面做的不错,也打着所谓人性的口号,但是却忽略了自己想要展示的是军队是军人。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站在制高点上喊口号,敢死队不尊重人权云云。那就拿西方一次非常有名气的战役来说一下,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次战役盟军部队遭到德军合围,几十万人被困在死地,如果按照《集结号》定调投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仔细研究一下敦刻尔克大撤退,这可不是希特勒手软,盟军的坚决抵抗挫败了德军进攻为大部队撤退争取时间,诸如法国总统戴高乐都是在这场撤退阻击战中声名鹊起。
第2个回答  2022-04-29
集结号本身算半虚构的故事,战争时期这样的部队确实很多,原因是很多原因比如敌人来了大部队要转移需要一支小部队去阻击为大部队转移争取时间。这种情况,这支小部队基本上是有去无回比如狼牙山五壮士。虽然狼牙山五壮士活下来两个那是运气好。如果直接告诉你这次任务你们去就是必死,谁愿意呢?虽然军人战场牺牲是常事,但是真正面对死亡的时候几个可以坦然以对的呢。如果大部队作战不管输赢哪怕一千人死八百,至少有百分之二十活下来的几率。如果明确百分之百死没有一丝活下来的希望那心理压力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比如二战时期苏德战场上苏军面对德军基本上场场必败。导致苏军士兵还没开打,就跑掉大半,所以当时苏军采取政策就是战场上政委带着纠察队看到逃跑士兵直接击毙。但是就这样还是大量士兵逃跑。因为冲锋面对德军是必死。逃跑面对政委的纠察队多少有几率活下来。后来斯大林下令,逃跑的军人不但当场枪毙,就算你跑掉了没被抓到击毙,只要证实身份连你家里人也要被抓起来击毙。所以后来苏军将士不管什么情况下才死战不退。因为自己死了家里人至少还能活,如果自己逃跑了能不能活下来还是未知数,家里人也要跟着枪毙。所以很多时候上级忽悠下级是很正常的。比如明朝景泰年间,大太监曹少卿造反带着军队准备进攻皇宫,被武将孙堂知道,孙堂本人确实是武将,但是无奈他没有兵符调动不了军队。而兵符在兵部,当时三更半夜没有手机电话也不知道兵部尚书住哪,就算找到了兵部尚书成功拿到兵符再去城外调兵估计军队还没到皇宫门口,皇帝都被杀了。所以孙堂直接跑到军队中大喊刑部大牢里犯人逃跑了在城里乱串,只要抓到一个就有赏银。士兵吗听到喊话看到是将军喊的而且只是抓逃犯,所以抄起家伙就直奔城里了。这一忽悠就有两千多人进城了。到了城里才知道不是抓逃犯,而是镇压造反。士兵们来也来了,直接走吧事后被打成造反派就要诛灭九族,如果参与镇压虽然有牺牲的危险但是好歹还是有朝廷的抚恤。所以士兵们还是直接上去了。如果孙堂不忽悠一下,说城中有人造反赶紧去镇压,我估计大部分士兵会看着他问兵符呢?圣旨呢?或者兵部公文呢?如果说什么都没有,估计将士们会说神经病然后回到军营里该干嘛干嘛。
第3个回答  2022-04-25
因为本质上就是一部胡编乱造的电影,只是当年国产电影属实低迷,难得有一部观影质量较高的国产片,观众比较宽容没有刨根问底。《亮剑》也有这种问题,一流的编剧和一流的演员全力发挥,掩饰了三流作者阴暗的用心。
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出现这种刻意欺骗战士送死的情况,《集结号》的原型常孟兰老人当时接到的主要命令是“坚守到天黑,而后自行突围”,补充命令是“如果听到集结号可以提前突围”,老人的部队按照命令守到天黑后就突围了。常孟兰老人后来找老部队是为了归建和交任务,根本不存在所谓“讨说法”。只是老部队经过整编后开赴抗美援朝战场,常孟兰老人一直没能回去。
我军历史上需要进行这种近乎自杀的断后任务并不罕见,从来都是明确告诉指战员需要面对多少敌人、需要坚持多久、提前撤退的条件、突围后是否有接应部队、是和大部队汇合还是就地分散打游击。。。不然还算什么民主集中制和支部建在连上,所有战士都会知道自己的任务和要求。
举两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
开国中将皮定均的成名战中原突围就是负责断后,他当时明确领受了命令,一纵首长明确告诉他需要在10倍于己的敌人前坚持三天,且没有后援。皮帅在向下级军官传达命令时也没有丝毫隐瞒,他的部队完全知道自己将要面对什么。当然,坚守三天后皮帅组织突围,出其不意的从国军的空隙中穿插到敌人后方,这是敌我都没想到的。
狼牙山五壮士接到的任务是坚守牵制敌人,其实他们已经完成了任务可以撤退了。只是撤退过程中他们发现日军咬的太死,为了避免把日军带向已经提前突围的大部队和群众,五壮士自愿放弃突围上了狼牙山主峰棋盘陀。
第4个回答  2022-06-03
其实就是冯小刚夹带私货。红军长征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有好几次精锐部队接到殿后的命令义无反顾地执行,根本不需要骗他们。甚至当时还经常出现明知殿后是死,几个主力部队的军事主官、政务为争夺殿后牺牲任务争得头破血流,三河坝阻击、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其中。还有更多的为被载入史册的战斗同样可歌可泣。和平年代的平凡人达不到那个时代的战斗英雄的思想觉悟,就应该好好琢磨好好学习英雄的光荣事迹。而不是去怀疑,美其名曰独立思考,然后再生硬地套上一个所谓的逻辑自洽实则自欺的理由,美其名曰展现真实的人性。两年前新冠病毒爆发的时候那么多医生护士请战,我想他们当时脑子里想到的应该是自己当初宣读入党誓言时的心潮澎湃,或者说“一上头就冲上去了”。中国人民骨子里是有一种英雄主义情节的,这种英雄主义情节就是会在这种情况下让人上头,根本不需要什么欺骗、胁迫。如果再过20年让冯小刚拍一部抗疫的电影,估计他都要拍医院领导拿前途要挟年轻人上前线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