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是什么意思大白话

如题所述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在有些国家,个人所得税是主体税种,在财政收入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亦有较大影响。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包括:
1、工资、薪金所得,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包括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及行业的生产、经营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4、稿酬所得,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纸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
5、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指个人因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7、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等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所得。
综上所述: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并不包括所有的个人收入,例如一些免税收入或者非税收入等。此外,具体的税率和征管方式也会因国家或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