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不指责诸葛亮是权臣,现代人则相反

如题所述

在中国的历史上,说到诸葛亮,可能是被人说好话最多的一个。

什么才华横溢、机智过人、忠心敬业、鞠躬尽瘁啥的,反正是什么好听,你就说他什么,保证没啥毛病。
  阿元不知道这些人拼命夸诸葛亮,都快把诸葛亮夸秃露(白字)皮了,是咋想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些人要不就是看《三国演义》看的,要不就是没有用心研究三国的历史。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如果你能静下心来把三国研究上几遍,你会发现,诸葛亮压根就没有那么伟大,甚至可以说他是个权臣。也就是光想着咋揽权了,没咋真正为刘禅,为蜀国去着想。
  说诸葛亮是权臣的第一个理由当然是,诸葛亮的手伸得贼老长,太能揽权了。
  这一点刘备一死,诸葛亮就表现出来了。刘备托孤的时候,还委托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李严。《资治通鉴》上是这么说了:“汉主病笃,命丞相亮辅太子,以尚书令李严为副。”这种情况就跟清顺治皇帝死的时候,委托鳌拜与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一起辅政差不多,只不过有个主次的关系。诸葛亮为主,李严为副。但诸葛亮是咋整的呢,刘备刚刚咽气,他就把李严给排除在中央政府之外了,“丞相亮奉丧还成都,以李严为中都护,留镇永安。”也就是说,把个原来的中央政府秘书长(尚书令)、辅政副大臣,安了个中央军事总监(中都护)的名义,就给撂在永安这么个小地方了。而且一搁就是好几年,再没有进入过中央政府。对于这种做法,除了说诸葛亮是有意排挤李严,想大权独揽之外,阿元找不着任何理由。
  在历史上,人们说到权臣的时候,都可能会想到清初的鳌拜。而诸葛亮把其它的辅政大臣赶出中央,整得是啥权都没有,是不是和鳌拜没啥区别呢?这样的人不是权臣又是啥呢?
  而且咋说诸葛亮还不如人家鳌拜呢。鳌拜开始的时候,还是和其他三个辅政大臣一起工作了好几年呢。后来因为野心太大,才经过了残酷的政治斗争,把那三个一一除掉的。你诸葛亮呢,刘备的尸体还有热乎气呢,蜀国的权力已经完全掌握,这不是权臣又是个啥呢?
  而诸葛亮揽权的另一个表现是,事无大小,啥啥都要插上一脚。对于这种做法,你当然可以说他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但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大权独揽的表现。对别人不放心人啊,把权力交给别人更不放心,咋整呢?自个儿干吧。当时有个主任秘书叫杨颙的,劝过诸葛亮:“国家有制度,官员谁干啥是有分工的,你咋能越级指挥呢?就象一个家庭,这主子又教奴仆种地,又管女佣人做饭,还要教公鸡早晨咋叫,狗咋去咬小偷,牛咋拉车啥的,你说你累不累啊!而且你也干不过来啊?老人不是说过吗?‘坐在那里探讨国家大事,称为三公;站起来执行三公的决策,称为士大夫。’象丙吉见看着大街上有死人,连问都不问;象陈平当宰相的时候,不知道全国粮食的数目和价格,而说:‘因为有人管这事。’他们都知道,罗马不是一个人建的,活也不是人个人能干的。而象你这样,应该负责国家大事,却啥啥都亲自过问,你这不是找死吗?“诸葛亮表示感谢。但人家诸葛亮表示感谢,却不表示人家就接受了。在五丈原和司马懿对阵的时候,司马懿诸葛亮派来的使者,诸葛亮都干点啥啊?使者说:“我们丞相一早便起床,很晚才就寝,二十板以上的军法处分,都要亲自裁决,饭量不过数升。”司马懿就说了,“诸葛亮食少事烦,怎么能活得长久!”(《资治通鉴》亮遣使者至懿军,懿问其寝食及事之烦简,不问戎事。使者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已上,皆亲览焉;所啖食不至数升。”懿告人曰:“诸葛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这种对于分权不放心的心态,不仅给给诸葛亮捞了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美名,还拖垮了他的身体。就象司马懿说得那样,“诸葛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他还真的就活不长。
  说诸葛亮是个权臣的另一个理由是,你读《三国志》里边的《诸葛亮传》和《后主传》的时候,你会有个奇怪的感觉,这能是中国古代发生的事吗?啥事都是诸葛亮在整,刘禅啥啥都没干。这咋和现代的君主立宪制咋这么象呢?咱说这君主立宪制是民主进步的象征,但如果发生在三国时代,你不会觉得奇怪吗?它不说明诸葛亮是大权独揽,啥事都说了算吗?这样的人不是个权臣,又是啥呢?
  而诸葛亮控制刘禅最有力的武器,就是先帝刘备。自个的孩子小啊,也看不出有多大出息,只能是把孩子委托给诸葛亮和李严了。就这么个事,诸葛亮是见天地挂在嘴皮上,动不动就把刘备这顶大帽子拿出来吓人。在诸葛亮的大作《出师表》里,一共用了十三个先帝。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这些是给自个脸上贴金的。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借着刘备的嘴来教训刘禅的。
  你说刘禅面对着手握大权,整天把先帝挂在嘴巴上的诸葛亮,除了点头说同意之外,还能咋整呢?
  而且诸葛亮也没把刘禅放在眼里,要去打魏国了,这么大的事,他既不请示,也不汇报,自个就定了。临着要走了,才想起来要告诉刘禅一声,才整出个《出师表》。在《三国志》里,在《资治通鉴》中,阿元没有找到一个字,说了诸葛亮要去打魏国的时候,和事前和刘禅打过招呼的。在《资治通鉴》中,阿元找到了这么一段:“三月,蜀丞相亮率诸军北驻汉中,使长史张裔、参军蒋琬统留府事。临发,上疏曰。”(这也是《三国志》里的内容。)他曰的就是《出师表》。这《出师表》大家伙儿基本上都看过,没看过的可以找来看看,里边没有一个字说到是请示工作的,通篇都是对刘禅的教训和往自个儿脸上贴金。最后的一段是这么说的:“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看着没有,今当远离,也就说我要走了。这咋也不能算是个请示报告吧,最多算是个通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