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人豪刘伯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1

#古代能人刘伯温的一生,开局辉煌结局却悲惨,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公元1311年农历6月15日,在浙江青田县南田镇武阳村,一个刘姓的书香人家,一个男孩呱呱落地。他就是日后成为明朝开国元勋、三不朽伟人的刘基。

  刘基,字伯温,小时候,因父亲刘爚任遂昌县教谕,在外工作,母亲富氏便成了他的启蒙老师。刘基天资聪慧,5岁时能将半部《国风》背诵得滚瓜烂熟。

  刘基一生好学,年轻时就读石门书院,22岁中举人,23岁考上进士。刘基对元朝政权的腐败无能有着深刻的认识,看穿元朝的无可救药,于是,1358年辞官归隐青田,将自己满腹经纶和对 社会 的愤慨,以及自己的理想和希望,熔铸于笔墨,写出闪烁着智慧火花的寓言《郁离子》。

  刘基敢于与元政权决裂,是他人生转折的关键。此一步,成了他走向辉煌的起点。

  刘基的 历史 功绩在于与时俱进,顺应 历史 潮流,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勇敢地承担起统一中国的任务。他的功绩是多方面的。

  朱元璋曾三次派人请刘基出山。刘基出山后,初次见朱元璋时,曾陈事务“十八策”,就当时的天下大势、战略对策和治国方略、用人原则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共计十八条款,后人称之为“十八策”。这对帮助朱元璋认清形势、树立信心、统一全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与君一席语,胜读十年书”的感觉。对刘基来说,“十八策”金声玉振,在朱元璋心中,他的“帝师”地位初步确立。后人常说“前有诸葛隆中对,后有刘基十八策”,指的是“十八策”的非同一般。

  为朱元璋制订“西征东战大计”是刘基最突出的功绩之一。朱元璋起兵于淮河,渡江后,势如破竹,但只限于浙江一带,而且东有强敌张士诚,西有劲旅陈友谅。当时,许多人认为张士诚据有苏湖富饶之地,宜先攻取。但刘基自有看法,认为:“张士诚只能自守,不必顾虑;陈友谅劫持主人,名声不正,他地据上游,时时刻刻想灭我们,我们应先对付他。陈灭后,张势孤,一举可破,然后北图中原,这样,王业可兴。”朱元璋采用了刘基的战略决策,终于成功了。

  刘伯温深谙韬略,通天文地理,在重大战役中,运筹帷幄,或亲临前线指挥战斗。公元1360年,陈友谅率精兵30万,战舰5000艘,攻下太平,进驻采石矶,直逼金陵,势甚嚣张。当时,朱元璋驻金陵守兵仅10余万,双方力量悬殊。朱元璋军心动摇,有的主张投降,有的主张放弃,有的主张决战。只有刘基一言不发。朱元璋把他请到内室,征求意见。刘基说:主张投降和放弃的,应该杀头治罪,因为他们不看大好形势,散布失败情绪。实际上,陈友谅自以为兵强马壮,又打了几次胜仗,自以为了不起,目空一切。我们可以利用他的骄傲情绪,设下埋伏,诱敌深入,一鼓可破。

  朱元璋请刘基制定作战方案,首先派人诈降,诱陈友谅夜来劫城,约定到江东木桥呼“老康”为联络信号。陈友谅不知是计,点精兵30万依约前往,结果伏兵四出,又逢暴雨,被迫退至江边。谁知原有的战船被刘基用计拘掠,只留下300艘于江边。陈军争先逃渡,又遭朱元璋军火炮攻击,破船连人沉没一半多,结果全歼陈友谅主力军,挫败了陈军的锐气,乘胜收回太平,攻下安庆、信州、衮州。陈友谅仓惶逃回汉阳。

  三年后的1363年7月,陈友谅重整旗鼓,再度与朱元璋决战鄱阳湖。鄱阳湖大战,刘基始终与朱元璋在一起。一次,他忽然见一群水鸟惊起。刘基预感大事不妙,急忙拉朱元璋一起转移到另一条船。他们人未坐定,敌人的炮火已将原来朱元璋坐的船打得粉碎。此消息传出,朱元璋部下都以为自已有天助,于是士气大振,杀敌更猛,最终大败陈友谅,陈也在这次水战中战死,刘基指挥的这次战争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 历史 上称为“鄱阳湖之战”。

  胜利之后,刘基多次提醒朱元璋居安思危。明朝开国前夕,1366年,刘基受朱元璋之托,卜地拓建南京城;1367年授太史令,并与李善长、杨宪等人一起定律令。平定张士诚后,朝廷里有大臣上书赞颂朱元璋功德,劝其及时行乐。刘基当即指出:“此欲为赵高也。”并及时提醒朱元璋要“居安思危”。

  刘基还奏立《军卫法》,提出“宽以待民与严惩贪吏”的主张,肃纲纪,整吏治,法办贪腐。

  刘基于61岁告老还乡后,劝朱元璋“霜雪之后,必有阳春,今国威已立,宜少济以宽大。”临终前,留遗嘱给次子仲璟,待胡惟庸败后,上奏朱元璋:“夫为政宽猛须循环,当今之务在修德省刑,祈天永命,诸形胜要害之地,宜与京师声势联络。”

  刘基博学多才,著述等身。有《诚意伯文集》20卷,其中散文323篇,诗词1613首,赋骚23篇,杂著百余篇,还有《百战奇略》《黄金策》等书问世。散文名著《郁离子》是一部寓言集,写的是小故事,讲的却是治国、治军、伦理、道德、经济、 社会 、自然等大道理。他是明代与宋濂齐名的杰出的文学家。他的作品教育和影响着一代甚至几代人。

  明朝的建立,结束了长达30年的战争混乱局面,统一了中国, 社会 开始稳定,生产得到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这就当时来说,是推动了 历史 前进,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而促进此种好事的是刘基,所以,他也是为统一祖国作出巨大贡献的大功臣。

  刘基的道德人品,一直受到后人推崇。

  刘基不计名位,不贪爵禄。朱元璋分封官职时,刘基坚辞公爵,一再辞让相位。洪武三年所封的37位功臣中,刘基列为第36位,其他功臣都被封为公爵或侯爵,只有他和汪广洋两人封伯爵,他的年俸为240石,封为忠勤伯的汪广洋年俸是500石,而李善长的年俸是2400石,是刘基的10倍。这里要提到的是,不是刘基智不如他人,也不是奉献不如他人,而是他“坚持辞让”。这充分表现了他不计利、不谋私的崇高品质。

  刘基刚正不阿,不畏强暴。刘基在元朝四次任官,三次辞职,一次被罢职,原因并不是他犯错,而是因为他的清廉刚直。在明朝,他身为御史中丞,敢于不顾宰相李善长的情面,依法奏斩他的义子、中书省都事李彬。这种不畏权势、嫉恶如仇、秉公执法的精神,高山仰止,垂范千秋。

  刘基忠公护国,不结党营私。据《明史·刘基传》载:丞相李善长得罪了朱元璋,朱元璋想撤换丞相,与刘基商量。刘基却说:李公丰功卓著,而且能调和诸将,不可以罢。朱元璋反问刘基:李善长多次想加害于你,你却为他说好话?刘基说:“调换栋梁,必须先得大木,如果用小木捆扎起来代理栋梁,大厦马上会倒塌。”

可是,朱元璋不听刘基忠言,还是罢了李善长的丞相之职。朱元璋想用刘基好友刘宪为相,刘基说:“宪有相才而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已无与者也,宪则不然。”又问,汪广洋可否任相?刘基回答说,汪比杨宪更狭隘浅薄。再问到胡惟庸,刘基说:“如小牛拉车,会偾辕破犁,误国败事。”朱元璋听他说这个不行,那个不好,就说:“我之相,诚无逾先生?”刘基急忙回答“我不敢贪天之功,我嫉恶太深,工作又不耐烦,我若为相,会辜负皇上的恩德。国内人才众多,只要皇上细心寻访,一定能求得贤才的。”刘基谦让相位,对话皇上,敢于直言,不计个人恩怨,不搞打击报复,不搞结党营私,为的是忠公报国。

刘基去世多年后,一次,朱元璋对刘基次子说:“你父在时,满朝都是同党,只他一个不从,你应多行好事,休污了你父亲的好名声。”

  刘基的道德操守、崇高品质,千秋万代,为世敬仰。

  立德、立功、立说,问五千年华夏,谁能三不朽;

  通天、通地、通人,数九万里江山,公系一全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