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或财务高手请进来试试身手

老板与与多人合作开办多家公司,但老板有自已的公司所以没有参于这些合作公司的生产销售等经营管理,合作公司所有的管理事务全由另一方负责,人事上也是由另一方自行招聘,也就是说老板只是投入钱。但是老板可以派自已公司的财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这些合作公司进行查账审计。现在老板派我去查这些分公司的账,老板对我说:“销售单据都是自己开的,我们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让我和仓库的出仓单核对,查查账上的卖的产品出库数是不是一样,有没有卖了产品不入账,有没有代别人加工,加工收入也不入账。至于那些报销的费用可以不要花时间去查,再多报也没有多少钱,公司管理也不规范。”

老板的话,用我们会计行话就是“有没有隐藏销售”。而他的方法就是“把销售单据与仓库的出库单核对,数量是不是一致,如果一致就说明销售单据是真的,没有隐藏销售”。这方法太简单的,我认为“出库数量一致也不能说明销售单据是真的,没有隐藏销售”。我对老板说:“如果他们会做假的销售单据,那一样也会做假的出库单据,这样查也不能下结论有没有隐藏收入啊!”我说:“要查进总共购进了多少材料,盘点仓库还有多少库存,差额就是生产用掉的,用掉的材料能生产出多少产品。然后盘点产品库存,再加上账上记录的销售的产品数量。如果等于或差不多等于生产出的产品数量,那就说明数量上是正确的,另外再根据销售合同查销售单价。这样就能知道销售金额有没有隐藏。”老板说:“那这样查我一个人得花很长时间。”我说“那也没办法”。

说实话,我说得好像很有思路和道理。其实啊,我怎么下去实际操作,我脑中全蒙蒙的。呵,所以来这里问专家了。哪位审计高手或财务高手,我该怎么才能查出有没有隐藏销售???

送上我全部身家分数。

你好。

题中设想的以“采购数量匡算销售数量”的思路,非常好。不过,请注意,“那这样查我一个人得花很长时间”。题中老板的意见是有道理的!

请记住,无论是会计也好,是审计也好,应当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从题中老板的意图看,如果题中已经有较大把握,或者已经掌握一定的证据,表明被审单位存在瞒报销售收入的情况的话,那么,上述做法或许还可行。相反,如果并没有把握、证据表明有舞弊,上述做法确实费时、费力,投入的“成本”,或许并不能够带来足够的“收益”!

其实,先以题中老板的思路去做,可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或许在做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现一些问题,通过追踪问题查找错漏,同时不断修正审计计划、审计方法,最终获得存在错漏、未发现错漏等结论。

另外,这里也并不说要否定题中“采购数量匡算销售数量”的做法,重要的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审计计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0-10
你先查生产统计纪录,如果没有,就询问车间的负责人,他们如果有业绩考核的话,肯定会告诉你实际数,这样你就掌握了实际生产量,将其与产成品入库量相比,看有没有差异。然后再盘点产成品库存,将已开票出库实际未出库和已出库而未开票的进行增减调整,如果存在盘亏就是隐藏销售。与生产人员沟通很重要,他们会告诉你真实的情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