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

如题所述

因为我国当前现行宪法于1982年12月4日正式通过并颁布。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事实上,设立“国家宪法日”是法律界由来已久的呼声。12月4日是中国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成为中央全会的共识,并写进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历史性文件中。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扩展资料

我国现行宪法是一部迄今为止最好的宪法,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执政党的主张。在宪法指导下,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我国经济稳步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文化繁荣。

但同时也应看到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保证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

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制权威;公民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将体现国家对宪法精神的弘扬。宪法的社会氛围和力量源泉在民众心里,公民的宪法意识是宪法实施的基础。恪守宪法原则、落实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强化宪法实施,基本前提是全社会学习宣传宪法、信仰宪法,让宪法走下神坛,进入千家万户。

在每年的宪法日,通过开展各种学习、宣传和纪念活动,让民众学习宪法、接触宪法、感悟宪法,使抽象的宪法文本与实实在在的权利自由联系起来,让宪法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形成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社会氛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家宪法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0

第2个回答  2019-09-30

因为我们当前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正式通过和颁布的。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方略的总则。它是维护民族团结、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期稳定的法理基础。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障。

事实上,建立“国家宪法日”是法律职业的声音很长一段时间。12月4日是中国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之所以今天是“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因为我国现行宪法于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

10月20日至23, 20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每年12月4日被定为全国宪法日”成为中央全体会议的共识。它被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历史文件。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4日定为“全国宪法日”。

扩展资料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后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正式以立法形式予以确定。国家宪法日的设立,是推进宪法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的重要举措。

从世界范围看,把本国通过、颁布或者实施宪法的那一天确定为“宪法日”,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旨在提高公民对宪法的关注度和认知度,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和国家观念。在许多国家,宪法日已成为“国民的节日”。每逢这一天,国家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有些国家还把宪法日定为法定假日。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之后又相继通过了4个宪法修正案,实现了宪法制度的与时俱进。

30多年来,我国宪法以其至上的法律地位和强大的法制力量,有力的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力地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有力促进了人权事业发展,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2001年,党中央、国务院批转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四五”普法规划规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即12月4日,作为每年一次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从2001年起,每年的12月4日,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都发布活动主题,在全国组织开展以宪法为重点内容的法制宣传活动,收到良好效果。

在每年这一天,通过举行各种形式的宪法纪念宣传活动,推动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有利于向广大公民深入普及宪法知识、切实增强宪法意识,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权威、促进宪法实施,将引导人们更加自觉地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国家宪法日

第3个回答  2019-12-2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后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正式以立法形式予以确定。国家宪法日的设立,是推进宪法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的重要举措。

  从世界范围看,把本国通过、颁布或者实施宪法的那一天确定为“宪法日”,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旨在提高公民对宪法的关注度和认知度,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和国家观念。在许多国家,宪法日已成为“国民的节日”。每逢这一天,国家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有些国家还把宪法日定为法定假日。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之后又相继通过了4个宪法修正案,实现了宪法制度的与时俱进。30多年来,我国宪法以其至上的法律地位和强大的法制力量,有力的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力地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有力促进了人权事业发展,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2001年,党中央、国务院批转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四五”普法规划规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即12月4日,作为每年一次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从2001年起,每年的12月4日,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都发布活动主题,在全国组织开展以宪法为重点内容的法制宣传活动,收到良好效果。

  落实《决定》部署,经过法定程序,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具有重要意义。在每年这一天,通过举行各种形式的宪法纪念宣传活动,推动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有利于向广大公民深入普及宪法知识、切实增强宪法意识,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权威、促进宪法实施,将引导人们更加自觉地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第4个回答  2015-04-30
    在我国,几乎所有的民众都知道10月1日是国庆日。1949年的10月1日,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了新中国的成立,但是只有少数人才知道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在1954年9月20日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1954年宪法本来也是一部制订得不错的宪法,但是后来发生的种种事件摧毁了宪法的体制,使得整个国家几乎陷入了崩溃的边缘。1982年,我国在吸收建国以后几十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现行的宪法。同年12月4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了1982年宪法。今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中将每年的12月4日定为了国家宪法日,就是为了纪念1982年宪法的批准实施。在此之前,每年的12月4日都是全国的法制宣传日。
       将“法制宣传日”变为“国家宪法日”虽然只是名称上的变化,但实际上却是意义非凡。宪法作为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整个国家体制的基石,具有较高的稳定性。1982年宪法实际上是新中国发展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转型的标志,整个国家在重整旗鼓以后,用宪法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式和发展目标。现在我们以 “国家宪法日”的形式纪念1982年宪法,一方面表达了对宪法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宪法恒久远,一部永流传”的意味。一旦国家宪法日被确定下来,并且每年都举行大量的纪念活动使之深入人心,那么将来对这部宪法的任何变动都难以改变其在人们心中的稳固地位。这一点,只要我们联想一下其他国家对于宪法日的重视就可以获知。人们纪念宪法,不仅仅是纪念一部法律文件的诞生,同时也是纪念一个国家从宪法秩序中获得新生。1982年宪法确立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我们完全可以预见,每年的国家宪法日都将唤起并强化人们对于这一宏伟蓝图的认识,这无疑将会形成巨大的精神上的凝聚力,去促使宪法中的国家建设目标早日实现。因此,将“法制宣传日”变为“国家宪法日”突破了法制宣传的局限性,使全国人民不仅在法律上,而且也是在政治上获得集体认知,强化了业已取得的政治共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