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几十亿身价的大佬一起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2

前不久,公司投资人发内部信告知我们,他决定从幕后走到台前,亲自指挥技术团队战斗。于是,一个拥有 N 家 4S 店,身价几十亿的传统行业大佬,成了我的直接 Leader。

想想还有点小激动。

跟这种级别的大佬,直接面对面沟通学习的机会,可谓是可遇不可求,更别说还要朝夕相处。

结果,他来公司第一次会议,就把我们劈头盖脸骂了一顿。

“你们搞懂没有?我本来是不应该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我是被你们逼来的!”

“如果我们在这么复杂的场景下,反复拉练了这么几年,你们还不能成为独当一面的人才,那你们全都是废物!未来也不可能有什么成就”

“我本来不应该来公司处理具体的产品事务,但是既然站在了这里,那我都能快速找准自己的定位,我是来服务你们把这个产品搞得更好。你为什么不行?”

“你们做不到刀口向内,自我剖析,只能看到别人的问题,思维太狭隘,无法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你永远陷在自身的思维困境中出不来,你永远无法带领一个团队走得远。”

“你们作为公司领导层,看不到危险与机遇并存,你们坐在这里干什么?理想不拆解到每天的具体行动和结果实现上,那全都是空谈!”

... ...

显然,投资人对我们的失望非常明显。so,和他在一起工作,压力有点大,白天连水群都不敢水。

这不是一个好的开局。

但这是一个绝佳的变革契机。

创业对于创业者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如果不能具备足够的洞察力,领导力,决策力等等,公司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

大多数创业者,并不合格。

我们的项目,是与汽车行业有关的工业软件,是传统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一次摸索与尝试。工业软件对任何团队来说,都是很难解决的复合型难题。对我们团队更是如此。

所有人都希望快速拿出成果,可项目立项之初,没人意识到这个东西有这么复杂,初期评估严重不足是我们的混乱源头。以至于最后团队的每一次交付内容,演变成了给投资人的一个交代。

交付质量必然存在问题。

对我个人来说,公司面临的困境越多,走的弯路越多,我自身的成长就越大,这是我希望看到的。可对公司而言,这不是一个可以承受的代价。

时间不等人,市场不等人。

作为一个危机感强,商业嗅觉敏锐的大佬,在这种至暗时刻,投资人肯定会给我们带来巨大压力。

不过压力虽大,在与投资人共事的过程中,要说感受,最为明显的,却是 轻松默契

他是以产品经理的角色进入到团队里。主要负责整个产品线逻辑的梳理。

大家应该都知道,产品跟开发之间有天然的矛盾冲突,在方案的讨论上,想要快速达成一致是非常难的。

产品经理具备开发思维很难。也很难有开发,愿意站在产品的角度思考问题。两者都具备的人,必定非常优秀且常人难以超越。

如果还要面临非常复杂的业务场景,开发与产品的沟通就必然会充满坎坷。

投资人并不懂开发,但是足够尊重开发的观点与方案。

团队协作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任何人具备这样的思维,都会被人高看一眼。「除非那个人眼瞎 ~」

在我的刻板印象里,身居高位的人很难具备这样的品质。更多的是,外行指挥内行瞎搞。我还是小瞧了天下人。

在投资人愿意去尝试理解开发的困扰与难处时,我们的沟通就变得非常和谐。

而我也能够快速在产品疑难点上给出解决方案。沟通往往是一拍即合。

也许,只有同样优秀的人,才能够快速达成一致吧 [偷笑]。

能够承认自身方案的漏洞与不足

可能不懂开发让投资人把自己的定位放得很低。因此往往在意识到自己提出的解决方案存在漏洞时,会直接承认。并且快速思考新的解决方案

这一点也让我们会议过程变得轻松愉快,而不会陷入无意义无止境的争执。

「当然,并没有完全避免争执」

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因为我们在否定别人的方案时,基本不会注意技巧,非常直接并且具备攻击性。

所以无论是产品还是开发,在沟通中很难会承认自己确定的方案存在不足。会为了自己的方案据理力争,有的时候即使已经争不过了,也要强行继续BB下去。

而投资人能够克服方案被否定的不适感,重新接纳更多角度的观念,让我们的沟通进展也变得非常顺利。

善于反思总结

反思总结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我们很难随时去总结自己的每日所得,更别说进一步提炼。往往善于总结提炼的人,都具备超强的学习能力。

这是成功人士,都具备的优秀品质。

我们的沟通会议基本上一沟通就是一整天,会议过程中的信息输出非常密集。如果没有人在会议之后进行总结分析,很容易就会形成“会而不议,议而不决”的尴尬场面。

说简单点,就是会议白开了。

我们以前经常就会这样,而且我也相信,这并不是我们一个团队会犯的错误。

对团队管理见解独到

“把人放在适合他的位置上去。”

这是投资人针对目前团队的问题,给我们的管理真言。

一语搓中要害。

管理者不具备管理能力是最大的问题。

跟着这个人,这件事情一定能做成 。这是我们共事两周多,投资人给我的直观印象。

他是一个可靠的领导者,是一个能够带领团队最终成功的领导者。

小插曲:

我们的项目搞了三年多,没有走向市场,其实团队内部成员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灰心和挫败。

当然投资人也着急,不过他又能从另外一个方向看到了希望并且坚定了把这件事情做下去的决心。

“正是因为你们做不出来,我们这个项目才真的有机会。如果仅仅凭借你们对这个产品的理解,都能够把我想要的东西做出来了,那说明我们失去了差异化竞争的优势,我们就真的没机会了,其他的人必然能很快搞出来。”

仔细一想,还挺有道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