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说说被动句是什么意思,什么不算被动句,用廉颇蔺相如列传举举例子,谢谢

如题所述

  还是用“大白话”为你解释。
  “我欺负人”,中间那个“欺负”是谓语动词,是主语“我”发出的动作,主语是主动的,宾语“人”是被动的。如果我是被“欺负”的对象,现代汉语一般反过来说,“人欺负我”。也可以说成“我被人欺负”,后面属于被动句。
  文言文在表达主语被欺负的意思时,句式与“我被人欺负”不完全一样,既可以说“(我)为人欺”,也可以将介词结构后置,说成“(我)欺于人”。总之,文言文的被动句多用一个介词引入施动者。如:(我)见欺于人;为天下笑;不容于世;等等。表示(我)被人欺;被天下人笑话;被世人容不下。
  用《廉颇蔺相如列传》举例:
  “不辱于诸侯”:不被诸侯侮辱。其中以 “于”字表被动。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其中的“徒见欺”:白白地被欺负。 以“见”字表被动。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中的“见欺于王”:被大王欺。 以“见……于”表示被动。   
  “而君幸于赵王”:而您被赵王宠幸。以“于”字表被动。   追问

故燕王欲结于君,没有被动的意思,对吗,谢谢

追答

  故燕王欲结于君,不是被动句。这句话的文言现象是介词结构后置或叫“状语后置”。“于君”是介词结构,谓语动词“结”的状语,放在了后面。正常的语序是“故燕王欲于君结”,意思是“所以燕王想和您结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