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大多豪爽洒脱,他们这样的性格特点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关吗?

如题所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生活习惯,这些习惯慢慢就演变成了他们的性格特点,这个主要跟生活习惯和气候地理有关系,说跟生存环境有关系也是正确的。

地广人稀,帮助别人就是帮自己

东北过去人称“北大荒”,其实是一个人口稀少,尤其是在古代更是如此,那时候东北地区少有人烟,是黑土地和沼泽地、河流与湿地相间,就像过去说游牧民族一样,他们如果能够遇到一个人,都感觉到非常亲切,没有了生存空间的压力和竞争,多一个人反倒是多一份力量,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养成的对陌生人都非常热情的习惯,这里面有着适应自然的因素在里面,因为大家都有这种在外需要帮助的时候,那时候的交通和信息也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外出一次需要非常久的时间,所以沿途也需要别人的帮助。

在人屋檐下怎敢不低头:这句话在东北最为明显,过去东北盖平房,都会有一个屋檐,一个是防水的功能,另一个就是给外来人避雨使用,所以需要避雨的人,只能到被人的屋檐下,根据别人的屋檐高低,来选择自己是否需要低头,这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情况,如果遇到好客的人家,会被让到家里取暖,吃喝、甚至留宿,这是东北人的特点,其实每个人在外都希望受到帮助,所以就养成了帮助别人的习惯,就是我们日常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我们自己不希望吃到闭门羹,那么最好不要给别人闭门羹,就是这个意思。

生存空间广阔,互助改善生活

过去东北属于不发达地区,生存空间广阔,不像南方的某些地方,他们基本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也不愿意别人占用自己非常小的生存空间,这一点从人均耕地上还是能够看出来,南方农民人均耕地都是按几分地来计算,而北方都是按多少亩来算,不要小看这一单位的变化,有时候北方农田的误差都能赶上南方人均土地的面积,所以这是地理位置导致的,由于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彼此间竞争压力就小,所以自然就和善了,而团结起来、互相帮助还能让生活变得更好。

气候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尤其是到了三九天,如果没有人的帮助,在外面留宿是会冻死人的,所以这也是人道主义的一种体现,如果是海南岛,睡在户外也没有问题,渴不着饿不着,只要会爬树都能有饭吃,而在东北的冬季是不行的,必须有一个避风的地方才行,所以过去东北经常出现,住别人的北炕和东西屋的习惯。

这一情况在草原上更加明显,他们由于经常外出放牧,留宿在外的情况更加多,所以他们对外来人也是同样接待,总体来说就是“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这一习惯养成了,慢慢就变成了当地的生活习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3
有关系,东北人一年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需要饮酒御寒;做事豪爽直接,性格直率,跟生活的环境密不可分。可以说,是长期的生活环境塑造了人。
第2个回答  2020-10-23
东北人豪爽洒脱的性格跟东北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东北的地广人稀,物产也非常的丰富,根本就不用担心生存的问题,当人们不再为生存担忧,性格自然就比较开朗豪爽。
第3个回答  2020-10-23
有一定的关系。东北地广人稀,人们经常说话都需要大声才能听到,而且天气比较冷,说话要言简意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