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交往从哪些观察

如题所述

一) 家长方面 1.家长的交往能力 父母的交往能力能够影响到幼儿的同伴交往水平。幼儿的交往首先从与家长的交往开始的,幼儿喜欢模仿,家长应给孩子作示范,做榜样,因此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体贴关爱;待人接物大方得体,与周围同事朋友交往乐观积极等等。家长的积极的交往方式和交往态度对幼儿以后同伴交往的方式和能力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促进幼儿正确的与同伴交往。 班里来了一个新的小朋友,老师介绍给小朋友们:“这是我们班来新来的小朋友,她叫甜甜,大家鼓掌欢迎一下呀!然后,我们帮助她尽快的适应新环境吧!”小朋友都是用好奇的眼神看着她,这时候菲菲走出来,拉着她的手说:“你好啊,我叫菲菲,我你坐在我旁边吧。”然后帮助甜甜把小书包挂在椅背上,然后一一为甜甜介绍起班里的小朋友。课后通过与菲菲老师交谈,我了解到,原来菲菲的妈妈是一个很热情开朗的人,就是俗话所说的“自来熟”。菲菲妈说话很有幽默感,能很快的和刚认识的人成为好朋友,很好的处理和其他人的关系,就算发生矛盾,也能很快的解决。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在妈妈的感染下,菲菲的同伴交往能力也提高了。
2.家长对幼儿的要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同伴交往能力的重视和培养,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以及长大后的社交能力。培养孩子同伴交往的能力还要放手让孩子接触各种性格的小朋友。家长对幼儿的要求会影响幼儿的同伴交往,正确的指导对幼儿同伴交往起积极地促进作用,而错误的指导对幼儿的同伴交往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牛牛是我们班上比较好动、爱打架的孩子之一。他有的时候会有意无意打到其他小朋友,萌萌被牛牛打到的次数比较多。后来,渐渐地萌萌的攻击性行为也增多了。我问萌萌原因后得知他以前把牛牛打他的行为回家告诉了父母,他爸爸得知后便教育孩子如果其他小朋友欺负到你,你就一定要打回去,不能受欺负。萌萌爸爸还教他如何和别人打架,让别人不敢欺负她。
(二) 教师方面 1.教师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儿童观是指对儿童的认识和看法。现代正确的儿童观包括:儿童是稚嫩的、独立的、有差异、完整的、正在发展的、积极主动的个体。只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师才能采取积极管理的方式对待幼儿的同伴交往。幼儿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教育观是以儿童观为依据的,教师的儿童观决定着儿童教育观。儿童观和教育观影响着教师如何理解教育内容、教育目的以及教育目标的制定,影响着教师对待幼儿同伴交往的态度。 在手工课上,老师在教幼儿怎样用胶水,调皮的多多把胶水撒满了桌子,还把墙上的粘贴画给撕下来涂满了胶水。原本漂亮的墙面设计瞬间变得面目全非。看到这个情景,老师非常生气:“你在干什么!”,这时班主任快步走过来,用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说:“王老师,别这样,他只是在把刚刚学到的运用出来了而已,他做得不对我们可以耐心指正,不能吓坏孩子呀!” 2.教师对幼儿的指导 米勒等教育家通过研究发现,教师对一个幼儿的行为和成绩的认可程度,会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影响着其他幼儿对这个幼儿的接纳性。有社会心理学家说过,幼儿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教师是影响幼儿最有力的人物。因此,一个幼儿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如何,会间接的影响到同伴对这个幼儿的评价。 下午的户外活动课上,老师带领小朋友们一起玩跳大绳的游戏。由两个老师在两边摇绳子,小朋友们排好队,一个接一个从一侧跳过去,然后再绕到队伍后面排队。刚开始,有的孩子因为怕被绳子打到,在跳绳前面缩着小脑袋不敢跳,这时,老师表扬刚刚跳过去的孩子“真勇敢”、“真棒”、“我们要像龙龙那样勇敢,嗖的一下就跳过去了”。这时,不敢跳的孩子看看已经跳过去并到队伍排队继续跳的同伴,也想得到老师的表扬,于是最终下定决心跳了过去。
(三) 同伴方面 同伴是促进同伴交往能力各方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对同伴交往能力的主动性、亲社会性、语言与非语言能力、社交障碍等均有显着作用,而且同伴是家长、教师作用于同伴交往能力各维度的重要的中介因素,这也符合哈里斯的群体社会化理论。 案例:3岁的美美刚入园不久,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女孩,初入园时经常都是一个人坐在座位上,整天也不说一句话,很少去和其他的小朋友交往、游戏。在一次区域活动中,她还和以前一样只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看小朋友玩。她的眼睛总是在小朋友的身上浮动,看别人“过家家”、“买东西”……但是她从来没有融入进去。她的带班老师王老师想让她参与到游戏中去,于是走到她身边,轻声问道:“美美,你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吗?老师带你去玩好吗?”她听到后,抬起头,小眼睛眨眨的看着王老师,没说话。王老师想拉美美起来,她却使劲往后挪,坐在座位上,就是不起来。王老师蹲下来对她说:“我想带你去娃娃家做客,可以吗?”美美仍然看着王老师,什么也不说。正当王老师一筹莫展时,同班的晓晓走了过来,笑着对美美说:“美美,你来我这儿买苹果吧,今天的苹果又大又甜!”边说边拉着美美到了她的“水果摊”前,开始一样一样的给美美介绍起来。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同伴在幼儿同伴交往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为晓晓与美美是具有相同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她们的年龄相同或相近,所以她们更容易沟通一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0
1.品质,我认为同伴交往之间最重要的就是这个人的品质,因为如果这个人品质不好的话,我们跟他在一起也会受到他不好品质的影响也会对我们的人生有一些不好的影响,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我们知道这个人没有良好的品质,那么我们一定不能跟这个人在一起。
2.性格,那你教我应该从他的性格开始观察 因为如果这个人的性格不是很好,易燥易怒的话那么你跟这个人交朋友的话就会受到他性格的影响,也有可能以后也会跟他相处不下去,因为一个易爆易怒的人的话他不会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会在和你发生冲突的时候做出一些冲动的事情,那么这个不好的结果是无法挽回的。
第2个回答  2020-12-05
同伴交往指儿童或青少年与同一年龄阶段的伙伴之间的交往。儿童最初几年主要限于家庭小圈子与父母相互作用,把父母作为社会化的模式。随着年龄增长,认知能力增强,儿童开始渴望走出家庭的圈子,与同龄的儿童交友、玩耍。这种同伴交往,随儿童年龄增长而增加,成为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3个回答  2020-11-05
就是天天在一起看看他或者她,有没有不正常的话语或者行为。
第4个回答  2020-12-07
交浅言深的度主要还是要把握亲疏,交浅言深很容易得罪人。言深的对象你只能针对你自己的亲人,比如说丈夫,老婆,孩子,父母,闺蜜,好的不能再好的朋友。其他例如亲戚,爱人的父母,普通朋友,同事都不能言深。把握好这个度你就能人缘很好,不招致反感。知己、陌生人(包括一般关系的同学、同事等)和敌人.基本上是茫茫人海,两人偶遇或通过其他人介绍,两个人如果志向、兴趣爱好相同,有共同语言,随着时间的延续,两人的感情会逐渐加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