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扇起源于什么时候?

如题所述

折扇起源于端拱元年(988年)二月八日,日本僧侣嘉因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觐见了宋太宗,献上日本桧扇22把等珍贵的礼物。
这一段史料说明,一折扇是外来的,二还是当时的珍贵贡品。那么你看到电视里,如果有唐宋时期的人物摇着折扇就是极大的谬误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21
扇子起源于中国,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最早出现在殷代,用五光

十色的野鸡毛制成,称之为“障扇”,故“扇”字里有个“羽”字。当

时,扇子不是用来扇风取凉,而是作为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

用。西汉以后,扇子开始用来取凉。三国时诸葛亮轻摇鹅毛扇,妙计横

生,运筹帷幄。羽扇出风缓软,不入腠理。东汉时,大都改羽扇为丝、

绢、绫罗之类织品,以便点缀绣画。一轮明月形的扇子称之为“纨扇”或

“团扇”,也叫“合欢扇”。当时扇子有长圆、葵花、梅花、六角、匾圆

之形;亦有木、竹、骨等材之柄;还有扇坠、流苏、玉器之饰。扇面上常

绣以山水花卉,款式争奇斗艳,闺阁仕女手摇团扇,清风徐来,不但可以

平添主人娴雅文静的仪态,又能体现女性天真活泼的个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1-26

我国扇子之所以受人喜爱,除了可以扇风纳凉之外,还和扇子雅致精巧和扇面的书画艺术分不开。扇子在我国源远流长,据史书称:"黄帝作五明扇",可谓早矣。西周羽制成"羽扇"已具有美学装饰功能。汉代开始使用轻巧简便的竹扇,汉代以后又出现以竹为图框、以绫绢为扇面的纨扇。纨扇又名团扇,宜于书画,多以骨、玉、象牙等为柄,坠以流苏,显得珍贵尔雅,这种扇在我国流行千余年,特别为闺阁仕女所钟爱。唐人张彦元《历代名画记》载,名士杨修为曹操画扇,不小心掉了一个墨点,就顺势画成一只苍蝇,可见,至少在魏晋就流行扇上作画了。一种纸扇扇骨有用象牙、玳瑁、檀香等名贵材料制成,扇面则分洒金、混金、捶金、涂香数种,有的还请能工巧匠在扇骨的面上精雕细刻,成为一件珍贵艺术品,一扇之价,值以百金。折扇扇面呈半圆弧形上宽下窄向四处呈辐射状,因而在构图章法笔墨形象上都别具风韵,北宋始在折扇上题诗作画。明清以来文化人都喜欢在扇上舞文弄墨,使扇面书画艺术在中国大放异彩,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书面扇面虽幅不盈尺,花鸟虫鱼、山水仕女、人物故事、千姿百态,成为中国绘画中的一个专门艺术品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