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兆玄的祖居

如题所述

香花堂位于衡阳市衡阳县金兰镇香花村,是与总统马英九一道宣誓就职的台湾行政院长刘兆玄的祖籍地。
香花堂地处衡阳边界,毗邻著名景区香炉峰、金兰寺,西接邵东,北临双峰,被戏称为“一脚踏三县”。这里名不见经传,却历来大官、博士、名流辈出。
香花堂始建于清朝初年,青砖碧瓦、雕梁画栋、规模宏大。清朝康熙年间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户人家。香花堂共有三正七横,上正是刘氏家族的祠堂,内设檀木浮刻龙凤神龛,龛中刻有本宗刘氏历代先祖神位,左右镌刻祖训对联“遵祖训,克勤克俭”、“教子孙,或读或耕”。每逢初一、十五或本宗有喜,香花堂的刘氏子孙皆会齐聚于此,焚香拜祭祖先 。
香花堂 中正是由四根大木柱撑起的一个大厅,是本宗身份尊贵和辈分较高的人物聚首议事的地方。大厅照壁正中高悬一块“纯佑堂” 的三字大匾(“纯佑堂”是“香花堂”的别称),四周墙上均挂有巨幅匾额,最多时中正共挂大匾七块,分别书有“百操永芳”、“香花济月”、“淑德延龄”、“百世流芳”等溢美之词。
三正则是一个较大的休息间,四壁与屋顶全为木材精装吊顶,中设八仙桌椅,供族人休憩闲聊。七横皆为刘氏家族的起居室,刘兆玄先生的祖屋就正在这七横之中 。 1907年6月,刘兆玄父亲刘国运上将在香花堂出生,自幼天资聪慧,机敏过人。在本族书院读书时就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勤奋,无论炎炎夏日还是三九寒冬,终日手不释卷。刘国运先生17岁离开香花堂,中途因为料理父母亲后事,与夫人钟畹芳分别回来过一次 。
早年间,香花堂的适龄孩童皆被送入书院,习《三字经》、《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和四书五经。据刘氏家谱所载:自刘兆玄的父亲刘国运上将以上六辈就有清朝太学生6人、邑庠生5人、郡庠生4人、文林郎2人,授九品衔1人、五品衔1人、登仕郎2人、贡生1人。其中,刘兆玄先生的曾祖父志和公就被清朝赐五品衔,赏带蓝花翎。后辈们自然是纷纷效法先祖,诗书传家 。
民国时期,香花堂又先后走出五位大学生、五位中专生。其中,最令刘家后辈引为楷模的就要数刘兆玄先生的父亲刘国运。自1911年至1994年间,国内海外共有衡阳县籍博士31人,其中刘国运先生家就有6个,占总数的19.35%,其中刘兆玄最为出色,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化学博士毕业后,先后担任过台湾清华大学校长、台湾交通部长、行政院副院长、台湾行政院长等要职 。  自从两岸关系改善之后,刘国运先生便陆续与住在香花堂的亲人们联系。曾给其弟刘运家打过电话、写过信,并明确表示在两岸三通时一定回来看看香花堂的亲人。1992年和1995年,刘国运先生的夫人钟畹芳分别寄来了1600美金和600美金用于祖坟立碑和修刘氏家谱 。 刘国运上将的父母合葬在一块莲花宝地,正对三峰交汇处,合葬墓位于与香花堂紧相毗邻的瑞芝村阳家台,是一个大垅中的小土岗,四周除了稻田就只有穿垅而过的蒸水河和一口清水井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