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斐的伊索之死

如题所述

伊索(公元前620-560年)生于色雷斯地区一个奴隶家庭。这是巴尔干半岛上的一片土地,相当于今天的希腊、保加利亚和土耳其邻近地区。奴隶一般从事繁重的采矿工作,或者在土地上劳作,如果他们足够幸运,才有可能在奴隶主的家里服务。
一个奴隶通过辛勤地劳作和忠诚地服务,有可能获得自由(称之为解放)。伊索是个驼背,又有口吃,他先后为两个主人服务。后一个主人逐渐注意到伊索的聪明才智,服务又周到,最终,他让伊索获得自由。自由的奴隶就被允许参加公共事务,也可以任意旅行。伊索四处游历,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逐渐赢得了聪明和高尚的人的美誉。随着年纪渐渐增大,他的名声也传到了其他国家。
伊索到了萨迪斯(Sardis)以后,名气更大了。萨迪斯是吕底亚(Lydia)古国的首都,相当于今天的土耳其附近地区。当时吕底亚的国王是克利萨斯(Croesus)。他非常富有,英语里有“像克利萨斯一样富有”的说法。他非常愿意资助学者。他支持伊索和当时最聪明最睿智的人交流,其中就包括希腊最著名的两个聪明人,梭伦(Solon)和泰勒斯(Thales)。伊索在这些聪明人面前丝毫不落下风,这一切给克利萨斯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他就安排伊索在萨迪斯永远地住下来。在这段时间里,伊索开始搜集整理关于人类行为的故事。他使用短小的寓言故事来揭示真理,告诉人们什么才是正当的生活。他赋予动物以人的品性,安排他们发生各种冲突。很多道德寓言都带有警世性。他的故事大受欢迎,通过口口相传,就这样一代代传了下来。
因为伊索有着敏锐的思想和娴熟的技巧,克利萨斯给他安排了很多种不同的外交任务,把他安排到雅典或者科林斯(Corinth)工作。伊索就用他的寓言故事来平息紧张,建立共识,促进政治管理。可也正是在一次外交工作中,伊索走到了他生命的尽头。
有一次,克利萨斯为了对自己臣民表示出仁慈的姿态,他派伊索到德尔菲(Delphi)去,把一大笔黄金分给市民们。德尔菲是神谕的发源地,也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宗教圣地。但这一次,伊索看到人们面对这么一大笔钱时表现出来的贪婪和忘恩负义,非常生气。他试图通过自己的寓言故事来告诉人们,要纠正自己没出息的举止,但收效甚微。最终,对德尔菲市民失望透顶的伊索把黄金收了回来,要去还给克利萨斯。当人们知道伊索这么做时,彻底愤怒了。疯狂的人们不顾伊索的外交官身份和聪明睿智的美誉,把他当作对公众犯罪的罪犯,推下了悬崖。
不久以后,德尔菲遭受了一系列的灾难。许多人相信,这么多厄运都是因为错误地杀死伊索带来的。成语“被伊索的血所困扰”留传下来,意思是对别人做了坏事以后,终将受到惩罚。德尔菲的人们最终为他们对伊索犯下的罪行而付出代价。利西波斯(Lysippus)是古希腊著名的雕塑家,为了纪念这个寓言家,他在雅典塑了一座伊索雕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