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吼大的孩子和没被吼过的孩子,长大后差距明显,家长别不当回事

如题所述

有一次,我儿子的朋友辰辰来我们家玩,两个孩子像小大人一样聊天。辰辰问儿子,“你家里谁最凶?”我儿子茫然回答:“没有谁凶啊。”辰辰说:“不可能,每家都有最厉害的人。我们家我妈妈最厉害,她每天都大吼大叫,我都很怕她。”辰辰一边说,一边低下头,显得不高兴。
每位妈妈都不希望孩子提到妈妈时心情沉重。我们大人常常以“为了孩子好”为借口,做一些伤害孩子的事情。比如,很多家长喜欢对孩子大吼大叫,然后对孩子说,“我是为了你好”。
事实上,大吼大叫不仅不会对孩子好,还会给孩子带来很多伤害。我总结了一下,希望爸爸妈妈们能从中学习,学会和孩子好好沟通,而不是大吼大叫。
1. 经常被大吼大叫的孩子情商低,不擅长与人交往。
人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成功和他的情商高低有很大关系。但有些家长却不重视情商的培养。比如,有些家庭永远充满“火药味”,孩子稍微不听话,就是一顿责骂,这样的家庭很难培养出情商高的孩子。
孩子可能表现为总是爱发脾气,自私自利,这与父母平时的教育方法有很大关系。
比如,父母教育孩子哥哥要有玩具和弟弟分享,哥哥不同意,父母就把玩具抢过来,交给弟弟。哥哥哭闹,就会被责备“你怎么不给弟弟呢?拿过来和弟弟分享”。哥哥心里就会种下“分享就是被抢夺”的种子,孩子长大以后,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也会比较差。
如果父母可以心平气和地找出两个孩子一起玩的方法,孩子会发现分享会让自己更快乐。父母善于和孩子沟通,说话心平气和,批评孩子也有理有据,孩子耳濡目染就能学会与他人相处,情商也会比较高。
在我家里,爸爸妈妈从来不会对孩子大吼大叫,家里面没有一个所谓“能镇住”他的人。但他从来不会撒泼打滚,无理取闹。他经常说,在我们家“哭”是最没有用的。但是儿子经常会就一件事和爸爸妈妈据理力争,所以大家经常说他像个“小大人”似的。
父母学会与孩子心平气和地沟通,孩子才能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
2. 经常被吼叫的孩子,长大以后可能脾气暴躁。
我从小不喜欢去姑姑家做客,因为在她们家很难愉快地吃一顿晚饭。比如,姑姑家有一儿一女,相差3岁。两兄妹总是在大家玩得很开心的时候,兄妹俩一言不合就打起来了。姑姑倒是不偏心,总是每个孩子各“打五十大板”,轻则把哥哥、妹妹大吼一顿,重则两人都要挨巴掌。表哥现在已经长大,脾气真的得到了姑妈的真传,特别暴躁。
父母是孩子小时候唯一的依靠,孩子跟别人吵架,回家找父母诉说或者可以找老师评理。内心的不平就发泄出来了,但是一个孩子的父母如果总是吼他或者打他,他是毫无办法的,他只能把委屈或者愤怒放在心里面憋着。
当一个人生气的时候,肾上腺素的水平会不断升高。如果这种愤怒的情绪长期在孩子体内累积却无处发泄的话,这个人在平时肾上腺素的水平就会比一般人要高,这样的人就很容易发怒,暴躁。
大家回忆一下,小时候班里最爱打人的“小霸王”。他们大多在家里从小是被爸爸妈妈大声吼叫或者体罚,而且觉得自己打别人或者对别人大吼大叫都没什么,因为在他心里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3. 经常被父母吼叫的孩子,变得缺乏安全感,幸福感低。
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对他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有些孩子从小被父母吼叫,内心会很沮丧,做起事来缺乏自信。
有些父母一生气总喜欢对孩子喊“我不要你了”,孩子就会觉得父母对我的爱是有条件的,前提是我要听他们的话,他们才会爱我。有的孩子小小的年纪就学会了察言观色,小眼睛总是看着父母的眼睛行事,这样孩子就极度不自信,缺乏安全感。
父母稳定的情绪是一种气场,会对孩子产生内在的影响。那些父母总是心平气和的家庭,孩子的幸福感更强。父母的情绪稳定,孩子的笑容才会更多。父母处事坚定有礼,孩子也会有礼貌、有教养,对待世界更宽容。
世界上最难做的职业,就是为人父母。当你工作压力很大,疲惫失眠的时候,都是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的,每个父母估计都有对孩子大吼大叫的时候。当你吼完孩子,请不要只有自责,给孩子一个拥抱,告诉孩子,妈妈是很爱你的!
记住一定要少吼孩子,努力做个更好的自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