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却用那么多笔墨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为什么

如题所述

目的是用对比手法,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与现在的圆明园产生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之情,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作者用更多笔墨写辉煌,毁灭就让人觉得惋惜,说明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

《圆明园的毁灭》是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1课的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抢掠文物,焚烧,同治帝时欲修复,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它建筑。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匪盗的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

同治年间,同治帝准备修复圆明园,供慈禧太后居住。曾试图择要重修。当时拟修范围为20余处共3000多间殿宇,主要集中在圆明园前朝区、后湖区和西部、北部一带,以及万春园宫门区、敷春堂口清夏堂等处。但开工不到10个月因财力枯竭被迫停修。此后,慈禧太后虽然修了颐和园,但并未修复圆明园。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诸园再遭劫掠。这一次,清政府对圆明园已完全失去控制,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已不再满足于抢劫洋人劫余的财富,他们把园内火劫之余的零星分散的建筑、木桥的柱子、桩子锯断,用大绳拉倒,园内大小树木也被滥伐殆尽。当时清河镇上木材堆积如山,交易繁忙,而园内则炭厂林立,树枝、树根全被烧成木炭。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圆明园的毁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1
因为衬托欧
第2个回答  2019-12-26

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却用大量篇幅描绘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作者这样安排可谓匠心独运,课文写它的辉煌,能引起我们对它的向往,对它的热爱并为之自豪,而美的东西却被毁灭了,被英法联军肆意掠夺、践踏了,这样安排更能激起我们对侵略者的痛恨和对祖国的爱。



或者:因为曾经的圆明园是一座宏伟的皇家园林,它无论在布局和建筑上,还是在所收藏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上,它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正是因为昔日的辉煌,今天的废墟才更显苍凉。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数量都是前所未有的,这么美的东西被毁灭了是一个巨大的悲剧,这会使每一个中国人心痛,使每一个中国人更加深刻地铭记中华民族这段屈辱的历史,激起奋发图强的民族情感,从而更加努力地去建设祖国民主富强的明天。

采纳一下吧!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