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什么抗拒社交?

如题所述

年轻人抗拒社交可能有多种原因,具体原因因个体和情境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社交焦虑:社交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在年轻人中较为普遍。社交焦虑可能导致担忧、紧张和恐惧,使人们避免社交场合和交往他人。
2、社交压力:社交压力来自于对社交场合和互动的期望。年轻人可能感到压力,因为他们觉得需要满足社会的标准和期望,这可能导致他们抗拒社交。
3、超出舒适区域:一些年轻人可能抗拒社交,因为他们不喜欢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域。新的社交场合和陌生人可能让他们感到不安。
4、数字化社交:现代科技的普及使人们更容易通过数字渠道进行社交,而不必面对面交往。这可能导致一些年轻人更倾向于数字社交,而抗拒传统的面对面社交。
5、忙碌的生活:学业、工作和其他义务可能使一些年轻人感到时间有限,难以投入社交活动。他们可能选择放弃社交,以应对其他压力。
6、心理健康问题:一些年轻人可能面临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症、社交恐惧症或其他情绪障碍,这可能导致他们抗拒社交。
7、人际关系问题:不良的人际关系经历、恶性欺凌或社交排斥可能导致年轻人对社交产生负面情感,使他们抗拒与他人交往。
8、社会文化因素:某些社会文化因素,如社交媒体的浮躁文化、竞争和自我展示,可能对年轻人的社交行为产生影响。
要帮助年轻人克服社交抗拒,重要的是倾听他们的感受和需求,提供支持和理解。如果抗拒社交导致明显的困扰或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可能需要考虑专业心理治疗或咨询,以帮助他们处理相关问题。建立支持系统和鼓励逐渐面对社交挑战也是有益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0-04
年轻人的社交恐惧因何而来,如何破解?本期“青年说”聚焦纾解“社恐”青年的心理困境。

人际交往变迁下的社交恐惧

社交恐惧症,在医学上是一种焦虑性障碍,其特征包括处在公共场所或与人打交道时出现显著而持久的害怕等。当下很多年轻人自称的“社恐”,并非达到疾病的程度,而是呈现一种回避社交、抗拒社交的情绪和状态。

年轻人为什么回避或抗拒社交?

首先要看到,在社会快速变迁中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年轻人,是社交方式变革的亲历者,他们的人际交往注定呈现出新的特点。由易观智库和腾讯QQ发布的《中国90后青年调查报告》显示,90后青年群体已习惯了“自我轴心”式的成长,“孤独”是他们成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状态——“他们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童年的回忆里就充满孤独的色彩;他们在高楼大厦中成长,忙碌的父母顾不上他们;钢筋水泥阻隔了孩子们的社交机会,他们逐渐习惯了自己玩耍。”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多数年轻人在以“小家庭”为主的社会单元中长大,缺少传统社会交往中诸如亲戚、邻里关系的体验。例如不少90后表示由于亲戚隔阂巨大,不会经常走动:“我们早早为了读书、为了打工背井离乡,与家人尚且有些距离,更别提亲戚交往了。”

与成长过程中单薄的人际交往体验相伴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交往本身的复杂化。

场景在泛化,无时不社交。“人可以休息,但互联网是二十四小时运转的。手机里永远有无数个小红点等着打开:群打卡、班级通知、好友寒暄、同学邀约、社团活动……必须一个个认真处理。”在大三学生韩雪的眼中,社交始终与压力相伴。

功能在杂糅,无处不社交。“我们的社交活动太多了,其效率和目的性高到了让人反胃的程度,就连抢一张回家的火车票,也要‘邀请好友来帮我提速’。”网友在调查中反馈道。

在这样的矛盾下,一些年轻人自称“社恐”青年,也就有迹可循了。“社恐”这个标签,更像是他们手中的盾。在真实而焦灼的社交困境下,只好拿起这张盾牌,应对无孔不入的社交压力。

“说社交降级可能有点夸张,从某个角度讲,这也是我们对现实生活的自我适应。”心理学专业学生晓婷说,很多“社恐”青年推崇的新式“社交礼仪”,如用微信讲的小事情就别打电话,能打字说就别发语音等,核心是保持恰当的社交距离,给彼此一点自由轻松的空间。

虚拟社交不是社交恐惧的解药

经历社会变迁的同时,技术的发展正带来全新的沟通方式。从短信到QQ、微信,从论坛到博客、微博,再到抖音快手,不断迭代的社交软件,提供更便捷的沟通选项,并逐渐塑造了这一代互联网原住民的社交习惯。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朋友是难得见到一面的。文章《都市生活的社交障碍:“有空见一面”已是奢侈》描述了这样的现状:同在北京,在东城区的人想和在西城区工作的好朋友见一面,也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哪怕对方因工作原因来自己公司楼下办事,也可能因为手头有事没顾得上去碰个面。

在网络世界中,交友则不受时空限制。社交软件一秒钟即可把一个陌生人“加为好友”。即使线下不见面,社交媒体中也互动频繁,看似好不热闹。“就像在游戏里,人物的武力值、防御值等有不同的方式补充,社交也是一样的。当面聊天加成多一点,手机聊天加成少一点,但成本小啊!各个软件聊一圈儿,我的社交值也能补满。”在互联网公司就职的小辉工作很忙,朋友组的饭局经常赶不上,但他有自己的一套交友办法。

据统计,我国目前独居青年超过2000万。线下独处、线上“热闹”成为常态。《2020独居青年生活洞察报告》显示,64.83%的被调研对象选择通过社交软件结交新朋友,线上交友是不少独居青年们缓解孤独的“必选项”。

然而,线上社交能成为“社恐”青年的解药吗?答案可能正相反。社会心理学家雪莉·特克尔曾提出“群体性孤独”的概念:“大家都熟悉这样的场景:家人在一起,不是交心,而是各自看电脑和手机;朋友聚会,不是叙旧,而是拼命刷新微博、微信;课堂上,老师在讲,学生在网上聊天;会议中,别人在报告,听众在收发信息。”她认为,所有这些现象都可以归结为“群体性孤独”——我们似乎在一起,但实际上活在自己的“气泡”中。我们期待他人少,期待技术多。

虚拟空间里不间断的联系,反而让人陷入更深的孤独。要打破这个循环,唯有让大家更好地“在一起”。“要主动参与线下面对面的交谈,以此来弥补线上交往由‘身体缺场’所带来的不足,用真正的‘在一起’来疗愈孤独的人群,建立更好的生活。”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林滨在《“群体性孤独”的审思:我们在一起的“独处”》中这样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