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之臣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了什么?

如题所述

相传,在春秋时代,晋献公为了把君位传给他宠爱的妃子骊姬生养的小儿子奚齐,就把太子申生杀害了,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保命,带了几个随从离开了晋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一次,他们在一座大山里迷了路,一连几天没吃上东两,饥肠辘辘的重耳跌坐在一条破席上,仰天长叹:“唉,没想到我堂堂晋国公子竟要饿死他乡!”

一位名叫介子推的随从听后悄悄跑到僻静处,用匕首割下自己腿上的一块肉,烤熟后送给重耳。

重耳一见是烤肉,不问原由,三口两口吃了个精光。而后,抹了抹油腻腻的嘴问:“哪来的肉,还有吗?”

介子推向上提提裤腿说:“肉从腿上来,公子喜欢吃,臣愿将另外一个腿肚割下奉君!”

望着介子推鲜血淋淋的腿,重耳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19年后,晋公子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即晋文公。他给所有流亡期间跟随他的人都封了官、加了爵,却惟独把介子推给忘了。介子推的邻人解张深为不平,上书晋文公,文公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不肯来,晋文公便亲自登门,依旧扑了个空。原来介子推不愿见他,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

晋文公一时无计。“不如放火烧山,二三向点火,只留一方,介子推自然会从这一方出来。”有个大臣献上一计。

文公依计而行,但却始终未见介子推出来。

等大火熄灭后,重耳在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根下,发现了介子推与其母亲的尸体。

目睹此景,文公放声大哭,追悔莫及。

知恩图报的人不少,不图报的人却不多。这样的朋友不去珍惜绝对是人生的憾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