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当年下西洋,真的是“赔钱赚吆喝”?

如题所述

郑和下西洋,并不是“赔钱赚吆喝”,反而是为大明的外交事业和经济交流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郑和下西洋利弊到底几何,一直是很多学者争论的一个矛盾焦点。有些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单纯是为了炫富,每次给其他国家的东西都是超标的,这些南洋国家给明朝的贡品价值低廉,郑和下西洋纯属赔钱赚吆喝,挣了面子不见钱;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郑和下西洋极大地促进了大明与南洋国家之间的政治和文化交流,交流产生的政治和经济意义,远远大于消耗的那些物资。

确实,郑和七下西洋给大明朝带来了比较沉重的经济负担。从明成祖朱棣时期开始,郑和马不停蹄地组织船队南下。每次南下的队伍规模庞大,这么多人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海上生活就是一笔巨大的开销。更何况每到一个地方,郑和都要给当地首领赏赐,以此宣扬大明的强盛。

由此可见,郑和每一次下西洋所消耗的经费都是巨大的。而这些南洋国家为了表示和大明的正式建交,往往还会派使臣到大明上贡,他们的贡品无疑是一些当地特产、少量的金银珠宝等等。大明朝都给予他们的赏赐那就多了,往往是几倍于他们的贡品。花费的成本巨大,收回贡品和赏赐差距悬殊,怪不得会有一些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是“赔钱赚吆喝”。

如果单从贡品和赏赐物品来比较,那么郑和下西洋确实是赔钱赚吆喝。不过只要我们细心算一算“看不见的账目”,就会发现郑和下西洋给大明国库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像大明卖给这些南洋国家的茶叶和丝绸这些产品都是成本低廉、利润高昂的商品,这些商品产生的利润价值要几倍多余赏赐的物品,更何况这是一门长久生意,产生的经济和政治影响不言而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28
郑和当年下西洋并不是赔钱赚吆喝,相反他收获了很多金银财宝和珍贵的资源,只是被皇帝藏起来了。对外只说没赚到钱。
第2个回答  2020-03-28
不是赔钱赚吆喝,这是国运的象征,这是国家昌盛的象征,为祖国的后来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也是一种实力的象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