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水泥路为何还沿用弯弯曲曲的老路基,不尽量走直线?

如题所述

首先很多农村都是很有年代的,自然村落。可以说已经存在了几十年,而在那个时候是,没有规划局为农村去规划的。所以农村的路一般都是农村人自己走出来的,非常的随意自然,而老路基都是人们靠着自己的双手和努力自己去铺设的,正是因为如此,现在新修的路都是在老路基上。

原因有很多,其中是因为老陆机在改造的时候非常的便捷,可以省去很多时间,如果是重新铺设新路基的话,将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在老路基之上现成的路基放在那里,就可以很快的去铺设沥青或者是水泥混凝土,这样在短时间内完成可以有利于通车和农民的出行,保障农民的生活。

而且在以前每个村子它们的分布都不是很均匀,有的是在平原,有的是在山沟儿,有的也是在山上,有的在河边。也正是因为这样,为了方便把它们连接起来,就选择了最短的线去随意连接,所以就造就了他们的路,总是弯弯曲曲,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忽高忽低,当然也是同时为了保护尽量不要占用农民的良田,因为良田对于农民来说就是他们的生命,一般作为路基的地方都是相对来说土地不是很好的地方,所以为了可以很好的方便农民去种地去产粮,最大程度上的缓解对农田的破坏。

而最为重要的也是为了尊重农民的出行习惯,因为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对于脚下的路已经走出了感情,哪怕即使是闭着眼睛,他们也可以在这条道路上行走自如,所以也是为了保护他们习惯,才会按照原有的路基继续铺设新的路面,综上所述,国家在修路的时候会考虑到很多的因素,而选择一个最为贴切人民的方案来执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乡村新建的水泥路沿用弯弯曲曲的老路基,却不走直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农村修路要遵循一个原则,而这个原则就是尽量不要多占用农民的田地,随着农村水泥路的逐渐普及化,越来越多的村落通上了水泥路,但有人就发出了质疑,既然是要重新铺水泥路,那为何不走直线,而要走老路呢?貌似走直线会更加节约材料和成本,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假如要走直路,那还需要重新挖掘道路,而且还很有可能会占用大量的农田,从这个角度而言,不光不会降低成本,而且还会增加成本,而且还很有可能会引起农民们的意见。

二是农村修路还要遵循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就是要有一颗时时保护耕地的心,保护耕地、保护绿地。假如要将道路变直,那占用耕地是必然的,这显然与国家原则相背,而且占用农民土地还会涉及征地等一系列复杂问题,这些问题不但不易解决,而且还会给农民增添一些多余的麻烦。此外,旧路基改造方便快捷,农村原公路长期存在,路基沉降较厚,不再需要使用大型压路机,能够快速摊铺沥青或水泥。施工速度非常快,有利于农民在短时间内等到农村水泥路的到来。

三是由农村居民点所决定的,农村村落的各户人家大多是分散居住的,他们并不似城市一样,家家户户并列一排,对于农村的大多数家庭而言,他们的房屋大多都建立在原本属于自己的土地,而这也就造成了他们的位置关系是弯弯曲曲,而并非是一条直线,既然村落要通水泥路,那就最好应当是户户通,而弯弯曲曲的原路基就能够满足这一点。

总的而言,乡村建设水泥路沿用老路基是有其原因的,而且这些原因还是很难改变的。

第2个回答  2020-08-11

乡村水泥路为何沿用弯弯曲曲的老路基,不尽量走直线?

第3个回答  2019-09-22
在乡村很多农民靠着耕地来谋生,所以这些路基要围绕着农田和水渠而建,不走直线因为工程量大,而且对庄稼有损害,并且也要依照当地人的习俗来调整。
第4个回答  2019-09-22
乡村道路两边基本上都是耕地,不能够随便改动。所以修水泥路的时候也只有沿用以前的老路基,不能重新拉直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