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当准直管绕轴转过180时,十字线物像不重合

如题所述

因为十字线物像不重合是由于十字线中心偏离光轴的缘故
实验一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透镜是组成各种光学仪器的最基本的光学元件,反映透镜特性的一个主要参量是焦距,它决定了透铸成像的位置和性质(大小、虚实、倒立)。测焦距的方法很多,应该根据不同的透镜、 不同的精度要求和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本实验要求在光具座上采用几种不同方法分别 测定凸、凹两种薄透镜的焦距,以便了解透镜成像的规律,掌握光路调节技术,比较各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为今后正确使用光学仪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薄透镜成像规律:观察凹透镜成像规律,测量虚像位置;

2、学习简单光路的分析和调节技术:光路的等高共轴调节和消视差;

3、学习几种测量焦距的方法:成像法、自准法、共轭法、焦距仪法测凸透镜焦距和成像法、自准法测凹透镜焦距;

4、观察透镜的像差。

二、实验仪器

光具座,凸透镜,凹透镜,光源,物屏,平面反射镜,水平尺和滤光片等。

三、实验原理

(一)、凸透镜焦距的测定

1、粗测法

以太阳光或较远的灯光为光源,用凸透镜将其发出的光线聚成一光点(或像),此时,s-->∞,s’≈f’,即该点(或像)可认为是焦点,而光点到透镜中心(光心)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 距,此法测量的误差约在10%左右。由于这种方法误差较大,大都用在实验前作粗略估计,如 挑选透镜等。如图1-1使用辅助透镜L即可产生平行光。

图1-1 粗测法测透镜焦距 2、成像法

在近轴光线的条件下,薄透镜像的髙斯公式为1/s’-1/s=1/f’;当将薄透镜置于空气中时,则焦距为f’=-f=s*s’/(s-s’),式中,f’为像方焦距,f为物方焦距,s’为像距,s为物距。式中的各线距均从透镜中心(光心)量起,与光线行进方向一致为正,反之为负,如图1-2 所示。若在实验中分别测出物距s和像距s’即可求出该透镜的焦距f’。但应注意:测得量须添加符号,求得量则根据求得结果中的符号;判断其物理意义。

图1-2 薄透镜成像规律

3、自准法

如图1-3所示,在待测透镜L的一侧放置一被光源照明的物屏AB,在另—侧放一平面反射镜M,移动透镜(或物屏),当物屏AB正好位于凸透镜之前的焦平面时,物屏AB上任一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将变为平行光线,然后被平面反射镜反射回来。再经透镜折射后,仍会聚在它的焦平面上,即原物屏平面上,形成一个与原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倒立实像A,B,。此时物屏到透镜之间的距离,就是持测透镜的焦距,即f=s。由于这个方法是利用调节实验装置本身使之产生平行光以达到聚焦的目的,所以称之为自准法,该法测量误差在1%〜5%之间。

图1-3 自准法测焦距

4、共轭法

共轭法又称为位移法、二次成像法或贝塞尔法。如图1-4所示,使物与屏间的距离D>4f并保持不变,沿光轴方向移动透镜,则必能在像屏上观察到二次成像。设物距为s1时,得放大的倒立实像;物距为s2时,得缩小的倒立实像,透镜两

次成像之间的位移为d,根据透镜成像公式,可推得:f’=(D2-d2)/4D。物像公式法、粗略估测法以及自准法都因透镜的中心位置不易确定而在测量中引进误差。而共轭法只要在光具座上确定物屏、像屏以及透镜二次成像时其滑块移动的距离,就可较准确地求出焦距f’。这种方法毋须考虑透镜本身的厚度,测量误差可达到1%。

图1-4 共轭法测焦距

操作要领:

(1)、粗测凸透镜焦距,方法自拟。

(2)、取D大于4f。

(3)、调节箭矢中点与透镜共轴,并且应使透镜光轴尽量与光具座导轨平行。往复移动透镜并仔细观察,成像清晰时读数,重复6次取平均值。

5、焦距仪法

焦距仪的光路如图1-5所示,由物(物高为y)发出的光经平行光管物镜L后成为平行光,再经待测透镜Lx后成像在焦平面上,像高为y,,由图可知tanω0=y/f;tanω=y,/fx,且tanω=tanω0,所以fx=y,*f/y。式中,f为平行光

管物镜的焦距,其数值已标在平行光管上;y为玻罗板上所选的某一对平行线的线距,其数值也标在平行光管上,单位为mm;y,为用测微目镜测得的同一对平行线的像的距离;fx为待测凸透镜的焦距。

Y.玻罗板;L.平行光管物镜;LX.待测透镜;G.固定分划板;Le.测微目镜中

的目镜

图1-5 焦距仪法测焦距

操作要领:

(1)、凭眼睛观察粗调平行光管、待测透镜和测微目镜,使三者共轴,并使光轴平行于光具座导轨。

(2)、调节测微目镜的视度,使其同时看清十字叉丝和读距分划板。

(3)、松开透镜夹持器的固定螺旋,前后移动透镜使分划板的像位于显微镜的工作距离上,使读数显微镜能看到平行光管玻罗板成像在读距分划板上,然后根据以上公式算出被测透镜的焦距。

(二)、凹透镜焦距的测定

1、成像法(又称为辅助透镜法)

如图1-6所示,先使物AB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形成一大小适中的实像A,B,,然后在之间放入待测凹透镜L2,就能使虚物A,B,产生一实像A〃B〃。分别测

出L2到A,B,和A"B"之间距离s2和s2’,即可求出L2的像方焦距f2’。

图1-6 成像法测凹透镜焦距

2、凹透镜自准法

如图1-7所示,在光路共轴的条件下,使物屏上物AB发出的光经凸透镜L1后成实像A'B'。现将待测凹透镜L2置于L1与A'B'之间,若在L2后面垂直于光轴放

置一个平面反射镜M,并移动凹透镜L2使在物屏上得到一个与物AB大小相等的倒

立实像。此时,A'B'成为L2 的虚物,若虚物A'B'正好在L2的焦平面上,则

从L2出射的光是平行光,该平行光经反射镜反射并再依次通过L2和L1,最后必然在物屏上成等大的倒立实像A"B"。这样,分别记录L2的 位置O2及实像A'B'

的位置,则02到实像A'B'间的距离即为f2。

图1-7 自准法测凹透镜焦距

四、实验要求

1、光具座上各光学元件同轴等髙的调节:先利用水平仪将光具座的导轨在实验桌上调水平,然后进行各光学元件共轴等髙的粗调和细调(用位移法的两像中心重合或不同大小的实像中心重合的方法),直到各光学元件的光轴共轴,并与光具座导轨平行为止。

2、利用粗测法之外的五种方法测量透镜的焦距。参考原理,自拟测量步骤。

3、数据处理:计算出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及合成不确定度;给出正确的结果表示。

分析比较各种测透镜焦距方法的误差来源,提出对各种方法优缺点的看法。

五、注意事项

由于人眼对成像的清晰度分辨能力有限,所以观察到的像在一定范围内都清晰,加之球差的影响,清晰成像位置会偏离髙斯像。为使两者接近,减小误差,记录数值时应使用左右逼近的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07
十字线物像不重合是由于十字线中心偏离光轴的缘故
第2个回答  2022-12-05
水准管轴LL//视准轴CC

2. 圆水准轴L’L’//竖轴VV

3. 横丝要水平(即:⊥竖轴VV)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