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

如题所述

1.食堂操作间加工要符合规定要求,食品卫生需要专人负责监督,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留样一步一把关,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卫生监督员对每餐实际就餐人数、食谱、时间、留样、检验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对每种食品餐前留样不少于100g,并保存于专用冰箱冷藏时间48h备查。

 2.餐具用过每天必须清洗,做到一刮、二洗、三过清、四消毒、五保洁。每餐查看餐饮具消毒 记录,严格控制餐具摆放餐桌时间,应控制在餐前30min内摆台。

 3.食堂的内外卫生必须做到一餐一打扫,每天清洗,每周必须做到一个大扫除。

4.食堂员工必须做好健康检查,有健康证,凡有患传染病一律不得参加和接触食品。食堂要有防蝇、防鼠等措施,严防生物污染。

5.组建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卫生监督小组成立专门的饮食卫生监督小组。讲责任落实到人,对各操作环节的危害因素进行分析。

6.操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整洁,必须佩戴口罩、手套、厨师帽,统一着装,严格规范要求。操作前、加工熟食前用流动水洗手、消毒。

7.凉菜间温度不得高于25摄氏度,凉菜间严格无菌操作,操作人员工作入内前必须二次更衣,浸泡消毒双手,刀具、砧板、案台及空间应该提前30min消毒。冷菜制作完成后应在3小时内食用,瓜果应清洗消毒后进入凉菜间。

8.卫生监督员每餐进行现场监督,对加工的每道菜随时进行感官检查,要求蔬菜菜叶浸泡30min以上;装饰用的围边菜和水果清洗消毒;生熟容器、砧板、刀具分开使用并有明显的标志;禁止成品、半成品、原料混放,冰箱有明显分别存放标志,水产品、蔬菜、肉制品分池清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31

食堂管理的物品食材并非固定不变,每日均有原材料进出。食堂结束出餐后,剩余原材料做好打包,贴上标签,写上名称和余量,摆放至划定区域。取用时遵循“先进先出”原则,用完之后及时归位,采购前对食材的储存数量清晰明了,减少寻找物品食材的时间浪费,也避免了对食材存量的误算导致过度采购。

设备更新迭代淘汰下来的旧设备,食堂规模调整或团队缩减剩余下来的工具都及时清出现场,或废弃,或放入仓库封存,留待取用。即便是工作使用到的储物柜,档案夹,也只保留必要的在现场,空余无用的物品放在现场中只会增加现场管理的压力。

天天处理不必要物品,天天整合必要物品的名称、位置和数量,降低现场管理难度,视觉上工作区域也更简洁宽敞。

每日做好清扫,厨房不再藏污纳垢;设备时常保养维护,消除事故隐患,延长使用寿命。增加颜色标识和文字提醒,善用色标管理法和看板管理;采购设备时贴合员工使用场景,干粮调料存放选择透明容器,减少员工翻查动作,这些都能帮助提升实际工作效率。

将食堂划分为数个区域,将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人每日具体工作中,员工肩负起自己的管理责任,避免责任不清,制度不够细化,执行力低下的问题。

第2个回答  2023-03-17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设备智能化管理已经成为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从设备智能化管理角度分析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设备监测和数据分析
基于米尺物联网平台远程控制下的设备智能化管理可以通过对生产设备的实时监测,收集设备运行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发现设备故障、异常情况或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避免设备故障对生产过程和食品安全造成的影响。
自动化控制
基于米尺物联网平台远程控制下的设备智能化管理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可以避免人工操作不当带来的风险,减少人为因素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例如,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稳定,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远程监控和追溯管理
通过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追溯管理,及时了解设备运行状态和生产过程情况,对食品安全进行有效的跟踪和监控。例如,利用RFID技术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追溯,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预警和预测
通过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对设备故障、生产异常情况等问题进行预警和预测,提前采取措施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例如,通过对生产设备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预测设备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减少设备故障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总的来说,设备智能化管理可以帮助食品生产企业实现精益化生产和高效运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从而保证食品安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