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如何评价"窝里横"的人

只敢跟家里人吵架,甩脸子,出门一声不吱,打听路都不敢

人们日常所犯最大的错误,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
——亦舒
很多人在工作中待人接物处处体现自己的温文尔雅、风度涵养,但是往往在跟朋友、父母甚至伴侣说话时,却毫无耐心和平静可言……
虽然从表面上看,发脾气的人所体现出的是一种强势、不讲理,比如所说的“大男子主义”,但是,如果从TA交互分析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其实此时发脾气的背后隐藏起来的,反而是一种处在“顺从型儿童”能量之下的弱小和恐惧的内在自我。

强势与弱势的共存过程
其实,TA交互分析心理学不仅仅把一个人的内在状态和外在表现分成五种类型,同时还明确了这几种状态的来源。而在此时,我们要强调的是“控制型父母”和“顺从型儿童”这两种能量。
之所以我们体内会有“控制型父母”这种能量,就是因为在从小到大的过程当中,我们从父母、兄长、老师和领导等人的身上所习得的。与之相对的“顺从型儿童”这种能量,是我们在小的时候所养成的感觉和行为模式在现在表现出来的结果。
看到这里,相信你能够发现一点点蛛丝马迹了,那就是小时候的感觉和行为模式在养成的过程当中,其实会受到周围的“控制型父母”的影响。换句话说,就是当一个人在过去小的时候从外界习得“控制型父母”这种状态和模式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同一时刻养成“顺从型儿童”的过程。这其实也就很好地为“脾气越大越没本事”这种表现提出了理论依据。
亲近的人才是安全的
回到我们所讨论的主题上,一个人在发脾气的时候,往往就是在宣泄近段时间所积累的来自外界的“控制型父母”能量。具体来说,在工作或者生活中,一个人如果习惯于处在“顺从型儿童”的状态,那么就会把来自外界的压力和情绪都积攒到自己心中,当像水坝一样到了一定的界限,并且赶巧又为其提供了一个恰到好处的外在环境时,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拾……
如此看来,其实“亲近”的人和“亲人”并不是一个可以画等号的范畴。这也就好解释当发脾气的时候,往往也是朝着脾气比较好的“亲人”,对于诸如严父、严母和严妻的“亲人”,其实还是会在内心当中有所顾忌的。所以说,在这个发脾气的过程当中,最受伤的人就是那些本来脾气、性格就特别好的亲人或者好友了。
尽量让自己多元一些
此时此刻,或许总是发脾气的朋友们内心当中更加纠结了,因为这样一个过程其实就是所谓的专拣软柿子捏,对于那些关心和在乎自己的人来说,确实是一种莫大的不公平。
究竟应该如何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呢?其实通过前面的描述,我们知道答案并不复杂,关键就在于自己要慢慢学会将平时在工作和生活当中积攒的情绪,在如此多样的环境下,用更加多元的方式进行宣泄。从TA交互分析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也就是让自己在平时多运用“自由型儿童”的状态,去释放处在“顺从型儿童”时所积攒的压力情绪。
具体来说,就是可以通过喝酒拾串、扫街购物、好友吐槽之类的“自由型儿童”常用的方法来释放一下……另外就是也要在必要的时候,朝那些给你施加压力的“控制型父母”们反抗一下——可以通过拍个桌子或者爱搭不理以示不满,因为咱们也不能总是被别人当软柿子捏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06
说话细声细气,从不招惹是非,遇事也老是躲着,甚至受了委屈和欺负也忍着。可在家里却是另外一种面目,稍不如意就大喊大叫,还摔摔打打,是典型的窝里横。
  “窝里横”的性格发展下去,孩子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两种情况,要么在别人面前耍横,要么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很卑怯。这往往会搞得他的人际关系很紧张。
  “窝里横”孩子的两面派性格,其实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有关。有些不该答应的要求,孩子一哭闹,父母的心一软,也就答应了。这样孩子就形成一个“经验”:如果我横、我闹,我的要求就能得到满足,家里的其他人就会让着我。而在外面这一招肯定失效,鲜明的反差自然会生成“窝里横”的矛盾性格。
  改造“窝里横”,家长可要动真格的,明确跟孩子说清楚:如果是正常的要求,好好说,可以获得满足;如果不合理的要求,父母会给你解释,但你不能闹;不管要求是否合理,如果你采用“窝里横”的方式,父母则不会理睬。
第2个回答  2019-06-12
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第3个回答  2019-03-29
这是一种社交障碍。
第4个回答  2019-03-07
这个关我屁事啊~! 证明年纪还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