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问题18_20×9年1月1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分期付息

如题所述

购入: 借项: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200万 贷款:银行存款:1062万元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率调整138万 a公司持有债券至B公司到期日累计确认投资收益= 1200 * 5% * 2年+ 138 = 258万元按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长期贷款应付未付利息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记:管理费用(筹备期间) 在建或研发支出(用于购买固定资产等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但该资产尚未达到预期使用状态) 财务费用(资产达到预期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利息费用,未按规定资本化的利息费用) 贷款:应付利息(分期支付利息并一次性偿还本金)或贷款:长期应计利息(到期时一次性偿还本金和利息) 会计分录是表明一项经济业务的借方和贷方帐户及其数额的记录,简称记帐。根据复式记账法的要求,对每一项经济业务进行记录,以反映账户名称、记账方向、金额等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
拓展资料
1. 在借贷记账法下,它是指记录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借贷账户的名称和金额。 会计分录是指在发生经济交易时,根据记帐规则的要求,确定并列出借方和贷方帐户的名称和金额的简明记录。会计分录的格式和要求是:先借后贷;借、贷分开书写,金额的文字、数字要错开;如借一项以上贷款或借一项以上贷款,借款人或贷款人的文字及金额数字必须一致。债券付息现金流包括多个现金流入,即年度付息现金流和最后一次本金付息现金流。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其收益是分期实现的,因此应根据实际利率在每个期间分摊溢价或折价,一次性还本付息只有一个现金流。可以直接根据实际利率计算每个时期的收入。
2.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分期支付利息和一次性还本债券投资: 借项: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贷款:投资收益(期初持有至到期投资摊销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率调整(差额或借方) 此时期末摊销成本=期初摊销成本(本金)-现金流入(面值)×票面利率)-实际利息(期初摊销成本)×实际利率)]-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 在这里,初期摊销成本可以理解为本金,每个时期的现金流入可以理解为包括本金和利息,其中“现金流入-实际利息”可以理解为当期收回的本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