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品大官,被俘虏到印度,当猴子供人观赏,是什么情况?

如题所述

公元1858年某日,印度港口城市加尔各答街头有一场奇怪的展览,展出对象是一名来自中国的封疆大吏,两广总督叶名琛。总督身穿朝服,被关在特制的玻璃房子里,像猴子一样任凭来往的行人猎奇观看。玻璃房子外还挂起牌子,上面写着:清国公爵,被俘至此,免费参观。




叶名琛被俘后,人们痛恨他误国,辱国,总结评判其为“六不总督”,即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可事实真相果真如此吗?我们不妨梳理一下这位两广总督的人生经历再下判断。



平步青云的总督一脚踢在了铁板上

叶名琛出身商人之家,少年得志,在官场上一直春风得意,并且由于不俗的工作能力,始终深受道光帝和咸丰帝的信任与重用。在1852年他被实授两广总督,达到官场生涯巅峰。清史稿记载,叶名琛“颇自负,好大言。” 或许与这些过于顺风顺水的经历不无关系。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叶名琛擢升广州巡抚,抗拒执行《南京条约》关于洋人进入广州城的条款。而且为了达成目的,还发动百姓集体表达不满情绪,联合广州当地的商人进行贸易战,以此给英国人制造压力。



英国人果然顶不住压力选择妥协,停止履约进城的行动。为此,道光帝嘉奖其功,封为一等男爵,赏双眼花翎。


由上可见,叶名琛作为地方官员,还是具有一定反侵略性的。


可惜他的好运气也就到此为止,随着年轻的咸丰帝登上帝位,以林则徐为首的一大批主战派官员被重新启用,清政府与英国人的摩擦也日渐激烈。英法等国要求修改条约,进一步增加通商口岸,并使鸦片合法化。


清政府谕令叶名琛可以在《南京条约》的大框架下接受一些小的增改。但叶名琛认为,如果对英国人让步一寸,就会使他们更加贪得无厌,甚至再要一尺,因此坚决拒绝修改条约,就算一丝一毫都不能增改。

英法等国渐渐失去耐心,许多人认为应该用舰炮来改变清政府的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精心策划的“亚罗号事件”发生了,叶名琛无力阻止英国人的武装挑衅,英国公使巴夏礼下令英军向广州发起进攻。




对英国人的武力恫吓,叶名琛没有妥协,而是针锋相对,先后对其发动了间谍战、袭扰战等反制手段,虽然执行人素质低下,效果微乎其微,但总算没有被英国人的大炮吓倒。


其间,叶名琛得到错误情报,英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输给了俄国人,以此判断英军无力在中国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实际上,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果正好相反,英国人不但取得了胜利,而且还联合了法国人准备用武力教训一下“不守信用”的中国人。


第二次鸦片战争全面爆发。


在广州城破之前,巡抚柏贵勾结汉奸商人伍崇曜打开城门,放英军入城,叶名琛闻之避往左都统公署,最终被英军连夜搜捕擒获。




英国人将叶名琛辗转关押到停靠在香港的“无畏号”战列舰上,他被允许携带仆人,随身物品以及粮食。 战舰启程开往印度时,他一度以为可以趁机见到英国女王,甚至幻想过,当面质问维多利亚为什么要挑起非正义的战争。


叶名琛不知道,无畏号的目的地并非英国,自己也见不到维多利亚,有个叫加尔各答的地方才是此行终点,也是他人生的终点。


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

由于中英长期对峙,贸易终止,地方商人没有收入,对叶名琛的不满也日渐加深。两广总督可以依靠的武装,主要来源于地方士绅募捐而成的团练,团练兵没有饷银,已经十不存三,导致广州几乎无兵可守。


朝廷不派兵,团练又没有钱,叶名琛连守城的能力都没有,又何谈开战?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即便如此,他还是战了,只是战而不胜啊!广州的水师和团练都曾向强大的英军发起过攻击,尽管这些攻击毫无效果。


若要求和,英法的要求朝廷根本无法接受,再次丧权辱国,谁敢去和?




有人说叶名琛贪生怕死,对,也不对。战争开始以后,叶名琛由始至终都在广州城内指挥作战,并没有表现出惧怕的行为。但他唯一的错误就是没有在广州城陷,穷途末路时,选择以身殉国。


清朝的地方官有守土之责,弃土而走不但名节尽毁,还要被朝廷治罪抄家,最终也难逃一死。若选择投降,更有违士大夫数十年所学之道,同样免不了身败名裂,家族受累的下场。


只有死,才是唯一的出路,但叶名琛没死。


所谓“六不”只有一个“不死”没说错,叶名琛确实没有勇气选择殉国。所以,他怕死这个结论是成立的。




背锅侠悲剧收场,汉奸却闷声发大财

第二次鸦片战争规模大,波及范围广,英法联军北上渤海,经由大沽口直杀奔北京,咸丰皇帝仓皇逃往热河避难。北京城破以后,联军烧杀抢掠,圆明园就在此役毁于大火。


英法联军尚未进入北京之前,叶名琛已经死在印度,他的遗体被装在铁皮棺材里送回了中国。


英国人认为,叶名琛是勇敢的中国官员,为了彻底打消中国人对他的支持,安稳的占领广州,必须想尽办法毁掉这个人的名声。为此,把堂堂总督关在玻璃房子里进行展览,也不是不可能。



但英国人并不了解中国人,叶名琛的名声根本用不着他们败坏,清国的皇帝,叶名琛的同僚,广州的汉奸们早就把他败坏的猪狗不食了。


北京陷落,祖宗留下来的园林烧了,咸丰皇帝需要一个人为自己背锅。叶名琛处置“亚罗号事件”不当,引发英法对中国开战,这口锅不大不小正好合适。于是,咸丰皇帝口中的“能吏、干臣”成了“办事乖谬、辱国殃民、死不足惜之人”。


当初开门揖盗的柏贵成了英国人的傀儡,负责料理地方政务,并未受到清政府的惩罚。协助柏贵的汉奸商人伍崇曜居中调停,更是赚了个盆满钵满。伍家在道光、咸丰年间聚敛钱财,竟多达数千万两之巨,堪称富可敌国。


世界就是这么残酷,有人做了背锅侠,有人做了汉奸却闷声发大财。




结语

所谓“六不”,叶名琛最大的罪过就是不死,如果他能在仆人暗示其投河自尽时,选择从容赴死,中华民族抗击侵略者的历史上怕又要多了一个民族英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4

清朝一品大官,被俘虏到印度,当猴子供人观赏,是什么情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