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电影最后一秒,你都不知道凶手是谁的悬疑片《控方证人》能否被评为经典之作?

如题所述

《控方证人》——会说谎的眼睛才是经典

喜欢看推理悬疑作品的应该知道“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这部《控方证人》便是改编自阿加莎的同名小说。

这是一部1957年拍摄的老电影,老到它影像花白、收音嘈杂,这些条件放到现如今的科技环境中,这部电影无疑扑街,但六十年过去了,它至今都豆瓣仍有9.6的高分,在推理悬疑电影界地位更是居高不下首屈一指。

在我心里,悬疑片里最为经典的一部作品,这部黑白老片《控方证人》当仁不让。

一部好的推理悬疑片,情节要有环环相扣的紧凑感,在跌宕起伏的转折中既要出人意料又要情理之中,而这些,还仅仅只是对电影剧本做出了基本要求。《控方证人》是阿加莎所著,那电影的基本框架已经有了80%的保障,只要怀揣着对这位“推理女王”的尊重,这部电影其实并不大容易扑街。

但若是要成为一代经典,甚至在六十年后的今天仍有如潮好评,那这部《控方证人》若只有阿加莎提供的精彩剧作,却并无其他拿得出手的亮点的话,这部电影便显得太为肤浅,而作为观众的我们也更是显得毫无追求了。

这部电影更值得一吹的,是在拿黑白色调底下,每个人的眼睛。也许放在当代,欧洲人的蓝绿色瞳孔或许会被亚洲人所惊羡,但在这黑白基调下,能在这六十多年里保持鲜活的,或许就是那一双双充满了情感的明眸。对于案件,律师或许心里早有个人三观的定夺,但透过那双眼,我们只能看到他一视同仁与人作尖锐的对簿;对于真凶,凶手心里或许早有是非对错的界度,但透过那双眼,我们只能看到他虚假的无辜与对无罪的渴求。影片中的演员个个都是如雷贯耳的老戏骨,当老戏骨同台飚戏,我们除了直呼过瘾以外,似乎再难做出些什么高雅的回应了。

《控方证人》是悬疑片中最为经典的一部作品,这毋庸置疑。而这之中,最为经典的便是这一双双会说谎的双眼了。凶手也许内心有愧,但他的双眼中流淌出来的却是正直;律师也许茫然无措,但他的双眼中流淌出来的却是镇定。

这会说谎的双眼没有蒙蔽真相,却是使我们这些局外人一头雾水,对真相不断猜测,却又频频失误,猜不到真相的悬疑片才能成为真正的经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02
电影《控方证人》由比利·怀尔德执导
泰隆·鲍华、玛琳·黛德丽、查尔斯·劳顿领衔主演
这部电影,相对完整地展示了欧洲国家的法庭规则和陪审制度
它启发观众思考那个法理学问题
法律追求的到底是程序正义还是实质正义
电影的启迪是深刻的
电影的剧本、导演还是个人表演,几乎可以视为无可挑剔,堪称经典
第2个回答  2019-10-14

首先,《控方证人》根据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原著改编,而阿加莎·克里斯蒂是号称英国三大推理文学宗师之一,《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谋杀案》这些经典之作都是出自她手,所以,《控方证人》这部影片,妥妥的是一部经典的悬疑片之作。

但是“最为经典”的一部作品,这个会有点夸大其词,一是经典的悬疑片实在是太多了,比如小编很喜欢的诺兰大神,他的经典之作非常的多。二是任何一部电影,都会有人觉得好看,有人觉得不好看,这是每个人对于影片的审美观,以及观影角度不同,所以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对于好看的定义。

我们暂且不从电影本身去做,经典之作实在无需花太多精力去诠释他如何的伟大,我们只要知道,自己观影的标准是什么,自己爱好的类型是什么就可以了,至于一部如此经典的影片,是否是最为经典的作品,这个没必要做太多的比较,毕竟我们希望的是能够有越来越多的好作品诞生,而不是一部1958年上映的电影,距今整整60年还是最为经典的,那么我不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反而对于电影界来讲,这是挺悲哀的一件事,因为我们一直都没有进步!

第3个回答  2019-10-14

看完这部电影最大的感触就是这部电影很能抓人的心,在一些叙事的过程中插入一些小细节,演员的小动作,道具的使用等等。因为影片采用的是黑白效果拍摄,会给人一种压抑感。

在影片中善用很多小道具,就是因为这些道具使得人物和情节塑造的栩栩如生。在影片中有几个点,“她是一个演员”“观众席的女人”“药片”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刀片。,是韦菲爵暗示斯汀解决沃尔。这一个个小细节贯穿整部电影,流动的推动情节发展,让观影者感觉一点都不无聊。

在影片的最后有着温情的一幕,回想起贯穿整部影片爵士和护士的斗智斗勇,突然发现电影的第一幕和最后一幕都是相呼应的,都写了一样的人物

在一起的场景。不得不佩服比利怀尔德,在最后几分钟的紧张之后,带给我们的还是浓浓的温暖。

第4个回答  2019-10-14

《控方证人》虽然是一部相当经典的悬疑片,但如果要给这个片子按一个“最”的名头那可是万万不可。

首先,这部电影的制作年份是1957年,1957年是什么概念,距今已有一个甲子了。如果把《控方证人》戴上个“最经典”的桂冠,那让它之后的后来者情何以堪?合着世界电影悬疑类型片一个甲子没有任何进步。

那电影人从此还是不要制作悬疑电影了,做出来也是自取其辱。什么希区柯克,诺兰还是好好回去读书学习吧,千万不要踏入已经被比利·怀尔德这个大师垄断的悬疑片领域。

伟大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悬疑片也如此。比利·怀尔德所处的年代还是古典好莱坞时期。制片厂最大决定一切,所以很多片子都是遵循着某种范式的。《控方证人》虽然悬疑感做得非常好,但大部分功劳还是来自比利·怀尔德的古典编剧技巧,和阿加莎·克里斯蒂成熟的原著。

在视听语言方面他其实比不上后来者希区柯克。希区柯克这个完美主义强迫症,对每个镜头有着严格的要求。每个镜头要以什么角度拍摄,每个镜头持续多久他都会在剧本脚本中写得清清楚楚,而且不容他人置喙。如果有人妄图给他建议,那一定会被他大骂一顿,甚至可能面临被炒鱿鱼的危险。在片场,他就是暴君,他需要拥有绝对的权力。同样,把演员当做工具的他,也经常把演员逼到崩溃的边缘。但正因为他的完美主义,暴君行径才使得他几乎每部作品都成为了悬疑类型片的佳作。

而且,与比利·怀尔德在故事上下猛料的思路不同。他更能够利用视听语言,调动观众的感官,心理来最终达到悬疑的效果。

到了八九十年代,悬疑电影又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这一时期,一种被电影学家称为“谜题电影”的类型片悄然崛起。

此类电影以复杂破碎的叙事为主要手法来制造悬疑,这跟他们的前辈观念上又有显著不同。以前老一辈电影人主张把形式隐藏起来,而到了这一代则主张突出形式感。

像诺兰的代表作《记忆碎片》就是典型的叙事游戏。电影的时空是破碎的,观众只能将他一片片拼起来,探求真相。

所以,电影一直在发展,别轻易给某部片下个“最”的定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