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本该趁着天气炎热,到户外享受大自然的乐趣。但是,每到这个时候,青岛刘先生的荨麻疹就会如约而至,期间吃了不少药,看了不少医生,还是如往年一样,效果不好。刘先生垂头丧气,不知道该拿它怎么办。
其实,和刘先生一样的患者不在少数,夏季是
过敏性皮肤病的高发季,其中荨麻疹最为明显。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多数为Ⅰ型超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突然发痒,继而出现扁平的高出皮肤的
风团,皮肤发红、突起,伴有瘙痒症状,越抓越多,大小及形态不一,但边界清楚,晚间加重。
引起荨麻疹的主要原因
1、家族遗传:有过敏性家族遗传病史的人比正常的人的病发率要高出很多,很容易引发荨麻疹。这种遗传并不是遗传的荨麻疹,而是遗传的
过敏性体质。
2、食物以鱼、虾、蟹、蛋类最常见。其次某种香料调味亦可引起。
3、药物:有许多可引起该病。
4、感染:包括病毒(如上感病毒、肝炎病毒)、细菌(如金葡萄)、真菌和
寄生虫(蛔虫)。
5、动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虫叮咬或吸入花粉、羽毛、皮屑等。
6、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和压力等都可引起
如何有效治疗荨麻疹?
1、患上荨麻疹之后的患者需要尽早的去到医院接受治疗,这一点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疾病不是能够靠自己
免疫系统治疗好的,必须要采取一定的药物治疗。
2、调节体质。荨麻疹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其主要为免疫性和炎性机制所致,也就是特发性的。其皮肤水肿风团或是发生在IgE依赖的抑或是补体系统介导的免疫过程中,而非免疫性荨麻疹常被认为是直接由
肥大细胞释放剂引起所致的。
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一般与自身免疫有关,常与抗IgE自身抗体、抗FcEI自身抗体有关。自身免疫性荨麻疹的发病越来越受临床荨麻疹研究的重视。虽然
组胺被认为是荨麻疹发病中最重要的介质,急慢性荨麻疹患者在服用抗组胺类药物后风团会很快消失,荨麻疹得以缓解。除了组胺,其他肥大细胞介质(白三烯)也在荨麻疹中发挥作用。
台湾研究中心研发长、台湾国立大学食品暨应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谢佩珊博士研究发现,欣、敏、康抗过敏
益生菌能够参与IgE介导的免疫变态反应,通过测定人类
树突状细胞与抗过敏益生菌共同培养后,对白介素(IL-12)分泌调控的Th1免疫产生作用,从而筛选出具有抗过敏能力的益生菌菌株。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可以利用活性的、无致病性的微生物来改善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微生物的生态平衡,进而促进免疫耐受功能,所含唾液乳杆菌拥有降低血清IgE过敏抗体的国际专利认证,连续补充三个月以上使得身体中的IgE浓度降低,这样一来使过敏原无法与体内的IgE抗体结合,从而不再发生过敏的系列生化反应。
3、不吃易过敏食物(如鸡蛋、牛肉、牛奶等),如果食用这些食物后40分钟左右出现
咳嗽、喉咙痒、腹痛、腹泻、皮疹、
皮肤瘙痒以后就不能再吃;不能喝冷冻饮料、刺激食品(如辣椒、浓茶、咖啡等)。
4、培养平和的心态和良好的心境,慢性荨麻疹是较为难治的慢性疾病,患者一定要有信心、恒心、耐心,只要能坚持治疗,就有痊愈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