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年号和公元纪年

如题所述

康德是爱新觉罗·溥仪在“伪满洲国”所使用的年号,时间为1934年—1945年中华民国期间。溥仪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辛亥革命以后,宣布退位。

抗战时由于充当日本扶持的伪满洲国傀儡“皇帝”,被定为战犯,后被刘少奇特赦,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普通公民,1967年在北京逝世。

其为清朝君主在位时年号“宣统”,通称宣统皇帝(1909年-1911年,1917年)。其在伪满洲国“皇帝”位时“年号”为康德(1934年—1945年)。



扩展资料:

相关背景

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派鹿钟麟带兵进入紫禁城,逼溥仪离宫,历史上称这为“逼宫事件”。溥仪搬进北府(载沣的居处),继而又逃进日本公使馆。溥仪被逼宫后,日本各大报章都刊登出同情溥仪的文章,为以后建立“满洲国”造势。

东北易帜后,随着中国内日趋统一,日本灭亡中国,称霸世界的迷梦受到震动,时任关东军作战参谋的石原莞尔在1929年就提出了武装占领中国东北并建立傀儡政权的设想。

1931年,日本参谋本部提出的《形势判断》中,进一步细化了武装占领中国东北后日本的行动计划,第一步建立取代张学良的亲日政权,但形式上仍将其置于中国中央政府的主权之下;

第二步建立一个由日本控制的满蒙政权,并将其从中国的中央政府独立出来;第三步占领满蒙并将其纳入日本版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02
  康德(1934年3月1日~1945年8月17日)是溥仪在满洲国的第二个年号。

年号公历干支对照
  纪年 康德元年 康德二年 康德三年 康德四年 康德五年 康德六年 康德七年 康德八年 康德九年 康德十年
  西元  1934年  1935年  1936年  1937年  1938年  1939年  1940年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干支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纪年 康德十一年 康德十二年
  西元  1944年   1945年
  干支   甲申    乙酉

康德 (满洲国)间大事
  康德元年3月1日,爱新觉罗·溥仪在首都新京南郊杏花村举行登基典礼,改“满洲国”为“大满洲帝国”,改元康德。
  康德二年3月21日,张景惠取代郑孝胥成为满洲国第二任国务总理大臣。
  康德二年4月25日,李敖生于满洲国哈尔滨。
  康德二年,王洪文(四人帮之一)生于满洲国新京(今长春)。
  康德五年3月28日,郑孝胥(满洲国首任国务总理大臣)卒于新京。
  康德七年6月26日,满洲国皇帝溥仪访问日本东京,昭和天皇亲自迎接。
  康德九年8月14日,谭玉龄(满族,溥仪妃嫔)卒于新京。
  康德十年4月1日,日本首相东条英机访问满洲国。
  康德十二年8月10日,苏联红军开始进攻满洲国。
  康德十二年8月17日,溥仪宣读退位诏书,满洲国灭亡。
  康德十二年8月20日,苏联红军占领满洲国首都新京。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7-02
公元1934年:日伪满洲帝国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康德元年,爱新觉罗·溥仪再次称帝,傀儡皇帝。
公元1945年:日伪满洲帝国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康德十二年,抗日战争胜利,日伪满洲政权覆亡。
康德年号为伪日满政府所用,从1934-1945,共12年。
第3个回答  2019-09-06
溥仪之父不是光绪载湉,而是载沣。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20-03-05
康德年号:
日本于1932年在吉林长春扶立清末代皇帝、清宪宗爱新觉罗.溥仪当傀儡皇帝,国号“满洲国”,人称“伪满洲国”,定年号为“大同”;1934年3月1日,溥仪在首都新京南郊杏花村举行登基典礼,改“满洲国”为“大满洲帝国”,改元康德。“康”,为清圣祖康熙皇帝的康熙年号第一个字,“德”,为宪宗溥仪之父清德宗光绪皇帝,加起来为“康德”,即意为大满洲国为合法政权,是清朝的延续。
康德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
康德纪年从1934年开始,是为“康德元年”,“康德年”从公元1934年3月1日至1945年8月17日止,期间的公元纪年换算,即为康德年+1933。如康德元年为1934年,康德二年为1935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