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求助产品工时定额流程/制度/相应表单

谢谢以上两位老师的提供,能否附表单呢?

工时定额管理规定
一、工时定额制定的目的
为了提高公司计划管理水平,增加公司经济效益,并为成本核算、劳动定员提供数据,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特制定本规定。
二、工时定额制定的原则
1、制定工时定额必须走群众路线,使其具有坚实的群众路线。
2、制定工时定额应有科学依据,力求做到先进合理。
3、制定工时定额要考虑各车间、各工序、各班组之间的平衡。
4、制定工时定额必须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方针。
5、制定工时定额必须要“快、准、全”。
6、同一工序,同一产品只有一个定额,称为定额的统一性。
三、工时定额制定的方法
1、经验估工法。工时定额员和老工人根据经验对产品工时定额进行估算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新产品试制。
2、统计分析法。对多人生产同一种产品测出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出最优数、平均达到数、平均先进数,以平均先进数为工时定额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大批、重复生产的产品工时定额的修订。
3、类比法。主要应用于有可比性的系列产品。
4、技术定额法。分测时法和计算法两种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
四、工时定额制定的具体措施
1、工时定额具有严肃性,工时定额的制定和修订由工时主管部门来执行。其他部门无权更改。
2、工时定额具体采用技术定额法,同时参考其他方法。先制订出《车间工时定额标准》和《工时核算方法》,以这两个文件为基础对车间生产产品进行核算,并填写《产品工时明细表》。
3、新产品工时制定流程
研发部门确定新产品图纸→技术工艺部制定工时定额→制造公司总经理审批→工时审核小组复查→经理办公会批准生效→生产部、生产车间执
4、老产品工时修定流程
技术工艺部修订工时定额→制造公司总经理审批→工时审核小组复查→经理办公会批准生效→生产部、生产车间执行
5、生产车间对制定的产品工时有异议时,应及时向技术工艺部和工时审核小组提出,并填写《产品工时修改表》,技术工艺部和工时审核小组每三个月或半年复核一次,报经理办公会批准生效后,生产车间方可执行。
五、工时定额管理体系的建立
1、工时定额管理体系实行三级管理制度,集团公司成立工时定额审定小组并设工时审核员1名,各制造公司设工时定额员1~2名,各生产车间设工时核算员1名可兼任。
2、集团公司工时审核员的职责是负责国家、地方政府、集团公司相关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负责公司工时定额标准的组织制定;负责对各制造公司工时定额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负责公司相关报表的制定和分析工作。
3、制造公司工时定额员的职责是依据公司工时定额标准及上级有关规定,负责公司内产品工时定额的组织制定和日常管理,并组织各车间贯彻执行;负责工时定额的统计分析工作,平衡各车间工时定额水平。
4、各车间核算员的职责是负责工时定额在本车间内贯彻执行和管理工作;负责集团公司和制造公司要求的各种报表的提报工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9-13
家具制造业生产管理咨询服务项目介绍
一、生产计划管理
生产计划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生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归根到 底是生产计划问题所造成的。
解决的主要问题:
1、生产无计划,现场混乱;2、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不完善;3、交货期拖延;
4、生产效率过低,出现生产瓶4、生产效率过低,出现生产瓶颈;5、各工序衔接混乱;
6、产能低下;7、生产不配套;8、物料供应不配套。
基本工作内容:
1、建立生产计划系统组织架构;2、进行生产计划系统的人员配置;
3、完善生产计划系统的运作程序;4、生产计划系统运作管理;5、生产计划实操指导;
6、企业生产计划表单系列;7、生产计划图板系列;8、完善计划管理制度;
9、建立规范的生产计划管理模式;10、生产计划系统人员培训。
二、 生产统计与生产分析系统管理
完善的生产统计与生产分析,是生产管理和生产决策的基础。
解决的主要问题:
1、统计工作混乱;2、生产数据经常出现差错;3、生产数据不真实;4、生产进度不清楚;
5、生产成本不准确;6、计件工资管理存在漏洞;7、生产不配套;
8、存在工序生产瓶颈;9、物料核算混乱;10、半成品交接混乱。
基本工作内容:
1、建立与完善生产统计系统;2、生产统计系统人员配置;3、完善数控制度与表单;
4、进度统计体系;5、物料耗用统计体系;6、工时、工资统计体系;7、完善生产系统与分析的表单系统;
8、统计人员培训。
三、 物料控制
在家具企业中,物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较大,加强物料控制,实行物料的定额管理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解决的主要问题:
1、各类原材料的存储数量不清楚;2、没有物料定额;3、各种材料的浪费较大;
4、物料成本偏高;5、物料供应不配套;6、仓库管理混乱;7、物料发放不规范;
8、物料控制无章可循;9、账目不清楚;10、物账不符。
基本工作内容:
1、建立与完善物控系统;2、物控系统人员配置;3、物料控制程序;4、物控制度与表单体系;
5、原材料控制方案;6、辅料控制方案;7、耗材控制方案;8、库存控制与管理;
9、组织进行物料定额测试;10、各类物料控制标准;11、编制企业《物料定额手册》
12、物控人员培训。
四、 生产线规划及现场整顿
不规范的生产线和混乱的工作现场会严重地影响工作效率,现场管理是一切管理的基础
解决的主要问题
1、作业区域混乱;2、产品标识不明确;3、道路不畅;4、浪费严重;5、现场管理混乱;
6、生产数据不清;7、品质问题严重;8、生产效率过低;9、半成品堵塞;10、生产瓶颈问题。
基本工作内容:
1、产能设计与人员定编;2、作业平衡与配套生产;3、标准工艺流程规划;4、标准作业区域规划;
5、车间及标准工序规划;6、生产线规划;7、各类作业设施设计;8、车间VI系统;9、“6S”强力导入;
10、棘手的作业现场问题整治;11、现场管理培训。
五、品质改善
从设计、材料、制造过程等各个环节,全面进行产品的质量管理和品质改善.
解决的主要问题:
1、品质问题得不到控制;2、没有品检标准和作业标准;3、品检组织不健全,品检环节疏漏;
4、制造成本上升,浪费增加;5、客户投诉增多,合格率下降;6、品检工作软弱无力;
7、找不到品质问题的责任人,返工件重新计算工资;8、退货产品的返修无人跟踪;9、物账不符。
基本工作内容:
1、建立完善的品质控制系统;2、品检系统的人员配置及运作;3、品质标准建立;
4、检验标准建立;5、作业标准建立;6、棘手的品质问题整治;7、产品品质改善与提升;
8、工艺技术改进;9、建立品质管理制度;10、完善品质分析与品质成本控制;
六、薪酬设计与工资管理
工资偏高会增加成本,工资偏低会流失员工,工资管理不规范会出现工资漏洞,分配的偏差又会失去企业的凝聚力
解决的主要问题
1、工资管理混乱;2、工资偏高;3、计件工资不完善;4、存在工资漏洞,出现工资流失;
5、员工流失严重;6、企业缺少凝聚力;7、计时、计件混乱;8、生产效率下降;
9、产能偏低;10、生产计划经常完不成。
基本工作内容:
1、制定企业工资战略;2、建立适合企业实际和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薪酬体系;
3、制定企业薪资方案;4、标准工时和标准工价设定;5、编制企业《计件工资手册》;
6、完善工资统计工作和工资监控;7、工资管理人员培训;8、管理人员绩效考核。
第2个回答  2010-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