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失败,3万残部逃到了南美,做了什么事?

如题所述

1864年,曾国藩率领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失败。虽然大多数太平军在战争中阵亡或被俘,但也有不少人选择了出走海外。

他们比较近的落脚点,是与广东为邻的香港,这也是清廷鞭长莫及的地方。当时,太平军的森王侯裕田,以开设商店为掩护,不断收留逃亡而来的太平军残部,其中就有洪秀全的三个侄子。还有的太平军则通过香港中转,远赴南洋、澳洲,充当劳工或从事各行各业,从此默默无闻,深藏功与名。

直到2014年,发生在智利伊基克市的一场8.2级地震,让另一支疑似“太平军后裔”浮出水面,而有媒体陆续跟踪报道:伊基克市的人口中,有1/4的人拥有华人血统,而且,他们就是100多年前,来自大清的3万多名太平军的后人。

在传说中,中国人大批到达美洲,不是没有先例。当年武王伐纣之时,周武王联合诸侯一齐进攻商纣王。而商纣王的主力部队,都派往南方一带征讨九夷去了,因此,他只好组织了几十万大军与周武王作战,结果在“牧野之战”中,纷纷倒戈,导致商朝灭亡。而据说,当时商纣王那支10万人的南征军,不愿意投降周朝,便远渡重洋,到达美洲,并自称“殷地安”,以表达对故国“殷商”的怀念。

当然,以上这个故事听起来不是多么靠谱:以当时人的航海技术,10万人远渡重洋,集体到达南美洲,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而且,殷商时代,中国南方好多地区也还是未开发之地,他们犯不着远渡重洋,直接定居在南方也是可以的。10万殷商人到达美洲的故事不靠谱,那3万多太平军到达美洲的事情又如何呢?他们真的在那里大显神威吗?

据媒体称,1860年,转战福建的侍王李世贤带领3万多名太平军余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选择了离开故土,远渡美洲。他们坐着欧洲贩子的轮船,来到了南美秘鲁的伊基克,主要从事挖鸟粪和硝石矿的工作。

在1866年,秘鲁与智利发生了“硝石战争”,在伊基克饱受矿主压迫的太平军,积极响应进攻秘鲁的智利军队,他们拿起武器,按照太平军原来的战斗体制,与秘鲁军展开了激战,并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智利为了争取太平军继续为其效劳,提出了将伊基克送给太平军,并让他们自治的条件,可是被太平军婉言拒绝。之后,这支太平军融入到了当地人之中,因此才有了现在1/4的华人血统。

虽然上面这个故事很让同情太平天国的人们欣慰,可是,查阅史料,结合常识,我们会发现,这里面的漏洞非常之多,历史真实也并非如此:

第一,从19世纪中叶开始,因为贸易被定为非法,在将近50年的时间段里,确实有超过10万华人劳工大量涌入了美洲。因此,有躲避战乱的太平军达到秘鲁,也是正常的。但是,多达3万多太平军能在短时间内到达位于秘鲁的伊基克,从当时的物流、运力等条件来看,是极不可能的。

第二,真实历史上,1862年间,侍王李世贤正在浙江作战,1864年初,他才转战江西。天京陷落后,李世贤才开始转战福建,并于1865年被杀。

因此,1862年的李世贤根本不可能组织人马远渡重洋。再说,1860年的太平天国只是爆发了天京事变,还没有真正走上末路,他们没必要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去南美洲当劳工。

第三,秘鲁与智利的“硝石战争”爆发于1879年,而非1866年,因此当时的太平军不可能帮助智利军击败秘鲁军。而且,由于当时劳工工作条件极端恶劣,平均劳动寿命仅有5年。很难想象这3万太平军在经过了10几年的超负荷劳作后,还能成为一支有战斗力的生力军。而秘鲁军如果连这样一支将近20年没打仗的、饱受摧残的劳工都打不过,也未免太窝囊了。

所以说,即便有太平军来到秘鲁,其规模也不可能有3万人之多,而且,他们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劳作之后,再次组织起战斗序列,还能战胜秘鲁军队,就更是天方夜谭了。

而在历史上的“硝石战争”中,确实有华工积极协助智利军队作战,但在战争结束后,胜利一方的智利,并未给他们什么“自治”的特权,反而重新将他们押送到了硝石矿上,继续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太平军在南美继续营造美好天国的故事,就更加不可能上演了。所以说,故事听起来很美好,但真实历史却总是令人痛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6
这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历史上并没有真正发生。不排除有个别参加过太平军的老兵去过南美洲,但是人数肯定没有3万。
据本人考证,这是一个来自广西的覃姓作家创作的地摊文学,被发到铁血论坛之类的地方,又被很多媒体转载,早就被主流史学界否定,但是如今依然被很多营销号转载用于博人眼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