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培养幼儿记忆能力的策略

如题所述

在正确的培养下,幼儿的记忆力可以提高,在培养幼儿记忆力,提高其记忆效果时,我们应注意:

(一)培养幼儿对识记内容的兴趣和信心

情绪是幼儿心理的动力系统,记忆效果与幼儿的情绪状态有很大关系。当幼儿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下,兴趣强烈,自信心足时,记忆的效果就能提高;反之,当其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下,兴趣淡薄,自信心低时,记忆效果比实际能胜任的要差。所以,成人不要动辄就批评幼儿,使其产生自己笨、记性不好等自我意识,或者用单调的“罚处”、“罚背”来对付幼儿,否则很容易形成越批评、越惩罚,幼儿记忆越差的“恶性循环”。成人必须善于激发幼儿对于记忆材料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识记自信心。比如,孩子如能背出规定识记材料的一部分,就应该表扬,此时不要强调为什么另一部分记不起来。这样,幼儿在下一次识记时动机就会强,从而逐渐形成一种“愉快地记——记忆效果好——从中感受到愉快”的“良性循环”。

(二)帮助幼儿明确识记的目的

有意识记的形成和发展是幼儿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质变,识记的目的直接影响记忆的效果,所以除了充分利用幼儿的无意识记外,还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有意识记的能力。成人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中要经常向幼儿提出明确而具体的任务,提出识记的要求。例如,教师可以经常问幼儿:“看看我们的活动室里有什么东西变了?”外出散步时可以提出:“回来后比比看谁记住的事情多?”;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出:“下次请你们表演这一内容”等等。同时多用言语指导,促进其言语调节机能的提高。事实证明,幼儿期,特别是幼儿初期,如果没有成人的具体要求,幼儿是不会主动地识记些什么的,面向幼儿提出具体的要求,有利于调动幼儿识记的积极性,记忆效果就提高。

(三)让幼儿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识记材料

记忆本身不是孤立的过程,它常常包含着复杂的思维活动,许多材料硬要记住它不容易,但通过对材料的分析综合,消化理解,融汇贯通,则能记得好一点。因此,教师在幼儿园的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帮助和指导幼儿寓“记”于“思”,即在识记过程中积极进行思维活动,力求使幼儿弄懂所学的知识,启发他们将新旧知识挂钩,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识记效果,而且有利于其它认识能力的发展。

(四)让幼儿学会用多种识记方法和策略

幼儿识记能力的强弱关键在于识记方法的应用,教师在向幼儿传授种种知识的同时,要培养幼儿利用甚至创造各种识记的方法,还应该教给他们一些常用的识记策略。比如:

1.归类法:即把许多同类的事物归为一类,将记忆材料整理成有适当次序的材料系统。这样能扩大记忆的容量,使材料更容易、更牢固地被识记下来,也能更准确、更全面地再现。例如,把衬衫、汗衫、长裤、短裙等归为衣服类,把糖果、饼干、面包、冰淇淋等归类为食品类,就容易记忆。

2.整体识记和部分识记法:前一种方法是将材料整体地一遍遍地识记,直到能背诵为止。后一种方法是将材料一段段的背诵,到分段背诵完毕再合成整体背诵。如果材料的数量不多,一般用整体识记法较好;当材料比较长时,应用部分识记法较好。通常最好的是两种方法并用,先把材料从整体上读几遍,对特别困难的部分多读几遍,再全部诵读,如此反复,直到记熟为止。

3.联想法:即借助某些中介建立多种联想,进行间接识记。这样能将一些无意义的识记材料,人为地赋予意义,从而增强记忆的效果。例如,在教幼儿认识数字时,引导他们利用某些形象的事物作为中介来识记,如“1”象棍子、“2”象鸭子;“3”象耳朵;“4”象小旗,“5”象钩子;“6”象哨子;“7”象拐棍;“8”象葫芦;“9”象烟斗等等。

4.协同识记法:即识记时,让多种分析器参加活动,在大脑皮层上建立多方面的暂神经联系。这样可以加深记忆的痕迹,不易遗忘。例如,识记水果时,尽量让幼儿通过耳、鼻、手等器官看、摸、闻、尝、听等多方面获得感性知识,使幼儿记得快,记得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2
“我教了800遍,娃怎么就是记不住?”

“陪娃写作业,简直要气出心脏病!”
关于家长“陪孩子写作业”的吐槽,一度火到上热搜。

对于孩子和父母来说,学习、考试好像很难,总是被要求记住那些之前学习过的东西,记不住怎么办?

即便孩子现在还小,但孩子未来总是要上学,要接受学校教育的。爸爸妈妈是否能从小给孩子一些帮助,让孩子的记忆力发展得更好呢?

我们来分享一些提升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实用小策略。

1、多感官输入

提到“学习”,我们这代人可能下意识就想起“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样的场景。

但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只靠“听”这一种感官输入,确实不容易记忆。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利用听觉、触觉、视觉等多种感官,来共同参与学习。

让孩子用多种方式,并且个性化地与这些学习信息互动,有助于刺激更多的大脑通路,构建更强大的长期记忆。

比如:教孩子认识数字、字母、或简单的文字时,不仅让孩子“听”到这些数字、字母的正确读音,还可以买一些“摸”上去有纹理的字母、数字,或者用彩色的细砂纸剪出数字、字母,然后让孩子用小手指当“笔”,沿着这些数字、字母的轮廓“摸一摸”。

还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橡皮泥,一起做出字母的样子;

出去玩的时候,一起找找广告牌、海报、标志上出现的那些孩子认识的数字或者字母。

视、听、触齐上阵,孩子就更容易记住这些重要的学习材料了。

2、先提问,再学习新的知识

孩子在阅读一个新故事、学习一个新字母之前,先提出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在之后的阅读、学习中找到答案,会让孩子记得更牢。

当孩子发现答案时,会觉得特别有成就感,这种目标成就的内在满足,也会产生更大的记忆效应。

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呢?举几个例子抛砖引玉:

“这个故事好像和以前的某个故事相似,一会儿读完了,你看你会想起哪个老故事”。

“你猜你会最喜欢书里的哪副图片”?

“这个故事有个地方让我很惊讶,你读完了猜猜看是哪里”?
爸爸妈妈们更了解自己孩子的兴趣,相信你们一定能提出更好的问题。

只是要注意,问题最好提得具体一些,别笼统地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这就太……不好玩了。

3、好奇心和“意外”

孩子们都有旺盛的好奇心,如果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特别的学习体验,那么这些学习信息就会变的更加难忘。

爸爸妈妈可以帮孩子把学习到的新事物和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联系一来,以增加孩子的好奇心和注意力。

比如,教孩子唱“小星星”这首歌的时候,妈妈手里藏着一颗“bling-bling”的星星,每次唱到“小星星”这个词的时候就会出现,闪一闪。

孩子就很容易记住这颗漂亮的小星星,从而相关的学习信息也被激活。

4、给大脑“预热”

通常,大脑把信息保存在“短时记忆”里的时间不到一分钟。

但如果这些新知识,和以前就熟悉的旧知识相关,就不容易被遗忘了。

所以,爸爸妈妈可以事先提醒孩子:我们已经知道的某些知识,会和接下来要接触到的新知识相关。

这些相关的记忆,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有效链接。

比如:我们以前给孩子读过《好饿的小蛇》,孩子已经很熟悉,那这次我们来读《好饿的毛毛虫》,看看有没有一样的地方。

5、与自己相关,更容易记忆

如果能把孩子需要学习的材料,和孩子自己经历结合起来,创造出有个人意义、积极情感的回忆,孩子就更容易将新信息与她以前的知识、个人经历联系起来,从而更快速,更愉快地有效地构建永久记忆。

这一点提示我们,给孩子们读绘本,不一定非得从书店里买,适当地加入一些“自制绘本”,孩子没准更容易接受。

比如,爸爸妈妈们肯定常带着宝宝在家附近散步。

当我们经过家附近的超市、加油站、银行、消防站等地方的时候,就可以跟孩子讨论一下:谁在这里工作,我们来这里可以做什么……

还可以掏出手机给这些地方拍张照片,打印出来,平日和宝宝一起看看这些照片,讨论一下:

银行里有谁啊?

去银行可以做什么啊?

怎么排队啊?
这不正好相当于我们自制了“银行绘本”,跟孩子在做“亲子阅读”吗?

下次外出的时候,让孩子事先“参阅”这些照片,然后建议我们今天去哪里。

6、多转化几种形式

使用不同的方式来学习同一个内容,会更加难忘。

* 教教别人

在听了一个新故事、学了一个新字母、一首新儿歌之后,让孩子有机会和爸爸妈妈、自己的小伙伴们、甚至是自己的宠物分享。

这个教授的过程,比只是学会,需要孩子更大的心理努力。

* 戏剧化

以前总是讲故事、听故事,其实还可以演一个故事。在演出的过程中,孩子需要要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自己感觉、愿望、要求转换成语言,随时和扮演另一个角色的爸爸妈妈,或者他的小伙伴互动,一来一回地双向交流。如果这个游戏接着玩下去,越来越深入了,孩子的谈话内容也会越来越丰富。

要成功地将学习转化为故事,短剧或其他人的课程,需要清晰的思考和理解,以支持对概念的长期记忆。

7、让大脑休息一下

最后,要注意让孩子适当休息,保持对学习的愉悦感和热情。

不仅仅要尽量保证良好的睡眠。还应当在学习的间隙,有三、五分钟的休息时间。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专注能力不同,休息的时间间隔也会有所不同。如果发现孩子有点疲劳、厌倦、注意力分散了,那就可以适当休息一下。

这三到五分钟的休息时间,并不需要完全中断学习流程。

只需让孩子伸展一下,喝杯水,站起来唱唱歌(歌词可以和学习内容相关),就能让孩子恢复活力。
第2个回答  2020-11-03
1、通过复述
由于幼儿没有掌握较多合适的记忆策略,可以告诉幼儿重复读几遍进行机械记忆。
2、加强理解
家长给幼儿进行详细地讲解,当幼儿明白意思后用自己理解的语言进行复述,从而进行理解记忆。
3、联系形象
家长可以教幼儿把需要记忆的材料与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挂钩,进行联想、想象,有了具体形象作为铺垫,因为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据优势,记忆就容易多了。
4、进行比较
家长可以教幼儿把容易混淆的学习材料进行对比,弄清楚相同点与不同点,这样,幼儿的记忆就深刻了。
5、创编动作
凡是生动活泼的、有生活情境的内容,比如:儿歌、音乐、童话等记忆材料,可以引导幼儿创编相关的动作,如舞蹈、武术或简单动作,既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又能帮助幼儿加强记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