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乌台诗案“中因为什么诗差点要了他的命?

如题所述

在我国的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的文字狱,是由于各个文人骚客的诗词或者文章涉及到了当时统治者的权益时,当时统治者便会所断章取义以此为借口将涉及的知识分子加以迫害的事件。乌台诗案,也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众多文字狱中的一起有名的文字狱,发生的时间是在北宋年间。

想必大家都知道,在北宋年间的时候有一位伟大的骚客——苏轼,别号东坡。他是一个性情中人,同时也是一个吃货,著名的东坡肉便是因为他而得名。苏轼的一生可以用吃吃喝喝、跌跌撞撞、起起伏伏这三个词语来概括,是他用惊人的乐观和食欲拯救了自己和之后无数代同样苦闷的中国人,把霉运化作食欲,把日子过成段子,除了他,没有第二个人!

由于家庭的原因,苏轼也在父母兄弟的影响下走上了仕途,苏轼当年第一次进京赶考就在他爹苏洵的带领下和他老弟苏辙一起从西蜀沿着长江之下走了一年时间去往当时的北宋首都东京开封进行考试,就相当于现在去考公务员一样,在那个时候主考官正是北宋整个文坛的老大——欧阳修,而审核苏轼试卷的则是当时北宋诗坛小有名气的梅尧臣。

欧阳修和梅尧臣两个人当时也是意气风发,正想着标新立异改革一下当时的诗文风格。正巧苏轼的试卷是由梅尧臣审核,当时梅尧臣看了苏轼的文章,便觉得苏轼的文风牛逼极了!而且当时苏轼所交的答卷中还用了一个典故‘皋陶杀人’,连梅尧臣也不知道是出自哪里,于是给了苏轼一个高分,后来梅尧臣才专门问了苏轼这话是出自哪里,苏轼说:“我自己说的!管啥出处!”又是这一系列的装逼,让的当时的欧阳修和梅尧臣两人更是对苏轼刮目相看,从此苏轼也一路开挂,名声大躁!

而就是苏轼这种放荡不羁的性格,让他一生是成也写诗,败也败在写诗。

在他正好43岁的时候因为对当时的王安石王大人的施行的新法持有反对的态度,于是就被贬到了湖州做官,当时的苏轼已经是北宋文坛的老大,所以在走的时候又是没事就写了一首《湖州谢上表》,这首诗本来也没什么,只是简单的说了下自己为官没什么政绩,然后感谢下皇上恩典拍拍马屁什么的,可是苏轼这人却在这首诗里又偏偏发了几句牢骚话,好巧不巧,被当时的有心之人拿去大做文章说他“藐视朝廷,诽谤新政!”

反正意思就是死不足惜,罪大恶极。一时间朝廷一片哗然,要求皇上明证赏罚!苏轼当时也是怕了,连忙都写了遗书准备交代后事了,可是最后在皇太后还有王安石的求情下才免其一死,蹲了几个月监狱才被放出来,然后被贬到黄州做一个小官。而这次事件中告发苏轼的有心人正是当时的监察御史,然后是在御史台狱受审的,所以这次的事件就被称作——乌台诗案。

当然五台是指当时的御史台,在汉朝的时候御史台外面的种植的柏树上又有很多的乌鸦集居,所以就有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暗指御史是一个乌鸦嘴。在乌台诗案的文字狱中一共牵连了近40人,被查了100多首古诗

这次的案件也成了苏轼人生的转折点,毕竟在黄州他也只不过是个没有什么实权的小官,一天什么事都没有,但是乌台诗案的打击却是让苏轼变得抑郁寡欢,于是他将他的情感更多的付之于文学创作中,在流传到现在很多的著作都是在黄州的时候写的,这次的乌台诗案也让苏轼在文学上达到了一个更高的造诣。可以说乌台诗案既是一次对于知识分子迫害的文字狱,同时也是将苏轼推向文学造诣高峰的一次转折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9
苏轼写的诗句当中,有很多是诽谤朝政的,所以沈括将这些都送给了宋神宗,皇帝知道后非常生气,所以差点要了苏轼的命。
第2个回答  2021-01-31
因为他在湖州谢上书一文中讽刺了一部分新进分子,而且隐含了还讽刺了皇帝的新规,这些新进分子报复他在皇帝面前告状,才让苏轼差点被砍头。
第3个回答  2021-01-31
他提了一首反诗,让皇帝误以为他要谋反,不满足自己的统治,皇帝差点下令杀了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