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的方法包括什么以及等级序列法

如题所述

设定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的方法包括主观经验法、对偶加权法、倍数加权法、历史环比法以及等级序列法。

员工在一定时期的工作目标往往是多元的、综合的,需要进行全面的绩效评价,所以绩效目标往往不是一个。因此,绩效计划还应该包括各绩效指标间的权重或优先级。绩效指标权重反映企业重视的绩效领域,对于员工的行为有明显的引导作用。

权重的设计应当突出重点目标,体现管理者的引导意图和价值观念,如本年度重视产品质量,则应该增加返修率、次品率、直通率等质量类指标的权重,“质量第一”的导向要体现在权重之中,但权重多少合适呢?对绩效指标的权重进行不同组合,可以得出迥异的评价结果。

绩效指标的权重设计,大都是凭人为经验判定的,简单的操作都是业务部门建议,人力资源部审核。

绩效指标权重设计的原则:

1、一般基层岗位的考核指标有5~10个,而每一指标的权重一般设定在5%~30%之间,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如果某指标的权重太高,可能会使员工只关注高权重指标而忽略其他;而如果权重过低,则不能引起他人的足够重视而使这个指标被忽略,那样的话,这个指标就没有意义了。

2、越是高层的岗位,财务性经营指标和业绩指标的权重就越大;越是基层的岗位,流程类指标的权重就越小,而和岗位职责相关的工作结果类指标的权重越大。

3、对于多数岗位来说,根据指标“定量为主,定性为辅,先定量后定性”的制定原则,一般优先设定定量类指标权重,而且定量类指标总权重要大于定性类指标权重。

4、根据20/80法则,通常最重要的指标往往只有两三个,如果有1个,那么其权重一般要超60%;如果有2个,那么一般每个指标权重都在30%以上;如果有3个,那么每个指标权重一般在20%以上。

5、为了便于计算和比较,指标权重一般都为5%的倍数,最小为5%,太小就无意义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18
设定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的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 专家评估法:通过请相关专家或管理层对各个绩效指标进行评估,并根据其对组织目标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给予权重。专家评估法基于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提供相对准确的权重分配。

2. 直觉法:基于管理层或相关人员的直觉和经验,对绩效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主观评估,并进行权重分配。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但可能存在主观偏见。

3. 统计分析法: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根据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影响程度,确定权重。可以使用回归分析、相关系数分析等方法来量化指标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结果进行权重分配。

4. 等级序列法:等级序列法是一种常用的权重分配方法,它基于对绩效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排序。以下是等级序列法的步骤:

a. 确定绩效指标:首先,确定需要考核的绩效指标,并列出所有的指标。

b. 指标排序:对列出的指标进行排序,将它们按照相对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列。可以使用专家意见、数据分析、讨论等方法来确定排序。

c. 分配权重:根据指标的排序,为每个指标分配相应的权重。通常,权重可以使用百分比或权重系数表示。

d. 权重调整:对权重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它们与组织目标和战略的重要性相匹配。

e. 审查和更新:定期审查和更新权重分配,以适应组织的变化和发展。

等级序列法是一种相对简单且直观的方法,可以帮助组织对绩效指标进行排序和权重分配。然而,需要确保在进行排序和分配权重时,考虑到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对组织目标的贡献。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