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排位顺序

如题所述

因为很多热播的清朝宫斗戏,“八旗子弟”就是常见的人,怎么说呢 ,就是不好惹的意思,无论是朝堂上的武将还是后宫的妃嫔代表的势力,都是八旗或者跟八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么这个八旗到底是什么呢?

先来回答问题,八旗排位顺序是怎样的呢?

这八旗,不仅仅是军队,更是政治、经济、军事的结合体,平时就组织人民群众生产物资,战时则抽调男丁出征上战场。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满洲人口、军队财富都被八旗所囊括,但同时每个旗之间又是相对独立的,旗主在自己的旗拥有绝对的权利,但是不可以命令别的旗的人哟。

不过,虽说没有哪个旗可以凌驾于其他旗之上,但是也有上三旗和下五旗的区别,所谓上三旗啊,就是由皇帝直接统辖的三个旗,在清军入关之前,上三旗是由皇太极亲自统领的正皇旗、镶黄旗和正蓝旗,但入主中原之后。多尔衮把正蓝旗降入到了下五旗,把自己所带领的正白旗升到了上三旗,自此,我们熟悉的八旗也就基本定型了。

皇太极多次更换八旗的秩序,直到清世祖(顺治)朝才最终确定八旗的顺序是:镶黄、正黄、正白、正红、镶白、镶红、正蓝、镶蓝。

    镶黄旗 上三旗之首

    正黄旗 上三旗

    正白旗 上三旗

    镶白旗 下五旗

    正红旗 下五旗

    镶红旗 下五旗

    正蓝旗 下五旗

    镶蓝旗 下五旗    

咱再来说一下,这个“八旗”是怎么来的吧

这里还要从清太祖努尔哈赤说起。努尔哈赤在崛起的过程中,为了方便管理队伍,采用了一种叫做牛录的组织模式。作为牛录最初是指女真人在狩猎的时候组成的十人小分队,同样的,在部落战争当中,女真人也会以牛录作为最基层的军事组织,努尔哈赤一开始就是通过这种形式把手下人分成十人一队的牛录,每队牛录选一个左领进行统一管理。

但是随着人员的扩充,牛录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了,管理起来就比较麻烦了,于是努尔哈赤又把每五个牛录整编在了一起,这种由五个牛录组成的编制,就被叫做甲喇。

到了1601年,努尔哈赤的造反事业,已经小有成就,基层组织牛录也从最初的十个人扩充到了300个人,也就是说此时一个甲喇就是1500人。但即便如此,甲喇的数量还是太多,于是为了方便管理,努尔哈赤又把每五个甲喇整编成了一个更大的组织单位--固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旗。最初的旗一共有四个,分别以黄红蓝白为标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正黄旗、正红旗、正蓝旗和正白旗。


八旗的驻守也是有讲究的

清军入关后,实行满人居内城,汉人居外城的政令。北京内城是个正方形,当时按方位颜色在京城内进行了布防:

    北方为镶黄、正黄二旗,驻防安定门德胜门内。

    东方为正白,镶白二旗,驻防东直门、朝阳门内。

    西方为正红、镶红二旗,驻防西直门阜成门内。

    南方为正蓝、镶蓝二旗,驻防在崇文门、宣武门内。

由上可知,按八卦列,恰每旗各守一门,正阳门则由皇宫(中部为土)卫营把守。

京城满洲八旗军队的位置安排,还符合了阴阳与五行。则每二旗雄踞一方:两面黄旗在北边,北边在五行中为水;两面白旗在东边,东边为木;两面红旗驻扎在西边,西方代表金;两面蓝旗驻扎在南面,南方代表火。

黄色代表土,土能挡水;白色代表金,金能降木;红色代表火,火能克金;蓝色代表水,水能灭火。这样东西南北,  金木水火,黄白红蓝,它们之间一伸一抑、一张一合给人们一种顺应其自然的景象。


清朝以“马上治天下”而闻名,这八旗代表着清朝的军事力量,而且属于皇帝的嫡系,所以在当时的地位是很高的,很多人以进入八旗为荣的,这个军事力量的繁荣与衰落也代表着清朝的强盛与败落,很是值得研究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23
八旗之中,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由皇帝直接统辖,属于皇帝的亲兵,待遇条件优厚,称为“上三旗”。正红旗、镶红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由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分领,称为“下五旗”。
八旗的地位由高到低排列的次序分别是镶黄、正黄、正白、正红、镶白、镶红、正蓝、镶蓝。
八旗中地位最高的是镶黄旗。清朝的九大贵族世家,如瓜尔佳氏、钮祜禄氏、博尔济吉特氏、叶赫那拉氏,都出自于镶黄旗。
努尔哈赤统治初期,八旗制度只有三旗,即黑旗、白旗、红旗,后来随着后金的不断壮大,人数也成倍增加,逐渐发展为八旗。原红旗分为正黄、镶黄二旗;原白旗分为正白、镶白、正蓝三旗;原黑旗分为正红、镶红、镶蓝三旗,并且八旗的地位由高到低排列的次序分别是镶黄、正黄、正白、正红、镶白、镶红、正蓝、镶蓝。
扩展资料:
演变
清兵入关的时候,这些“旗下人”或者说“八旗人”的男丁,大抵是能骑善射,勇于征战的。入关以后,他们大抵受到了世代的优待。和皇室血缘亲近,地位崇隆的,当了王公大臣,什么亲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之类;地位小的,当什么参领、佐领;最小最小的,也当一名旗兵。
由于他们参与“开国”有功,地位特殊,世世代代食禄或者受到照顾。特别是满洲旗的“旗下人”,更加享有特殊的身份,他们大抵是满洲人,但也有早年祖先就跟随清宗室到处征战的汉人,即归附已久的“旧人”置身其间。
清代的制度,规定他们不准随便离开本旗,在京的也不准随便离京。凭祖宗的福荫,他们好些人世代有个官衔,领月钱过活。一般的旗人要做事就得去当兵,领一份钱粮。但是家族繁衍,人越来越多。有的人名义上还是参领佐领,但实际上已经并不带兵,有的人名义还是骁骑校,但是已经不会骑马。
更甚的,由于子孙大量繁殖的结果,每家每户的“月钱”不可能累进,“粥少僧多”,就分薄了收入。旗兵的名额有限,也不可能随便入营。加上上层人物的贪污腐化,大吃空额,能够入营的旗兵相对来说就更加有限了。
这样,世代递嬗,不少“旗下人”就穷困下来。他们之中某些有识之士,也觉得长年累月游手好闲,不事生产,坐吃山空不是办法,也有去学习手艺的。但是这样的人,反而受旗籍人的冷眼,认为他们没有出息。所以就其压倒的多数而论,“旗下人”大抵是游手好闲的。
第2个回答  2023-03-22

八旗排位顺序如下:

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镶白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此消息来源于走红网)

八旗标志(图片来源于百度知道)

清朝时期的八旗分为正白、正黄、正红、正蓝、镶白、镶黄、镶红和镶蓝八旗。在每个旗中,又分为上四旗和下四旗,其中上四旗地位高于下四旗。

在每个旗中,上四旗地位高于下四旗,所以镶黄旗上四旗的地位最高,而汉军则位于最下面。

八旗服装(图片来源于头条)

在八旗内部,还有更加细化的区分和等级。

例如,在每个旗中都有大臣和将军,尤其是正旗和上四旗的大臣、将军地位更高。而在每个旗中,还有“高翼”、“低翼”、“耳朵”等衔级区分。

此外,还有“旗人”和“汉军”之分,旗人吃苦耐劳,更多地从事军事和生产劳动,而汉军则依赖旗人为其服务。

总的来说,清朝八旗是一个复杂的等级制度,分为不同的旗、等级和衔级,并且各有不同的地位和职责。

这也是清朝政治和社会组织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清朝在统治和管理上打下了基础。

第3个回答  2023-03-19

八旗是指清朝时期的满洲人组成的军事和社会组织。八旗制度中,八旗按照军事等级划分为正、副、厢、旗四个级别,每个级别又分为前、中、后三等,共计一百二十八旗。排名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副黄旗、副白旗、副红旗、副蓝旗、厢黄旗、厢白旗、厢红旗、厢蓝旗。

八旗制度是清朝政府为维护统治而实行的组织形式,体现了清朝时期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特点。八旗制度在经济上有一定的优势,通过对军队和人口的管理,可以很好地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但是,八旗制度也有其缺陷,其中最明显的是排斥汉族和其他民族,导致清朝政府难以融合不同民族的力量,加剧了民族矛盾和社会不稳定。

总的来说,八旗制度是清朝时期的一种独特组织形式,代表了清朝时期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特点。虽然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其也有着不足之处,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弊端。

第4个回答  2023-04-07

满族八旗排序是:

镶黄、正黄、正白,正蓝,镶白,正红,镶红,镶蓝,合称八旗,统领满洲、蒙古、汉军,排名最高的是镶黄旗。八旗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