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老人无理取闹的行为?

如题所述

如果家里有一个很作的老人,可能会给整个家庭带来不少的烦恼和困扰。面对这样的情况,你可以尝试以下几个方法来应对:

尽量保持冷静和理智。不管老人做出什么样的行为,都不要轻易失去自己的控制,尽量保持冷静和理智,避免情绪化的行为和言语。

尽量理解老人的心理和情感。老人在作怪的背后,往往有着自己的烦恼和困扰,可能是因为年龄、身体、家庭等各种原因,导致他们产生了一些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你可以试着和老人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和需要,尝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寻求外部帮助和支持。如果老人的问题比较严重,可能需要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支持。可以咨询老年医生、心理咨询师、社工等专业人士的建议和帮助,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尝试与老人沟通和协商。在平静的情况下,你可以和老人沟通和协商,尝试达成一个共识和解决方案。你可以试着告诉老人你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要尊重老人的意见和想法,寻找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解决方案。

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有时候,老人的作怪可能会影响到你的心情和情绪,你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避免自己被老人的情绪所左右,保持一个积极和乐观的心态。

总之,家里有一个很作的老人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无论采取什么方法,都需要尊重老人的尊严和权利,同时也要保护家庭和谐和幸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01
首先我们应该强调的是,那些喜欢胡搅蛮缠,无理取闹的老年人所占比例很小,自古以来老者也是智者的象征,如果有摩擦,多数老年人不和年轻人一般见识,持以息事宁人的态度。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如果老年人为老不尊,肆意挑衅,无理暴力的话,年轻人就无需再忍。但是,老年人胡搅蛮缠,或是有暴力行为时,年轻人也不能简单地以暴制暴,以牙还牙,这种做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老年人的身体差,年轻人如果掌握不好分寸,很可能伤害到他们,如果真的出了人命,那可是得不偿失,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身陷囹圄,你说冤不冤。
那么遇到他们时,我们就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情况来采取相应的措施,那么,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下他们为什么会胡闹。
第一种情况,坏人变老了(贯彻始终的坏)。
有些老年人可以说是从小坏到老,不管是由于时代背景的原因,还是家庭原因,总之他们都很自私,经常会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他们眼里没有所谓的原则,当然也不会遵守所谓的规章制度,只要他们愿意就可以无法无天。
而这些老年人,大部分是建国后的第一代,他们经历过文革、对越自卫反击战、少数人还挺经历过朝鲜战争。那个时期人们最常听见的就是各种斗争。而这时他们的年纪尚小,是非观正在建立,所以他们认为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斗争。
后来他们又经历了东欧剧变、改革开放、苏联解体、严打,基本都是下岗再就业的亲历者。这个时期是整个国家的反思期,改革期,所有的事物都在变革,人们不再崇拜国企与体制,开始想方设法赚钱,金钱主义开始萌芽。而当时各行各业的管理制度都不完善,很多人钻空子,赚个钵满盘盈,让这些人更加觉得钱就应该这样挣。所以在九十年代末有句话盛行: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首富都是不要命的。更是让他们当中不少人的三观扭曲。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管理漏洞开始填补,国家立法开始齐备,西方契约精神开始萌芽,而这代人大部分已经脱离社会,所以未受其影响,所以这些老年人与新时代显得格格不入,愤世嫉俗却又无力改变世界。当遇到问题或者不了解的新事物时,他们在潜意识里觉得只有斗争才能解决问题。
年前有一段老人在小区碰瓷的视频流传于网络,后来经过警方调查发现,该老人65岁,1996年参与诈骗,2014年参与赌博,2018年11月因碰瓷被行政拘留。
上述这位老人年轻时不知道他还有没有其他的违法犯罪行为,不过猜也猜得到。我们能够发现,这个老人近20年从没停下他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对于这种屡教不改的“惯犯”,最终只有通过法律途径才能将其遏制。
所以生活中如果遇到这类老人的话,无关大雅的小事能让就让,毕竟与之相争无论胜负都不占便宜。如果是比较重要的事,那就打开手机全程录音录像,留足证据,诉诸法律途径。今年两会不也把正当防卫提上议程了么?可见法律对于老赖或者老而为贼之人是不会再容忍的。
第二种情况,为老不尊(迟来的坏)。
中国人讲究尊老爱幼,从小我们就在这种思想熏陶下长大,所以生活中大部分人会对老年人报以尊重的态度。但是有些老年人仗着自己“吃的盐多过白米饭”,总是倚老卖老,不懂得自尊自爱,面对年轻人的尊重不以为然,如果年轻人的行为举止稍有不妥,他们就会进行言语攻击,更有甚者采用暴力。尊重本来就是相互的,但有些人只看重“尊老”,没有所谓的“爱幼”。既然他们连自己都不知道尊重自己,那么我们何必再去尊重他们呢?
还是年前,在开往彭庄方向的K19公交车上,有个老太太强行要求一个小学生为其让座,老太太甚至扔掉了小学生的书包,并对其打骂,引起周围人的愤怒,最后这个小学生的妈妈选择了报警。
本来只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如果能心平气和的沟通,我想一个小学生也学过思想品德,知道尊重老人,不会去和一个老人较真,老人何必采取如此极端的做法,让大家寒心。如果真的遇到这类老年人,没必要和他们客气,在保证他们不受伤的前提下,一定要分出个谁是谁非。
第三种情况,心理或生理疾病(无法控制的坏)。
人老了之后身体状况大不如前,随之年龄的增加,各种心理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面对死亡的恐惧、缺少陪伴时的孤独等,但是他们又不知道如何排解,以致患上抑郁症。这会令他们易怒暴躁,无法控制自己。有时他们无理取闹只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关注。
还有一些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他们平时焦虑不安,会无故攻击他人,坐立不安,举止不受控制。此时的他们更像是个不懂事的孩子,作为家人,应多关注老人情绪上的异常,如果患病需及时治疗。
针对个别老年人无理取闹而又暴力待人的行为,年轻人可采取如下应对措施。
一、尽量不要和他们发生正面冲突,免得被他们无形讹诈,惹不起,我们就躲着点。
二、千万不要对他们动粗,毕竟是老年人,如果动手很可能会加剧矛盾的恶化,使其倚老卖老,与己不利。
三、以尊重他们为前提,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予以满足,这样他们就不会乱来。
四、对他们要和颜悦色,尤其是在公共场所或公交车上,一定要礼貌相称,礼貌相待,至少不会让矛盾激化。
五、切莫跟他们一较高下,及使碰到蛮不讲理的,也要冷静待之,这样可以防止他们胡搅蛮缠。
六、对于爱骂人,好耍赖的老年人,一定要学会忍,只要忍了,只要让了,我想大部分人都会适可而止,不会纠缠不休。
七、必要时可采取报警方式,请求警察来处理,这样可以将他们制服,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总之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事态的发展状况,以及人物性格,作出自己最明智的选择,或是向前一步,或是退后一步,这样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争执。“他强由他强,明月照大江”,如果被逼无奈,年轻人一定要让自己冷静下来,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不要给以致命的行为攻击,而要学会用言语的力量(当然不包括骂人),让他羞愧难当,自己主动退出这场争斗。
老年人属于弱势群体,生活中要多加照顾,而实际上大部分人也是这么做的。那些不尊老,或是不爱幼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他们有需求时我们理应满足。但是,如果真的遇到那些极少数人时,我认为没必要委屈了自己。
尊重别人,也就是在尊重自己。把自己该做的做好,别人也就自然而然地尊重你。希望更多的老年人,能够通情达理,能够善解人意,让传统的美德,永远扎根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身上,而成为他们行动的准则。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对老年人有所体谅,有所关照,有所同情,有所理解。如果每个人都能够遵纪守法,并用道德的力量约束自己的行为,整个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我们每个人都应谨记:无理取闹毫无用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