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试题及答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9
  七年级历史单元考试越来越接近了,做份历史单元试题练习一下吧。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向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建议的是

  A.李善长B. 刘基 C.朱升 D.徐达

  2.八股取士开始于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3.对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述错误的是

  A.废丞相,权分六部

  B.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C.建立行省制度,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

  D.设定厂卫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控制

  4.明初,为安定社会和增加财政收入, *** 采取的政策是

  A.重视发展农业 B.奖励垦荒

  C.休养生息 D.引进国外高产作物

  5.元明两朝的棉纺织业中心是

  A.松江 B.杭州 C.湖州 D.魏塘

  6.16世纪中期,主动提出与明朝互市的北方少数民族首领是

  A.成吉思汗 B.俺答汗 巳忽必烈 D.努尔哈赤

  7.1553年,攫取我国澳门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A.义大利 B.葡萄牙 C.西班牙 D.日本

  8.抒发民族英雄戚继光爱国情怀的诗句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D.“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努尔哈赤政绩的是

  A.统一女真各部 B.创立八旗制度

  C.建立后金政权 D.改女真为满洲

  10.李白成提出的最受农民欢迎的口号是

  A.“三年免征,一民不杀”

  B.“平买平卖”

  C.“均田免粮”

  D.“军人人城,有致伤一人者,斩以为令”

  11.明朝中后期,我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出现在 •

  A.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北京地区

  B.商品经济比较繁荣的江南一些地方

  C.黄河流域

  D.云南等边疆地区

  12.对明长城东西起止点的正确说法是

  A.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B.东起辽东半岛,西到祁连山

  C.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D.东起山海关,西到祁连山

  13.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14.明朝文学的主流是

  A.散文 B.杂剧 C诗词 D.古典小说

  15.明朝著名剧作家及其最负盛名的、鞭挞封建礼教的作品是

  A.关汉卿的《窦娥冤》 B.李清照的《如梦令》

  C.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D.汤显祖的《牡丹亭》

  二、填空题

  1.“靖难之役”后,________夺得帝位,他就是明成祖。他继续采取________政策,以加强君权。

  2.明朝沿用________选拔官员。 *** 规定考试只许在________范围内命题,文体要死板地分成________部分,叫做“________”。

  3.明朝时为增加粮食生产,南方大力发展________,岭南地区还出现________。

  4.明朝后期,建州女真的杰出首领________,逐步统一女真各部。他创立了________制度,于________年称汗,国号是________,史称“________”。

  5.欧洲天主教传教土东来,促进了________的交流,影响最大的是义大利传教士 。

  6.李白成起义军于________年建立政权,国号________。同年3月,攻入北京,________在万岁山吊死,明朝统治被推翻。

  7.永乐初年,明成祖令大臣________等主持编纂一部大型综合性类书《________》。这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

  8. ________时期,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了________,城中心________内的皇宫建筑群,金碧辉煌,是我国也是世界________之林的瑰宝。

  三、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苏州城里的机工有几千人,没有固定的工作,每天清晨聚集在一些桥头港口,等待雇佣……他们一天没有活干,就得挨饿。他们是“得业则生,失业则死。”

  请回答:①“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说明机工处在怎样的悲惨境况?

  ②机户与机工之间是什么关系?

  ③这种生产关系是属于什么性质的?

  ④我国出现这种生产关系是在何时?

  2.阅读材料:

  “民者,国之本也…凡为治必以安民为本,民安则国安……民窘于衣食或迫于苛政则逃,使衣食给足,官司无忧,虽驱之使去,岂肯轻远其乡土?”

  ——《明太祖实录》

  请回答:①根据上述材料看,明太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②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起到了什么作用?

  四、简答题

  1.明太祖改革行政机构的措施有哪些?

  2.简述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试题答案
  一、1.C 2.D 3.C 4.C 5.A 6.B 7.B 8.C 9.D 10.C 11.B 12.C 13.B 14.D 15.D

  二、1.朱棣 削藩 2.科举制度 四书五经 八 八股文 3.双季稻 三季稻 4.努尔哈赤 八旗 1616 金 后金 5.中西文化 利玛窦 6.1644 大顺 崇祯帝 7.解缙 《永乐大典》 8.明成祖 北京城 紫禁城 建筑

  三、1.①机工一无所有,被迫靠出卖劳动力为生。②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机户拥有大量资金和织机,雇佣工人进行生产。机工出卖劳动力,计日向机户领取工资,维持贫困的生活。他们之间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③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④明朝中后期。

  2.①为了安定社会,增加 *** 财政收入。

  ②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四、1.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直属中央;在中央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2.明朝后期,土地集中达到惊人程度, *** 还加派田赋,明朝末年又遇到天灾,加之宦官专权,政治极端腐败,导致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