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荒漠的概念、类型及其危害

如题所述

一、荒漠的概念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和人为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或由于一种营力或数种营力结合致使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雨浇地、水浇地、草原、牧场、森林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的复杂性下降或丧失。其中包括风蚀和水蚀致使土壤物质流失;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或经济特性退化;自然植被的长期丧失。

二、荒漠的种类

三、荒漠的危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09

荒漠的概念:

根据地理学上的定义,荒漠是"降水稀少,植物很稀疏,因此限制了人类活动的干旱区"。

生态学上将荒漠定义为"由旱生、强旱生低矮木本植物,包括半乔木、灌木、半灌木和小半灌木为主组成的稀疏不郁闭的群落"。

以上两种定义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荒漠的特定。从植被的角度来说,荒漠是分布于干旱区的地带性植被类型。

在荒漠地区经常出现一种特殊的景观类型--绿洲。所谓绿洲是"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以荒漠为背景的,以天然径流为依托的,具有较高第一性生产力的,以中生和旱中生植物为主体的景观类型"。它对径流有依赖性,其植被具有隐域性,与荒漠可以互相转换,是荒漠地区人为活动密集的地区。


荒漠的类型:

戈壁、沙漠、山地荒漠,主要包括我国青藏高原的高原荒漠,天山山脉向平原延伸的山地丘陵地带,伊朗高原和葱岭地区等。


沙漠化的危害

破坏土地资源,使可供农牧的土地面积减少,土地滋生能力退化,植物量减少,土地载畜力下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沙漠化已给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牧业和人民生活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因素

(不能改变)

①(最主要的自然因素)干旱,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深居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四周高山环绕,有青藏高原阻挡。

②多大风

③接近冬季风源地(西伯利亚),地形起伏小,无高山阻挡,使大风长驱直入。

④植被稀少,植被覆盖率低

⑤土质疏松,多沙漠(此为荒漠化的基础)

⑥寒流流经减温减湿

人为因素

(可改变)--对应的解决措施

①过度开垦-------调节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

②过度放牧-------牲畜数量与草场承载力相适应(如推广轮牧)

③过度樵采-------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如太阳能等)

④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注1)

⑤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加强管理与保护

人为因素的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

解决的根本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生态移民政策

 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井数量,改善灌溉技术(滴灌等),推广节水技术,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荒漠化的治理措施:

①保护现有植被,加强林草建设。在强化治理的同时,切实解决好人口、牲口、灶口问题,严格保护沙区林草植被。通过植树造林、乔灌草的合理配置,建设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的立体防护体系,扩大林草比重。在搞好人工治理的同时,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加大封禁保护力度,促进生态自然修复。由于飞播具有速度快、用工少、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因而对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偏远荒沙、荒山地区恢复植被意义更大。

②在荒漠化地区开展持久的生态革命,以加速荒漠化过程逆转。关键是合理调配水资源,保障生态用水。如不合理的水资源调配制度,是造成我国西北河流缩短、湖泊萎缩甚至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

③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的过速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通过开展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认识水平。关心、爱护环境,自觉地参与改造和建设环境,形成全社会的风尚。同时,国家要有计划地对局部荒漠化非常严重,草地和耕地几乎完全废弃,恶劣的自然环境已经不适于人类生存的地区,实行生态移民。

④扭转靠天养畜的落后局面,减轻对草场的破坏。要落实草原承包责任制,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大力推行围栏封育、轮封轮牧,大力发展人工草地或人工改良草地,发舍饲养畜。加快优良畜种培育,优化畜种结构。

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市场要求合理配置农、林、牧、副各业比例,积极发展养殖业、加工业,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还可利用荒漠化地区蕴藏着多种独特的资源,如光热、自然景观、文化民俗、富余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开发旅游、探险、科考产业等。

⑥优化农牧区能源结构,大力倡导和鼓励人民群众利用非常规能源,如风能、光能、沼气等能源,以减轻对林、草地等资源的破坏。

⑦做好国际履约工作的同时,加强防治荒漠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争取资金与外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